国内的娱乐圈在年初的一波“生娃潮”后,似乎平淡了许多,连以往的绯闻八卦都少了很多。但是最近却接连开始捅出明星们光鲜背后的“血腥资本”。

先是郑爽成了计量单位,最近又是爆出一群中年女人,在为爱豆们的出道,将价值百万的饮料奶一瓶瓶倒入河中。

这群人的出现,源自最新选秀节目《青春有你》里的打投方式,粉丝们需要筹集大量的所谓“奶票”,才能助力爱豆们出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曝光后即引来强烈社会舆论抨击声,央媒更是将其称之为牛奶版“买椟还珠”。在《反食品浪费法》生效的敏感时间点出事,真有那么点“火星撞地球”的味道。

不过,深究内地过度娱乐、以及由来已久的追星文化随着网络的发展也越来越畸形,这颗“毒瘤”爆发只是迟早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金难买偶像出道

在选秀圈或者爱豆界,你经常会听到两个字:打投。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投票环节,其背后涉及到的专业名词及流程,很可能吓退大部分圈外人。

打投是指在有组织的条件下,借助各种工具对自己的爱豆进行投票等行为,它不是你心血来潮想投就投,而是有kpi要求的。达不到数据量的粉丝,甚至有被“移出群聊”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目的,当然是助力偶像在比赛中取得好排名,从而顺利出道。节目方往往会联合一些品牌提供冠名商品,像这次事件里的“奶票”就是此类产物。但当每一家的粉丝都在疯狂打投、买奶的情况下,人气和排名往往是很难画上等号的。

因此有人调侃,现在在这条选秀产业链上的人,包括偶像本人、粉丝、中间的黄牛、经销商等,都被奶裹挟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刚刚结束的《创造营2021》作为例子,就可以明显看到选手们的集资排名和节目里的真实排名,是不一致的。在截止时,集资前三名分别是米卡、刘宇和赞多。其中只有刘宇在节目里的排名是高于他的集资排名的。

此外,粉丝的“氪金能力”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进入了决赛圈的选手,粉丝集资数额达到了惊人的1.5亿,这都快接近一个郑爽的计量单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摆在粉丝面前的真相毫无疑问十分残酷:氪金不一定能让偶像出道,但是不氪金肯定就没有希望。再加上排名机票方式的不透明、节目剪辑的各种作妖作魔,注定了这场游戏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纯粹。

给你一个“创始人”或者“全民制作人”的光彩头衔,看似很体面,是在陪一群青春少男少女们追梦。

但就像茨威格那句名言所说的一样: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不管是日夜不停歇地投票、还是不管不顾地买奶倒奶,本质都是在助力一种畸形的应援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星方式的演变

虽然目前有个共识,即近年来呈井喷之势的选秀节目是以2018年播出的《偶像练习生》作为开端的。但其实早在10年前,那个还用手机短信为心仪选手投票的超女时代,早就刮过类似的打投之风。

当时涌现了一大批做电话卡或者代投的业务,让整个市场风气一下变得鱼龙混杂。最后还是广电不得不站出来发声,明确禁止这种投票行为,才让这股势头暂时得到了遏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把时间线拉得近一些,为偶像的音乐数字专辑助力,也成了很多人心照不宣的一个共识。一首单曲2-3块钱,有些人一买就是上万张,这样庞大的数量,说是用来赠送友人估计都没人会信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看肖战当时在全网取得销量第一的数字单曲《光点》,排名前三的购买者,每人购买量都超过26万张,排名首位的更是突破了32万张。这首歌的单价是3元,也就是说这位用户耗费了接近百万的巨款来支持偶像。

但并不代表音乐人这个行业如此的“吸金能力”,它只是存在于粉丝圈的一种畸形现象。根据《2020中国音乐人报告》所显示,仍然有超过半数的音乐人无法靠这个职业来养活自己,甚至连最基本的成本覆盖都做不到。

所以很多歌手不得不发展“副业”,有些人选择去拍戏、有些人选择去上综艺,以另一领域的收入来支撑自己的音乐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随着追星方式的升级,已经不局限于以前的买买专辑、看看演唱会,或者是每天忠实地守候在电视机前那么简单了。

加入饭圈,为偶像们修图、剪视频、打榜,已经日渐成为一名合格“饭圈女孩”的必备修行。再疯狂一点的,还会蹲点偶像的行程,亲自来接机送机,经常造成公共场所秩序的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星自然就少不了要讲究排面,数据就是衡量“排面大小”的重要标准。但由此引发的刷数据现象,也是触目惊心的。最普通不过的一条明星动态,从转发、评论、点赞各维度都可以作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偶像们一官宣新代言,粉丝们就紧跟着晒单。即使是常人看似难以消费得起的奢侈品,她们也是大量购入,不像买家更像是收藏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为了给偶像过生日,耗资千万,包下亚洲第一广告屏、把偶像照片挂到卫星上,甚至还买下星星冠名权……真是只有偶像想不到,没有粉丝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以往,默默地为偶像出演的作品贡献收视率是再正常不过的追星行为,但现在大家都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白嫖党”。在声讨声的背后,偶像们每一个追逐梦想的细微举动,都被解读成是为了粉丝。

常见的话术包括了“他那么努力还不是为了我们”、“爱豆只有我们了”等等,把艺人的一个正常营业行为放大,以此达到自我感动、自我催眠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睹近几年来追星行为的大变迁,我们很难不联想起十几甚至二十年前,那位为了刘德华一度闹得轰轰烈烈、乃至家破人亡的追星女孩——杨丽娟。

为了追星辍学,只想亲自见一眼偶像,她父亲为了满足她的心愿,一度打起了自己肾的主意。最后的最后,父亲留下了遗书,选择了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几年后,当鲁豫再度向她提起追星往事,杨丽娟已经不怎么愿意再去触碰这段充满伤痛的回忆了,甚至连刘德华这个名字,她也只是淡淡地以人称代词“他”来代替。

过度追星毁了她大半个人生,让她本来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一方面这是她自己的偏执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制约力量不足所导致的。当整个家庭都在为了她的追星梦畸形付出,这个女孩又怎么可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同媒体评论的那样,这种通过“做数据”选出来的明星,除了满足了背后的资本,有何意义?选秀不是简单地“造星”,而是要选出优质偶像,秀出他们身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追星也不要仅仅停留在“追”这个层面上,时刻保持理智,掌控好自己的人生,让偶像成为自己奋斗路上的精神动力来源,才是追星最美好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