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爆发两年后,安禄山之子带着叛军征讨睢阳。此时守将张巡的麾下,只有区区三千兵力,反观敌军则有十三万人马。在兵力悬殊且粮饷不充裕的情况下,据守不出的张巡竟硬生生地与敌人僵持了几个月。

由于,当时大唐官兵分兵乏术,根本没法给张巡有力的支持。所以,这场战争的结果自然是以睢阳被攻陷告终的。即便如此,张巡的英勇事迹也足以让他在史书中有一席之地了。在兵力相差几十倍的条件下,张巡硬是率领手下将士打赢了大大小小四百次防御战,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现代史学家对此大书特书呢?

因为在睢阳战役期间,发生了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人间惨剧。随着叛军进攻的频率越来越高,睢阳守军有些撑不住了。最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最后一批粮食已经被吃光了,老百姓都已啃起了草根树皮。张巡就算再擅长带兵打仗,他也没法变出军粮。

绝境之中,张巡做了一件震惊古今中外的事——把自己的小老婆剁了,分给手下的兄弟们填饱肚子。一个小妾,尚不足以让城里的守军补充能量。于是乎,张巡又命人杀掉了全城老弱妇孺,将他们全部充作军粮。可以说与黄巢的吃人史相比,张巡所做的一切更加令人发指。

因为,他率领全城军民英勇奋战的事迹已将他推上了道德的制高点,他却用这种违背人伦的惨剧抹杀了后人对他的所有颂扬。时至今日,这起事件已经过了一千多年,但史学界围绕着张巡展开的争论并未停止。

有人说,张巡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如果他不这么做,满城军民都得死在叛军的屠刀下。所以,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为了大义而舍弃小义。也有人说,在传统儒学思想中,“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妄杀一人都不能称之为仁义,何况是三万个弱势群体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些争议,笔者有一些个人观点。

“倒张派”的观点,无疑有一定道理。站在儒学角度思考问题,既符合古代社会的价值观,也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不过,说出这些观点的,无一不是以后来者的立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进行分析的。

人们很难将自己代入到那个内忧外患交加的时局里,也很难设身处地地想象若你是张巡你该如何解决军粮问题。其实,这就是很多历史爱好者研究历史时的视野盲区。大家看到的,无非是史料中有限的文字,结合现代人的猜想所构建出的一幅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现代人的角度,来揣度古人的思维,这是研究历史的忌讳。事态的发展,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吗?

我们且来做一个梦,将自己代入到张巡身上。仗是一定要打的,因为身为大唐臣民,尊李氏为王朝正统,势必与安禄山这种叛贼势不两立。即便为了活路开城投降,迎来的结果也多半是凄惨的。

当时张巡已经与敌人打了几个月,双方的国仇家恨已无以复加,即便张巡考虑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甘愿出城投降,所换来的想必也是叛军变本加厉的报复。如果带领全城百姓殉国呢?这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就像南宋末年大臣带着十万百姓跳海一样,这种死亡又有何意义呢?

其实,摆在张巡面前的,都是死路。两头堵的现状,让他不得不做出决断。毕竟,让有战斗力的男人和士兵活下来,这场战争或许还有渺茫的希望。至于骂名,相信以张巡的眼界见识,他早已看淡了。反正,他没打算活着走出这座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巡最后的结局,对他而言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城里的老百姓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叛军蜂拥而入,张巡和他手下的兄弟们进行了最后的巷战,最终倒在血泊中,没有一人投降叛军。在张巡过世之后,唐玄宗感念其功,追封他为扬州大都督,进郑国公爵。

不论时人和后人对张巡的评价是什么,他都看不到了。至少,在两难的抉择中他保住了一边——大义。

真正悲惨的,其实是那些被铁蹄践踏、被同胞蚕食的老百姓。

张巡开始据守的那一天,城里还有几万人,可当叛军入城后,城里仅剩区区四百人。张巡死了,他有资格青史留名,但这些无辜的冤魂呢?谁曾替他们鸣不平呢?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