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称得上是神人,他最为器重的学生应当是姜维,在他临死之前,还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姜维。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对姜维十分器重,并且对他寄予厚望,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死后,姜维并未掌握蜀汉大权,只是一个领军作战的将领。那么千古名相诸葛亮临死前,为何不选择姜维做接班人?其中必定有深层次的原因,据史料记载,在真实的历史上,姜维的确深受诸葛亮的器重,但诸葛亮并未器重到能够将蜀国交给他。毕竟姜维可是魏国的降将,虽然投靠蜀国已经数十年了,但比他更加有资格继承大权的人却有很多,如蒋琬和魏延等。很显然,如果诸葛亮强行让姜维掌管蜀汉大权,必定会使得蜀国最高领导层内部出现权力之争,最终会给魏国和吴国以可乘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姜维可是武将,而且当时魏延的地位可是要远远高于姜维,大家都知道,后来魏延“起兵造反”被杀,很显然,在军事才华上,魏延还是有本事的。而且据史料记载,当时魏延打算在诸葛亮死后,自己率军全部北伐,争取早日扫平曹魏政权,那么魏延真的有这种能力吗?在纯粹的军事上,魏延应当是有能力的,然而大家要知道,治理一个国家,除了会打仗,更要会团结内部力量。后来魏延被人诬陷为造反,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魏延说话,足以看出,平日里魏延和文臣们的关系是相当差的,一般来说,武将都十分缺乏治国理政的能力。姜维也是如此,只是一个军事家,但却不是政治家,如果让他掌管大权,必定会使得蜀汉内部出现分裂。最后,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武将在掌握大权之后,就开始骄纵跋扈,并且不听从中央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死后,姜维掌握了蜀汉军事大权,率领蜀军多次北伐曹魏,后来邓艾和钟会率大军前来灭亡蜀国。邓艾偷渡阴平小道,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前去抵抗,结果不幸战死,然而他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对内不能铲除宦官黄皓,对外不能制衡姜维,率军又不能守卫国土。我有这样的三种罪,有什么面目回去呢?”很显然,从诸葛瞻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姜维在掌握实权之后,并不怎么听从朝廷的军令。这说明当年诸葛亮没有选择姜维作为接班人,还是挺明智的,不过姜维倒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忠臣,蜀汉灭亡之后。他仍在联合钟会大军,打算一举恢复蜀汉河山,只不过可惜的是,姜维的计划泄漏,自己也最终自刎而死,十分可怜,也算的上是一个忠贞之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认为,坦白来说,蜀国之所以会成为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蜀国人才凋敝。大家要知道,诸葛亮主政期间,事必躬亲,并未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臣武将,导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情景出现。诸葛亮之所以要屡屡北伐,无非是希望能够以攻代守,尽量延续蜀汉政权的时间,而姜维虽然精通诸葛亮的兵法阵学。但诸葛亮都没能恢复中原,姜维也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