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邓州城市网

邓州市赵集镇堤南高村,有一处特殊的红色教育基地:堤南高红军(解放军)后方医院。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赵集镇堤南高群众不顾敌军的围剿,怀着对红军(解放军)无限的热爱,成立了红军(解放军)后方医院,利用几户人家的民房,机智勇敢的救治红军伤员,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赞歌。为进一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近日,赵集镇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到堤南高红军(解放军)后方医院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集镇党员干部由副镇长张菲带队,与堤南高支书高敬岑一起来到昔日的红军(解放军)后方医院旧址。在略显破败的四合院面前,高敬岑支书为大家讲述当年堤南高群众积极踊跃参与救治红军(解放军)的那段被掩埋的历史。

1947年12月,为挫败国民党军队对大别山的围攻,扩大解放区,刘伯承、邓小平决定实施战略再展开,命令麾下第10纵队西越平汉铁路,开辟桐柏解放区。桐柏军区部队连克桐柏、枣阳、泌阳、唐河、新野5座县城,可是,邓县(今邓州市)县城成了桐柏区腹心唯一的一块硬骨头和一颗“钉子”。邓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盘踞在县城的原国民党邓县党部主任、邓县保安司令丁叔恒纠集11个民团和1个敢死队约计1.3万人死守邓县城。邓县反共头目曾夸下海口,邓县城防“固若金汤”、“万无一失”。确实,像邓县那样的城防工事,当时在中原乃至全国也是少有的。所以当时有句顺口溜“打七州,攻八县,没见过邓县真捣蛋!” 可想而知,当年解放军为了攻克邓县城,付出的是怎样的鲜血和生命代价啊!堤南高寨高大坚固,相对安全可靠,因地处邓县城北,距离邓县不远不近,使这里在解放邓县时,又被派上独特的用场,成为临时的后方医院所在地。当时堤南高村就有高书俊、高志杰等100多人先后参加了后方医院的担架队,积极参与抢救和护送受伤的解放军战士。堤南高所有好点的民房都被腾出来作为伤病员的临时安置点。

当时红军(解放军)缺医少药,医疗物资和医生紧缺,堤南高群众自发的提供住所、送医送药,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提供衣食被褥,积极帮助转移危重伤员,尽己所能的提供了自己最大的帮助!深藏在民间的堤南高后方医院,为这一古老的村落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笔近代史中一幅难得的军民并肩作战画,也为厚重的堤南高村增添了一份宝贵的、闪耀着光辉的红色历史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红军(解放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通过近距离的学习参观红军(解放军)后方医院旧址,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爱国爱党的热情,坚定了理想信念,补足了精神之“钙”。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发扬“爱党爱军、为国为民、鱼水情深”的革命精神,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赵集镇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陈会 魏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