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飞

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各个市场内物价持续上涨已经成为最头疼的问题。尤其从去年开始,各种肉类、水果、蔬菜价格都出现上涨,不少人抱怨“买不起”。而其中涨幅最大的就是猪肉了,数据显示,2020年猪肉价格涨幅一度超过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从春节过后,猪肉的价格终于迎来了下降。据官方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已连续12周下跌,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回归“1字头”。这样的零售价让大多数人在吃肉的时候终于不用“心痛”了。

此外,专家表示,随着生猪市场供应的不断改善,猪肉紧张期已成为“过去式”。越往后供需关系会越宽松,未来我国猪肉产能或超过往年,到时候猪肉的价格或许还会继续下降。令人意外的是,老百姓好不容易盼来了猪肉降价,然而这3样商品却迎来了“涨价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淡水鱼类价格接连上涨:自3月份以来,淡水鱼的价格上涨了约12%。人们经常购买的淡水鱼价格已经突破10元,要知道这一价格之前还是很罕见的。这也引发了不少从业者的观望情绪。鱼价为什么上涨?是昙花一现吗?后期市场将走向何方?

对此,有专家分析,这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水产价格偏低,养殖户纷纷转行。特别是受去年疫情影响,部分养殖户甚至出现亏损,打击了人们的养殖积极性,养殖人数减少,价格自然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夏天人们最喜欢的小龙虾,价格也很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花在买100斤小龙虾上的资金,在去年可以买300斤。就是因为去年小龙虾养殖过多,导致“烂市”的情况出现,不少养殖户只能把龙虾喂鸭。于是今年一些养殖户担心风险不敢养殖,导致小龙虾产量大幅降低,在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也就不稀奇了。

此外,随着气温的升高,渔民们也开始出海捕鱼赚钱,但我国为了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每年会集中安排禁渔期,而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处于禁渔期。这也意味着,市场淡水供应将减少,再加上人们担心海鲜会受到污染,很多人将目光转向了淡水产品,水产的价格也因此走高。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短期内淡水鱼类价格恐难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价格:受2020年突发事件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出现不稳定迹象,粮食安全风险加大,国际粮食的价格已经打破纪录实现“第九连涨”,创下近8年来新高,其中小麦、玉米、高粱同比分别增长了19.8%、45.5%、82.1%。

众所周知,我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如玉米、大豆等。2020年我国玉米进口量达到1130万吨,因此国际粮价上涨或多或少会影响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为此,不少人也担心,受国际市场影响,国际粮价已经涨那么多上去了,我们需不需要趁早在家里囤积一点粮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粮食供给充裕、库存充实”,从综合生产力来看,我国每年处于丰收的状态,产量已连续6年超过1.5%年。而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70公斤,也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因此,我国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条件是十分扎实的。

如今,虽然猪肉可以“放心吃”,但随着淡水鱼类等产品价格的小幅上涨,大家在吃这方面的成本未必能看到明显下降。而如果是一个经常吃淡水鱼的家庭,花费的成本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除此之外,4月份以来,我们熟悉的洁柔、维达、清风等各大家居用纸品牌纷纷宣布涨价。不仅是生活用纸,打印纸、快递包装箱等纸制品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就连以前三毛钱一个的塑料袋,在被可降解购物袋取代后,也涨到了1.2一个,相当于翻了三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一波涨价潮,我国定调给出了“定心丸”。据有关人员透露,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比较理想,因此,即使部分商品价格出现小幅调整,也会保证在合理范围内,有望实现稳定。无论是衣食还是住行都能够有所保障,人们肯定是负担得起的。因此并不需要为此产生担忧,也没有必要盲目囤积货物,还是努力多挣钱吧!

本文由商媒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