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时钟播回到20年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可能还是会和“功夫小子”“京剧名伶”这种充满东方色彩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一直在变化,从穿灰色中山装的“干部”变成了打扮时髦的年轻人,从苦苦营生的劳动群众变成了光鲜亮丽的办公室小伙女郎,从黑白灰到五彩斑斓,从统一到个性,这种变化得益于同一个世界同一张网的传播,也得益于中国人越来越旺盛的表达欲。他们眼中的我们,不再是他们看到的样子,而是我们展示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s://unsplash.com/photos/_8EFj6ISA08

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这一切可能都不会发生的那么迅速。正如几十年前的西方世界,一提到东方几乎都是统一的面貌,而萨义德的著作《东方主义》则清晰地阐明了西方世界对东方这种整齐划一的误解,成为后殖民论述的经典。

他指出,东方,几乎是欧洲人的一个发明,是西方视域下的东方,是“正常之外另一个不同的世界”;它时而充满浪漫和异国情调,时而又是欠缺理性,幼稚不堪,懒惰愚昧的非我族类。他认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知识、思想和信仰,都是被建构起来的,而这个过程与权力有关。东方主义并不是对真实东方的客观反映,而是充斥着文化和话语上的霸权。

一个人离自己的文化家园越远,越容易对其作出判断;整个世界同样如此,要想对世界获得真正的了解,从精神上对其加以疏远以及以宽容之心坦然接受一切是必要的条件。 发现世上只有家乡好的人只是一个未曾长大的雏儿;发现所有地方都像自己的家乡一样好的人已经长大;但只有当认识到整个世界都不属于自己时一个人才最终走向成熟。 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已经成了美国学术、政治和文化的附属物。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令人悲哀的地方;然而,这一附属关系的特殊形式却令人悲哀。

萨义德一生都置身于东西方语言、文化和认同的交错之中而“不得其所”。他生为阿拉伯人,却是基督徒,他既为巴勒斯坦人辩护,也声援被穆斯林世界追杀的拉什迪。在他立身扬名的美国,一些西方人和犹太人斥之为“恐怖分子”,而在他难以割舍的中东,极端分子却将他列入“黑名单”。正是这些复杂的政治经历和多重的文化身份,才造就了萨义德的个性与学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s://unsplash.com/photos/naOfJ3DlfPM

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认知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扩展,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公共或私人空间接触加强,如何进行平等的对话,萨义德和他的《东方学》提供了一种反思与渠道。

自己民族故事的讲述,一定要有自己民族的声音。在意识形态领域,沉默并不是金,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真正的为自己代言。

【此处填写主持人名称】说:

西方国家用西方对东方特有的印象去想象东方,这个想象跟真正的东方往往有出入。

加入法天读书会,听我为你解读这本书。

法天读书会是我发起的一个读书分享会。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我们聚集了多位金牌主持人,我们从心理,眼界,沟通,认知,财商等等十个方面,精选全球100本好书,助你全方位提升自己。

让你轻轻松松读透每一本书,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20年的阅读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本身是非常好的一个习惯,不仅可以拓宽你的见识,丰富内涵同时也是减压,感受内心宁静的一个绝佳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