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第一个全欧洲范围内的财经生活公众号。
鲁晓芙(Xiaofu_Lu),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范围内的投资并购业务。
致力于搭建中欧之间的投资、商贸、文化合作桥梁,广交朋友,互通有无。

中国香港地区(以下称香港)前金管局总裁突然表态说,港元可以挂钩其它货币,这释放了什么信号?是否预示港元和美元脱钩?

对于香港国际金融市场和中国金融格局稳定,有什么样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的退市潮,拉开了中美金融战,而且第一回合战,美国是进攻方。香港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突然谈到,香港金融基石联系汇率制度的话题,提到港元存在和其它货币挂钩的可能,并说拜登政府上台,应该不会限制香港使用美元,希望中美“金融战”不会打得太激烈。

为什么任志刚会谈到金融战、以及联系汇率制度的话题?是收到了什么风声吗?如果美国出手了,理由又会是什么呢?如何操作呢?是否会地动山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香港金管局总裁:港元可以挂钩另一种货币

任志刚是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金管局前总裁,他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保卫了香港联席汇率制度,成功击退了国际大鳄索罗斯,一战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先来看看,他具体讲了什么。4月4日,任志刚在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上,谈到了美国现任的拜登政府已不同于前任特朗普政府,在金融领域上有所改变,希望中美“金融战”不会打得太激烈。

我们看到,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无声无息,金融战这个词也很少听到了。这一次,任志刚提到了“金融战”,那么他认为美国会采用什么金融武器呢?

他说,美国不会使用“核武器”,就是不会不让香港使用美元。任志刚还说,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虽然十分稳定,但暗示如果港元不能再和美元挂钩,也可以和其它货币挂钩,虽然这个可能性极低,但是也需要把预案准备好。

此外,任志刚还说,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负债国,而中国政府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因此美国不会对中国采用资金限制、外汇管制以及债务违约等这些金融武器,但是任志刚仍然建议,中国应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说如果香港的股票市场能引入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就可以让人民币的国际化更进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历史,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为什么诞生?

那么,任志刚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谈到了中美金融战呢,而且还建议要为港元和美元脱钩备好预案?

在分析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联系汇率,为什么这个制度对港元这么重要。

1983年10月,联系汇率制度在香港实施,这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它让港元兑美元的汇率稳定保持在7.75到7.85的区间内。当港元兑美元汇率达到7.75,香港金管局会卖出港元买入美元;如果汇率上升到7.85,就会买入港元卖出美元,让汇率下降。

那当年,为什么要推出这个制度呢?

当时有两个大背景,一个是因为1980年,中英就香港前途开启谈判,地缘政治带来巨大不稳定性;第二是,1981年的时候,香港股灾,市场因为对港币信心大跌,大量抛售港币,为了保住自身利益,香港民众不得不花掉手中港币,大量购买各种商品,而当时有一些商家还出现了只收美元不收港币的情况。

为了稳定币值,香港政府在1983年推出了这个联系汇率制度,到今天也有38年了,这个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港元币值的稳定,也降低了交易费用,像是在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它都功不可没。香港金管局也表示,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货币金融稳定的支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系汇率全球只此一家,这是一套非常稳定的制度,但是缺点是放弃了所有货币政策而紧跟美国,货币工具、利率工具全都放弃了。美国加息则香港加息,美国降息香港也只能跟着降息。

那这个稳定具体是说什么呢?简单说来,挂钩就是让港元等同于美元,但不使用美元,表面上还是使用港元在流通,港元就好比是美元的代用劵。

那么这就牵扯一个问题,美国同意你随意使用美元吗?美联储支持港元吗?

1992年,美国在《美国-香港政策法》中规定,允许港元和美元进行自由兑换。这就表示了美国的支持态度,这也让联汇制度,即使是在九七年主权移交之后,也能够在香港有效的运行。

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是怎么来的?这种汇率制度,就是保证了香港成为美欧资本的白手套,无条件顺从的白手套,随时来,随时走,没有任何限制。

东方之珠的金融地位,来自于无条件的给予国际资本安全性的保护,这样的无条件的兑换体系,是对于国际金融资本最大程度的让步,在其他任何一个金融中心,例如瑞士和新加坡都见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联系汇率制可能彻底改变?

然而,挺过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联汇制度,现在却遭遇了新的危机,因为,美国的支持开始出现了动摇迹象。

在“国家安全法”实施之后,去年7月,曾有外媒报道,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些高级顾问,希望美国削弱香港联汇制度,包括限制香港银行兑换美元。

在2020年下半年时,查询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移民数量出现了大幅上升,其中,英国飙升近50%,而澳大利亚也有30%的升幅。

此外,也有外资银行透露,港人开设海外离岸账户的需求大增,而香港市面也多次出现市民大排长龙兑换外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中美紧张关系加剧,在这个背景下,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突然谈到联汇制度,以及中美之间“金融战”,会是空穴来风吗?

根据观察,美国政府随时有可能让港元和美元“脱钩”,因为美国内部也有压力,之前美国特朗普政府签署的关于香港的行政令,一直没有执行,所以现在港元的风险就来自于美国联储局是否仍支持港元。

如果联储局不支持港元和美元的自由兑换,普通民众可能会把港元换成美金,目前香港有大约4900亿美金的外汇储备,政府自然不可能全部换光,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浮动汇率,那么港元兑美元的汇率也就不会稳定保持在7.8水平,随时会上升。

前面说到,港币联系汇率制,其实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和地区应该拥有的汇率制度,香港回归中国以后,必将逐步增强经济自主能力,继续做英美金融的附庸和毫无限制的提款机,现在已经不太合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为什么这时放出这个信号?

去年时,特朗普发布行政令,取消对香港优惠待遇,而优惠中的最关键部分就包括港元兑美元的联汇制度,现在经济领域的优惠逐步取消,金融领域暂时还没有涉及。

现在拜登政府上任,而香港又发生了这么多变化,那么,美国是否会在金融和汇率领域,对于香港出手呢?

所以,任志刚这一次的讲话,也是在试探美国的态度,同时也透露了香港地区政府和中国政府已经做了一定程度的预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对中国香港地区会推出什么金融制裁?

任志刚说,相信美国不会不让香港和中国使用美元,他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现在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而有观点认为,美国只需要限制持有几千亿外汇储备的香港金管局,不让它们使用自身持有的几千亿美元,就会让港元体系崩溃。但是,美国不会采取这项措施,因为要考虑中美关系以及对香港本地和美国金融机构的影响。当然,美国可以使用的方式很多,还可以具体到对机构、资金、金融产品等方面采取限制。

其实,美国在香港贸易及资本市场上的利益还真不小。在美元交易量方面,香港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美元外汇交易中心。据香港官方信息显示,2019年,香港是美国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场,第四大牛肉及牛肉产品出口市场,年双边贸易额约660亿美元。还有上千家美资企业在香港设有地区总部、分部或办事处。

所以,不论是美国的放风,还是港府的反映,不排除是中美双方在试探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人的反应。

中国如何应对?顺理成章地让人民币国际化

我们再来看,任志刚所说的港元可以改挂其它货币,包括挂钩人民币的问题。前面我们提到,目前的联汇制度,就是美元等同于港元,但形式上是使用港元在流通。

如果让港元挂钩人民币,就相当于人民币直接在香港市场流通,那市场就不需要港元,可以直接采用人民币。

其实,早在97中英谈判的时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就曾经预言过,香港地区早晚要用人民币,因为一个国家内部有多种货币的形式,是不长久的,他预言未来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都会使用人民币。

那么中国方面可以准备什么预案呢?按照任志刚的说法,是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它要做资本扩容,要发展经济,货币也要配合。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就不需要港元了,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前,还需要联汇制度的存在。但是,香港这一年来,政治、法治、金融地位都出现了很大变化,也必然担心美国突然脱钩的风险,所以中国一定要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跟我们设想的进程有点慢,现在人民币还不能在世界金融和资本市场自由流通,国际化还没有实现破局。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特别重要的新闻,4月1日,在中国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说,近期,中国央行和香港金管局合作,就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进行技术测试。

香港市场是很重要的一个接入国际金融体系的节点,中国此举是加速将人民币的触角伸到香港的国际金融体系。

在这种背景之下,港元和美元脱钩这个问题似乎还可以靠后了,如果人民币真的实现国际化了,中国和香港地区政府也就不怕港币和美元脱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附:一位女性朋友坐在对面,房间里放着轻柔的音乐,对着比利时精酿啤酒和法国玫瑰酒,西班牙小吃和意大利火腿片,我们聊聊欧洲。

网红经济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现象,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中国的网红经济在发展中迎来了爆发点,实际上,欧洲各国的大小网红们,也将目光投向了神秘的东方大国。

德国学者说:“中国是全球网红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世界第一网红经济国。

在网红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活力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