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正液有毒,这事儿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常爸也以为,这种东西应该早已被列入家长的黑名单了吧。

毕竟2014年的时候就已经在“315晚会”上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现在上某宝上一看,不仅修正液还有的卖,而且不少店铺的销量和评价竟然都上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评论里,有不少家长直接说就是买给孩子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大家对这事儿的重视还不够。今天,常爸就给大家看个实验,保管你以后看见修正液就绕着道走,还会主动劝身边的人:这玩意儿不是好东西,趁早别买!

实验员找来了两个小学生常用的修正液样本,一个标着“安全、环保、无味”,称之为“环保型”,一个则什么都没写,称之为“普通型”。

实验员把两种修正液倒进两个玻璃杯里,约15毫升。为了防止小白鼠和修正液直接接触,还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员发现那瓶标着“环保、无味”的修正液,依然散发着浓烈、刺鼻的气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备好后,实验员把小白鼠放进了杯子里,并用纸片盖住杯口。杯口没有密封,而是留出了一个通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做,既可以让小白鼠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排除小白鼠是因氧气不足窒息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刚开始的一分多钟内,小白鼠并没有什么异常,很活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2分钟后,小白鼠就显得有点疲惫,不爱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小白鼠开始不停地抽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小白鼠一命呜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看时间,是4分21秒。没过多久,“普通型”修正液里的小白鼠也死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到5分钟,两只小白鼠都命丧修正液,环保型修正液里的小白鼠甚至死亡更快。

看到这个实验,常爸既痛心又震惊。两只小白鼠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修正液有多毒。

那修正液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呢?

实验员请教了浙工大化材院王力耕副教授,王教授说:“修正液里主要有三种成分,甲基环乙烷,钛白粉,合成树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钛白粉,有很强的遮盖力和着色力,但是溶解性很差,需要加入其它溶解剂让钛白粉分散得更均匀。

于是,就添加了甲基环乙烷这种溶剂。它有微毒,皮肤直接接触可引发干燥、皲裂、发红、溃疡等反应。

但是,仅仅有这一种溶剂,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于是,工厂就加入了其他一些辅助性溶剂,比如有高毒性、可致癌的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含量有多少呢?

常爸在另一个记者调查里,看到了数据。

记者也找到两种修正液做对比,一种是产品信息完整的正规产品,一种是产品信息不完整的“三无”产品。

实验室化验后发现,“三无产品”的含量高于正规产品好几倍,严重违规。长期使用这种产品,相当于娃每天都带着一个毒气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完了修正液,记者还顺带测了一下修正带。这是近年来更流行的改错字文具,有点像透明胶带,直接涂在写错的地方,不用等风干就可以继续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和修正液相比,修正带的味道小了很多。它会更安全吗?

检测结果显示,修正带的苯含量的确少了很多,但铅含量却比修正液还要高。而且,修正带的主要成分和修正液很相似,包括钛白粉、树脂、聚苯乙烯、自粘胶、剥离纸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于劣质修正液来说,正规品牌的修正液和修正带更安全,但它们对爱玩、奇思妙想的孩子来说,依然危险重重。

首先,甲基环乙烷、铅、苯,都有毒。

最重要的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脑洞大开的孩子,会用多少种方式,用修正液和修正带。

2018年,贵州毕节的一个小男孩一时好奇,用打火机烧修正液的盒子。突然,修正液的盒子喷出一团火,男孩的脸部、手部、颈部都被烧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说,男孩烧伤面积达15%,是二度烧伤,而且因为修正液里的苯和三氯乙烯,对皮肤进行二度伤害,所以他的烧伤还是化学烧伤,可能会恶化为深二度烧伤并留下疤痕。

为什么修正液盒子会爆炸呢?

因为修正液里的钛白粉和环己烷都是易燃的有机物,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就会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孩子不烧盒子,只是点燃作业本上的修正液,也会烧伤自己或引发火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正带的主要成分也是钛白粉,这也意味着它的可燃性并不比修正液差。

就算孩子不玩火,涂涂抹抹,一不小心就蹭到手上、脸上,都是常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小孩则喜欢用修正液当白色颜料画画,这用量就更没谱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最让人担心的是,这群喜欢好奇心爆棚的孩子,会不会把修正液或修正带送进嘴里,尝尝?相当于直接吞毒。

所以,就算是再正规、再合格,修正液和修正带都尽量不用、少用。

其实,有毒的文具可不止修正液、修正带。

自从小小常上学,常爸每次跟着他进文具店就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颜色各异还带有香味的荧光笔;
造型多样还带有香味的橡皮;
带着香味的信纸;
……

孩子们挑挑拣拣,标准只有三条:

这个真好看

这个真好闻

这个真好玩

充分体现了那句话“颜值即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很多文具在孩子那里受欢迎,在检测人员那里就得打入天牢、不得见天日。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发现,荧光笔的香味来自于墨水,而墨水里含有1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10种是有毒的。

让人心惊的是,其中一种还是被世卫组织列为致癌物、高毒的丙烯腈。长时间接触这种物质,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疼、疲倦等症状。

此外,有些劣质的荧光笔、圆珠笔、橡皮,还有苯和甲醛、塑化剂。

常爸也知道,“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孩子买几支带香味的荧光笔、橡皮、圆珠笔,看起来并不算多啊,孩子真的能中毒?

答案是:还真的能!

2015年11月,徐州新沂窑湾小学三年级发生了一起集体中毒事件。有不少孩子都说头疼、恶心,还有些孩子有晕眩、干呕等症状,显然,他们中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紧急把17个孩子送到了医院。医生查看过后,第一反应就是“苯中毒”。

但是,这“苯”从何而来?

一个老师发现孩子中毒后,就进教室排查,发现了一个被孩子们称为“大礼包”的深棕色袋子。打开袋子,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老师赶紧开窗透气,元凶也因此暴露。

大礼包其实是文具店店主的促销手段,有点类似于现在非常流行的盲盒。他们把一些玩具、文具、食品装进深棕色的袋子里,学生们花“一元钱”就可以任选,在打开之前,孩子们都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因为很好玩又便宜,这种大礼包在孩子们中间非常火。

味道就来自里面的文具和防蛀防腐剂。

一个小小的礼包就能让孩子集体中毒。想想孩子买几支笔带回家,写作业、睡觉的时候关着窗户。密闭环境下,即便文具毒性很小,免疫能力本就不高的孩子也禁不住每日“投毒”啊。

有一个上四年级的小女孩,就买了一堆带有香味的圆珠笔,每天写作业时用。用了一段时间后,女孩时不时就有恶心、头晕的感觉。妈妈以为女儿厌学想逃课,就没理会。结果,有一天女孩在家里写作业时,就晕倒了。

妈妈赶紧把女儿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女孩被认定为“慢性苯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中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小女孩的妈妈一直不同意女孩用这些笔,因为她觉得这些圆珠笔香味刺鼻,肯定对身体不好。但是,小女孩不愿意,还偷偷地用,结果让自己苯中毒。

家长知道劣质文具不好,但是这个文具到底有什么不好,该怎么给孩子解释清楚呢?

一个记者找到化学老师,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老师把打开胶棒放进一个密闭的玻璃瓶中,时长1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老师拆开检测试剂盒,把检测试剂倒进吸收盒内,摇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把固体胶取出,把吸收盒放入瓶内,密封,静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分钟后,把吸收盒取出,将第二种试剂放进盒内,摇匀震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分钟后,打开吸收盒,利用比色卡进行色阶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规定,室内家具甲醛浓度应低于0.1毫克每立方米。

结果,老师发现这管固体胶甲醛含量值为0.15,显然它超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简单的实验,咱们家长也可以完全照搬。

第一,很多有毒文具中都含有甲醛,尤其是那种有刺鼻味道的劣质文具。

第二,这种甲醛试剂检测盒很容易买到,某宝、某东上都有售卖。预算充足的话,还可以用甲醛检测仪。

找一个密封的盒子或箱子,把孩子文具放进去,再用检测盒或检测仪进行测试,结果会一目了然。

这样,我们也能有理有据地有说服孩子,不能只看颜值,不注重健康值。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买文具的判断标准:

不买太艳丽的

不买带香味的

不买小牌子的

不买三无产品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太香太艳加三无”。

下次跟孩子一起买文具时,不妨拿这个做参考标准。

让娃对那些“高颜值”文具,敬而远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