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人故居是指名人出生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居住地方,只要是名人住过的房舍就是“名人故居”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原则上“名人故居”只能有一处。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文化名人是一座城市的骄傲,文化名人故居更是一座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连江有着千年的文化历史,有着许多的名人故居。名人故居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成长。 今天,小编整理了隐藏在连江街头巷尾中的名人故居,大家有空就去逛逛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柳芊芊

走进宽广的玉荷西路,幽深的三街一坊,无不散发出悠悠古韵。古厝亭阁鳞次栉比;桥塔宫庙随处可见。这些古建筑,有官方建造,也有名门望族所建,大多择水而居,因古而兴隆,因古而闻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三公庙

提到名人故居,大家的脑海中一定立刻浮现2020年底改建完成的魁龙坊。如今的魁龙坊小桥流水人家,安静的坐落温麻古镇,好似风光旖旎的画卷。其中当属三公庙最负盛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三公庙位于玉龙境内(县干部招待所内),坐东朝西,单进四扇三间,单层双坡顶,几经迁移,现屹立在魁龙坊显眼处,庙内外,一律是白墙黛瓦的明清建筑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棵桂花树沧桑遒劲,绿意正浓,枝丫茂盛地向三公庙伸去。三公庙里设三公公殿、三公神龛,主祀林公、王公、李公三神像。三位公公在神谱中找寻不到,说明其与朝庭“皇封”无关,官府记载也没有,说明其也不是“官封”,而是百姓“民封”的地方神衹。“三公”来自三位不同的族姓。照民间的称谓,也可以称之为“三姓公”。他们能同堂受祀,其中一定有其渊源。这三位公公,在周边信众的眼里,虽然成为无所不能的全职的神,但据说,最灵验的,却是求医问病。

无论为人,还是为神,他们个个都流传有精彩的故事。如果说古镇是本书,那三公庙就是书中记述着一方神明保境安民的页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读三公庙的简介,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述说着古今往事。“三公”抗倭、抗灾的传说,还有那些残缺的凤城古城墙,以及消失的护国天王寺、夫子庙等,这里的一切,无不印记着岁月的沧桑,以及远逝的烽火烟云。

探秘游琏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琏故居是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内年代最为久远的古厝之一,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曾是明代八闽贤士之一游琏致仕后的退养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过石门进入游琏故居,明三暗五的建筑格局,采用了前后轩廊、九柱进深的最大配置。门柱上的楹联“已孟忠臣昭汗简 平黎百姓著青湘”是对游琏赈饥馑、疗疾疫、惩贪酷,一生平黎伟绩最好的颂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宅的始祖游琏,明武宗正德六年进士及第,历官江西新建知县、南京户部主事、山东登州知府、海南兵备副使、江西布政司参政等。在登州任知府6年,招集流民,开仓赈灾,治病除疫,兴文育才,平冤惩贪,重修蓬莱阁,御史赞他与宋代登州太守苏轼相媲美。在海南期间,平判治乱,百姓树《平黎之碑》,建生祠以记其功。在江西布政司任上,培育人才,尤以超拔山东举子戚继光而名留青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杨家厝

杨家厝坐落于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21号,也称“清德院”,现存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6扇3间排列,一落透后,建筑面积449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家厝主体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布局顺地形展开,为木框架构造,围墙护体为木板,屋面覆瓦,单进式,正座两层三开间,装饰较少,左撇舍两屋为砖木结构。据考证,杨家祖厝原有前、中、后三进,后因前进早年倒塌、后进被烧毁,只有中间的祠堂被保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杨,四知堂”。说起杨家厝,不得不提的是杨氏家族传承的“四知”精神。福建连江杨氏,于宋代迁入连江,繁衍生息,户丁日旺,距今近800年。天下杨氏宗祠多以“四知堂”为号,即“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源自东汉名士、杨氏始祖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是中国古代官吏廉政自律的标榜,蕴含着将近2000年的廉政文化,也正是儒家所崇尚的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四知”精神,以清白之遗,厚子孙无穷,成为千古佳话,世代流传。

凤城临水宫

魁龙坊文化街区的西南角,隔着一条大道,坐落着一座“奶娘宫”。

凤城奶娘宫别称“临水行祠”,也称“临水行宫”,前身为陈夫人庙,“凤城奶娘宫”是其俗称。《连江县志》(嘉庆版)将其称为“临水行祠”。早期奶娘宫规模不大,但历史上,是连江最重要的奶娘宫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娘宫主祀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位奶娘。因为李三娘为连江人氏,随着“三奶”敕封规格的提高,县城的临水行祠也不断得到扩大,至明嘉靖时期,就达到相当规模。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奶娘宫增建威奇尊王殿,后来又修了观音殿。这时,整个临水行祠占地面积达千余平方米,天王殿、大雄宝殿、观前殿、边殿,还有鱼池、百花桥、戏台、道堂等等,一应俱全,其规模堪称“县城第一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县蚊香厂、西南街草席厂、县二轻木画厂等,先后进驻临水宫。1976年,蚊香厂火灾,整座宫殿烧焚后,在废墟上,县财政局和工商银行先后在这里建宿舍,部分被街区用来建西南街老人会。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利用仅有的一百多平方米空地,在西南街老人会的西侧,面临旧堤坝,搭建了“奶娘宫”,神龛重塑主神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神像,如此简陋的阁楼,谁也想不到竟然香火鼎盛,延续至今。

午后的阳光越过江面,从西南高高的文笔山投射过来,但宫里光线不是很好,临水宫主殿前,点着蜡烛,摇荡的灯光刚好照在主殿两旁的石灰墙壁上。壁上有书文,字是墨水写的,字里行间,闪烁着三位奶娘的传奇故事,有人称其为“壁书”。里面记载的内容,许多地方填补了“三奶”历史文化在连江的空白。尤其是“陈靖姑往游连江,海口结识李三娘”等文字,迄今为止,除了有关书籍记载外,在实物上见证了李三娘为连江人的,这还是首次。

孙察院故居

省级文保单位——连江魁龙坊孙察院故居,建筑古色古香,展示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烟火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察院故居,即明监察御史孙钦的故居。坐落在城关原崇云铺王巷街与江夏街交叉处的夏王里(今凤城镇816西路55号),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六扇五间三进,前有门楼,石门框,门内有照壁,照壁与大厅及各进之间有天井,两旁布局厢房、披榭,后有花园,周围砖砌火墙。

故居建于明洪熙三年(1428年),孙钦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此度过。故居第三进,抗战时期被日寇军机炸毁,其余尚存。新中国成立后,因开通东西走向的江滨路,门楼被拆,内厅依然如故,明代建筑风格。12根杉木厅柱,腰围一人合抱不拢,立在硕大的青石雕柱础上。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古朴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钦生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乐十二年(1414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拜湖广道监察御史,“居官有德,政声颇显”。后因丁忧返里,洪熙年调为浙江道监察御史。据孙氏族谱记载,正是第二次任御史时,孙钦迁往县城、构建豸府一座,即今天看到的孙察院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孙鼎来高中进士记录,图上彩色标记为笔者所添。清乾隆《连江县志》

由于洪熙仅有一年,则可以推测该宅应建成于宣德年间,即距今近60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已是国内民居建筑中的翘楚,也是福建目前发现实物与记载一致的最早民居建筑。

名人故居是一方水土的瑰宝,在漫长岁月的洗礼中,这些名人故居,曾经的辉煌荣光,很多被淡化、被尘封、被遗忘。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现存下来的古民居显得尤为宝贵。

繁华褪去是古朴

阅尽沧桑,金凤古韵不改

不防给自己一点时间

来场穿越之旅!

参与留言区互动

#你还知道连江哪些名人故居?#

来源:连江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