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并在各高中、高等院校中率先施行。

学生心理体检与校方、老师、家长和学生群体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前,我们针对家长们最常见的疑惑及担忧提供了具体建议。

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份和位置不同,所关心的问题与家长也有所不同。今天继续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心理体检”的应对方法。

01、

大多数学生对于“抑郁症筛查”感到陌生;但对于“抑郁症”,习惯于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的学生并不陌生。

近几年,学生群体精神心理障碍罹患率逐步上升,极端的自杀、恶性事件频发,学生群体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高度关注。

很多学生可能受到一些陈旧观念的影响,或者看到一些网友对抑郁症患者群体的极端评论和攻击后,会对抑郁症产生误解,进而害怕被发现、确诊有相关问题。

他们未必真的有精神心理问题,但已经先入为主地有了“病耻感”;担心万一自己被查出有问题,会遭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排斥和嘲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学生们可能会极力逃避,甚至通过虚假作答来蒙混过关。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知识面广;而部分抑郁症量表的题目比较简单、主观,想要蒙混过关实在不是难事。

可是学生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么做并没有意义,甚至可能弊大于利。抑郁症筛查的结果并不能改变我们是否已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客观事实。

若本来就是心身健康的,那么筛查的结果当然是正常的;可如果我们已有精神心理问题的迹象,但是隐瞒、久拖不治只会令问题恶化。很多孩子想隐瞒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害怕外界的异样目光,二是担心影响学习,会被强迫休学。

可如果一再隐瞒、不及时接受干预,后续学生的症状加剧、难以自控时,完全有可能在公开场合出现极端的、异常的言行举止,这样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恐惧,到时引起的病耻感可能更强。

而对于学习的影响也是同样道理。在精神心理问题出现初期,学习障碍往往还不严重,容易消除,往往不需要休学。可当问题越来越严重时,到时就未必是学校要求学生休学了,而是我们自己都学不下去,不得不休学了。而且,这时再来调整学习状态的难度就太大了。

所以,学生们一定要正视心理体检的意义,积极面对。这可以令我们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暴露,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好地实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不但可以减少后续接受干预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还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后,学生们可以提前了解心理体检时可能采取的流程。我们此前做过介绍。

02、

我们在多篇文章中都强调父母应积极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其实,学生们一样有必要学习这些知识,这是学校老师们疏于传授的、却是我们受用一生的知识。

比如,情绪的自我觉察和调控能力太重要了。当遭遇挫折时,我们能够及时察觉负性情绪和不理性认知,避免陷入灾难化思维和极端行为,还能比别人更快地总结经验教训,实现快速的提升和“弯道超车”。

而当我们出现轻度的精神心理问题时,我们可以及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来缓解、甚至化解。即便罹患精神心理障碍,也因对该疾病有理性、客观的了解,从而免于恐惧、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而且,当我们的亲朋好友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危机,为他们或其家人提供可行性建议,避免发生悲剧。

更关键的是,提前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精神心理状况有个初判。举个常见的例子,很多学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初期都会失眠,久而久之影响了学习状态,然后变得焦虑,接着又加重失眠,进入恶性循环。

其实,在失眠刚出现时是最佳的干预时机,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甚至可以趁着这个问题去寻找背后的心理根源。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应对,一味强撑,等到父母和老师发觉时,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

话说回来,这也是广大家长、学校长期忽视的问题。大量家长总是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和行为规范,学校里则主要传授课本知识和技能,几乎没有多少课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即使有,也只是停留于表面,蜻蜓点水,走个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主动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知识就非常有必要。如今是信息时代,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希望广大青少年要善用移动互联网,当然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甄别。

03、

若心理体检后,确实无明显的精神心理问题,这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不过,个体的精神心理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我们不要掉以轻心,应有意识地维持心身健康,“像健身一样的健心”。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杨甫德教授曾经分享了6个方法,有助于调整良好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心理体检后,若结果显示有精神心理问题,应动员父母一起积极寻找有效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康复。

可如果心理体检显示有一定的、甚至是严重精神心理问题,学生一定要尽量保持理性,理清应对的思路。

首先,心理体检结果肯定会被老师和父母获悉,轻则学校的心理老师会介入干预,重则学校会要求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再次强调,学生一定不要逃避去看精神科医生,如果情况较严重,这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手段。但学生可以主动与父母商量,在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和对比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接受规范的、专业的干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所学习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告诉父母,带动父母一起学习,加强父母的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令他们有意识地改善家庭氛围及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其能起到的作用毫不亚于精神科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治疗。这也是最理想的情况。

但是,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父母其实也遭受过各自原生家庭的心理创伤,导致他们性格偏执、固执,难以听进别人的建议,一时难以改变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观念。

再加上,目前科学精神心理障碍知识的普及率并不高,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及县区城镇等地,很多青少年父母根本不重视精神心理知识的学习。

所以,很多学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后想得到父母的理解时,却被生生地泼了一盆冷水。

父母可能会说,“你怎么会得抑郁症呢?你别想那么多!”“抑郁症的人就是太脆弱了,你要坚强起来”。有的父母甚至语带指责,“你怎么这么矫情?”“怎么就你那么多事?”

当父母这样怼回来的时候,孩子往往也不想再说下去了。虽然这不是孩子自身的错,但这样并不利于解决问题。所以,学生在告知父母自己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尽量采取有智慧的方式,找准父母的“痛点”。

比如,可以尽量选择父母情绪较平静、甚至较喜悦时,用平和的语气和父母沟通,最好不要选择在父母工作下班后一身疲惫、或心烦意乱的时候去告知。

又比如,可以从父母最关心的话题——“学习”切入交谈。学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或多或少、或早或迟都会对学习成绩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学习障碍。

而学习成绩正是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可能有的孩子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父母们只看成绩,不关心自己的感受,这确实是部分事实,但这个事实是有现实基础的。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相对优秀的成绩确实更有可能实现阶级的跃升,未来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事业。

所以,学生可以告诉父母自己可能出现了一些学习障碍表现,再这么下去,成绩会越来越差。父母一般都会对此高度重视。这时,学生再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心理根源,逐步说出自己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的事实。

有些父母为了更好解决孩子的学习障碍,便会上网了解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甚至还可能深入学习科学精神心理学的知识,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认知也逐渐加深。

否则,如果学生一上来就说自己出现了精神心理症状,可是当症状还不是十分明显时,父母由于缺乏相关认知,可能不会重视,或至少感受不到需积极干预的迫切性。

还有一点,如果希望父母更理解自己,我们也可以先尝试去多理解父母。

父母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以及时代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观念。他们之所以对我们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也曾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所以如果我们一味抱怨他们不理解自己,其实难以推进问题的解决。

相反,如果我们可以先从他们角度,理解他们为了家庭和养育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给予父母更多言语上、行动上的体贴和关心,他们会更容易听进我们说的话,从我们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04、

那如果有了上述这一层理解,我们与父母沟通时就更容易做到有效沟通的三部曲——共情、倾听和积极引导。

这个“三部曲”我经常提及,但往往是告诉家长要用这个方法与孩子沟通。可是,谁说孩子不能反过来与父母共情、倾听、积极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的孩子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在有些方面,他们懂的并不见得比父母们少,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甚至已经超越父母。如果他们能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完全可以反过来引导父母,带动父母出现积极的变化。

比如,我们可以预想到,当孩子与父母谈及自己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时,由于父母仍缺乏理性认识,可能会表达一些负性的看法和情绪。

比如,父母可能说自己那一代人当年如何艰苦,吃不饱穿不暖,被爹妈、老师打是家常便饭,但很少有人会罹患精神心理障碍。

然后他们会开始评论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明明过着那么幸福的生活,还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钻牛角尖。

此时,孩子可以尝试与父母共情,理解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感激他们的付出,认真地听完他们的评论,然后适当地进行分析和引导。

比如引导他们意识到时代的变化。父母那一代人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解决物质需求上,精神层面需求较低;但如今的孩子在物质层面得到了基本满足,接触的信息面非常广,便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孩子还可以引导父母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障碍,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能过于轻视。经过规范的治疗后,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是可以得以缓解,甚至康复的;但如果不重视,其后果也可十分严重。

当然,由于父母的年纪较大,相关认知已比较固化,难以被孩子所说服,这种情况较常见,也确实较棘手。这个时候,“曲线救国”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我们可以寻找亲朋好友中父母与我们皆认可,而且能够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中间人”。我们可以将我们的问题、心理压力和相关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告知“中间人”,获得其理解和认可后,再让其说服父母。作为孩子,我们最好也不要采取强硬的方式与父母发生剧烈冲突,这会加剧病情。

就算暂时无法得到父母的支持,无法构建理性的“治疗联盟”,我们也千万不要放弃自己。自学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可以加强自我调整,缓解病情。而当我们逐渐独立后,可以自行寻找专业的治疗来帮助自己的康复。

05、

很多学生还担心一个现实问题,万一学校、老师发现我们罹患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会不会要求我们退学?甚至采取各种明暗手段,逼迫我们退学?

即使这些情况没有发生,可老师会不会对我们区别对待、不公平对待?

从整体上看,如今国家卫健委越来越重视校园中的精神心理知识的宣传,要求教职人员学习心理学知识,所以大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都能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有基本的尊重和接纳。

即使他们一下子无法理性对待,建议学生休学、退学,那往往也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很多现实的担忧。比如担心学生会在校内出现攻击行为和人身危险,这些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与其一味担心学校、老师不理解自己,不如积极与老师和校领导沟通,用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缓解他们的顾虑,甚至可以通过签署相关承诺书来作出保证。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必须是学生患者本人和父母都对精神心理障碍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并且学生积极接受专业的、规范的干预,有效的控制、减缓病情。否则,以上的保证只是空头支票,对哪一方都不利;如果病情实在严重时,请假、休学确实是更加理性的方式。

当然,现实情况是复杂的。确实不能排除小部分的人民教师和学校领导也有精神心理问题,甚至患有人格障碍,不能给予学生患者及其父母基本的尊重。

如果是这样,一定要及时恢复理性,学生可以主动与父母商量,必要时选择转班或者转学。所谓的良好师资、重点学府远不及别让自己遭受二次心理伤害更加重要!

最后,希望广大学生在每次“心理大考”来临的时候,理性面对,积极应对;不要将这看作“揭丑布”,而要趁此机会尽早树立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