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发表题为《美国需进行重大政治改革才能巩固政治制度》的文章。文章称,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约93%的法国人和美国人、约88%的英国人和德国人,都希望本国政治制度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

其中,6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的西方政治政治制度需要进行重大改革,或是彻底修改才能存续。

这个数据令人震惊,但也合乎情理,一场新冠疫情将美西方的制度缺陷暴露无遗。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但仅占全球人口5%的美国,新冠感染和死亡率却占到全球的25%,英法德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福山一再否认欧美抗疫失败与西方政治制度有关,但事实摆在那里。拥有一流医疗条件的美欧,在疫情中表现得与第三世界的国家毫无二致,甚至还不如很多第三世界国家。

民众不管你的理论如何天花乱坠,他们没有系统的理论,但有真切的感受。根据调查,在法国和美国希望改变的人群中,超过半数希望采取重大行动。

为什么法国和美国民众对改革呼声最高?除了新冠疫情外,法国发生了持续约2年的黄背心运动,美国发生了影响西方的“黑命贵”运动。

如果没有中国做比照,西方政治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是很难被美欧承认的。但由于中国制度优越性越来越明显,美欧就不得不重视了。

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全面的竞争对手,制度竞争是其中之一。欧洲虽然乐于对中美恶斗坐山观虎斗,并且不认为中国对欧洲构成军事威胁,但也将中国视为制度竞争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不反对美欧与中国展开制度之争,比谁的效率高、比谁得到民众的支持度高、比谁对全球的贡献大。但中国反对美欧通过污名化中国制度来与中国竞争。前者的良性竞争有利于促进双方进步,后者的恶性竞争必遭中国的反击。

美欧的麻烦在于,西方政治制度是根植于西方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不可能做根本性变革。对比一下中国从满清到改革开放经历的阵痛,西方也没有彻底改变其政治制度的迫切性。

鸦片战争打醒了中国的天朝梦,中国的先知先觉者认为,中国之所以输给野蛮的西方人,不是制度不好而是器不如人。于是,中国以“中体为本西体为用”为原则,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输给了日本,使中国的先知先觉者感到,中国的落后不仅器不如人,而且制度也不如人,于是推翻了满清建立了民国;

但中国又陷入军阀割据状态,又促使中国的先知先觉者认为,中国的文化也不如人,需要全盘西化。

中国经历了种种阵痛,历史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了改革开放才有了制度优势的。而如今,美欧既没有到了器不如人的地步,也没有到了认为需要抛弃西方政治制度的地步,更没有到了认为西方文化不行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美欧绝对不会抛弃西方制度的,更不会否认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但不抛弃并不意味着不能在其上做些改变,甚至重大的改变。事实上,美欧正在悄悄学习中国的一些做法。最重要的一条是,学习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

美国《连线》杂志记者威尔·奈特3月2日撰文称,美国政府在过去数十年里一直放手让自由市场和私营经济部门自行其是,认为这样做是鼓励创新和推动国家进步的最好办法,美国经济将因此稳坐全球第一的位置。

不过,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正在发生改变。华盛顿正在一小步一小步地逐渐向某种类似中央计划的模式转型,以便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的技术进展加以激励、引导和保护。

美国曾经成功地搞了两次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次是二战中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一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两次举国体制完成的人类壮举,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科技整体发展。但这样好的举国体制却与美国的文化和制度发生冲突,最终都没有坚持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曼哈顿计划之所以可行,是因为面对轴心国的强大军事能力,美国有生死之忧;而阿波罗计划则是为了与苏联一争高下,也有生死之忧。

当美国不存在生死之忧时,就自然抛弃了有效的举国体制了。而且,放手让自由市场和私营经济部门自行其是,也确实可以鼓励创新、推动国家进步。美国经济也确实因此稳坐全球第一的位置。

如今,美国为什么要重拾举国体制,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呢?显然是因为中国的举国体制已经威胁到美国的科技霸权,为了维护科技霸权,美国不得不向类似中国的中央计划的模式改变。

但中国的中央计划模式根植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而且是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不断完善的,美国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

美国不彻底改变政治制度,就很难实施中央计划模式。比如,拜登搞了一个为期8年的基建计划,一定会遭到共和党的反对与掣肘。而且,如果拜登在2024年下台而共和党上台,他搞出的基建计划也将难以执行,共和党将另搞一套,以示与前政府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中国一届政府接一届干,美国一届政府接一届地斗无法改变。或者说美国的政治制度不彻底改变,美国的中央计划很难持续。在美国,不要说制定十五年和五十年的规划了,就是制定一个五年规划也很难,制定出来执行起来就更难了。

中美竞争归根结底是两种文化、两种制度之争。器物层面的东西改变容易,但制度层面的改革和文化层面的改变就不容易了。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4月2日的报道,英国将在担任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期间,与美国一起,寻求打击中国在全球范围的规模达数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并为西方国家建立一个替代建设体系,以抓住主动权。

3月,美国总统乔·拜登在与鲍里斯·约翰逊的电话中也曾提出了这一想法。拜登呼吁西方“采取类似举措,帮助世界各地实际上需要帮助的那些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道称,这也意味着西方将反击“一带一路”倡议。但建立一个类似的体系反击“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模仿中国又是什么?与其偷偷摸摸地学中国,何如大大方方地加入“一带一路”,凭借本事“抓住主动权”?

总之,中西方制度之争中,中国的自信心越来越强,而美欧的自信心越来越弱。美欧想偷偷摸摸学中国,但受制于其文化与制度的约束,是学不好的。笔者相信,中美竞争最终的赢家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