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大地震已过去10年了,但福岛核电站泄漏所产生的百万吨核污水如何处理,一直是个重大难题。由于持续产生的核污水将于明年达到储存容量上限,日本基本决定将稀释后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可谓是‘日本一漏、全球买单’,看样子“哥斯拉”以后可能也会成为现实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日本真的将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后还能愉快地吃海鲜吗?笔者简单给大家掰扯掰扯。

  百万吨核污水从何而来?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东电福岛第一核电厂遭海啸侵袭,反应堆炉心熔毁,为了不让反应堆温度过高而发生溶解爆炸,日本多年来不断用海水冷却。而往反应堆里注入的海水受到反应堆的污染,加上地下水及雨水等继续渗入核电厂范围,核污水的问题由此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东电在这里还有一点“骚操作”:福岛核电站在检测地震后会采取安全措施自动关闭了反应堆,但反应堆的冷却是需要时间的,同时核电站的紧急发电机会将冷却剂输送至反应堆帮忙冷却。不过紧急发电机被海啸淹没,冷却剂输送不了。而东电在发电机挂了20多个小时后才介入处理,从而导致三个反应堆里面的核燃料过热导致部分堆芯熔化。就这样,福岛核电站泄漏了。根据核泄漏的严重程度,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福岛核泄漏定为最高级别的7级核事故。

为了储存这些核污水,东电在核电厂内建了1000多个储水罐,总容量达到137万吨。截至2020年9月,累计储存了超过123万吨核污水,而且以每天140吨增加,预计2022年夏季达到储存容量上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日本在过去10年多次净化核污水,已去除污水中60多种放射性物质,但仍未完全消除水中的辐射(比如强放射性物质锶、钚、铯和碘同位素),且所有污水仍含有具放射性的氚。

  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后果如何?

经历了信息大轰炸的人,即使是小白,都略知核污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生物细胞造成“杀伤”,可能会诱发细胞癌变或基因突变等状况。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标准,从辐射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来看,若人体瞬间接收的辐射量超过250毫希沃特,身体就有可能造成不可见的伤害;超过2希沃特(Sv)则有可能致死,超过6希沃特而未经紧急医护的情况,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后,海水会将其稀释,但放射性物质一般都有半衰期,比如氚的半衰期是12.3年、铯-137的半衰期长达30年。这些放射性物质会慢慢累积在海洋生物体内产生“富集效应”,最后进入人类体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迄今为止,我们环境中最大的核污染来源是上世纪的核武器测试,当时美苏等国家共向世界海洋倾倒了186000 PBq(拍贝克勒,10的15次方)。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已经下降到大约8000 PBq。不过在核试验多次的海域,比如在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附近海域,科研人员如今也能发现变异以及辐射剂量超标的海洋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2017年,美国俄州沿岸和加拿大西海岸的鲑鱼、蓝鳍金枪鱼身上检验出了来自福岛泄漏的铯。不过其辐射水平极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至于百万吨核污水倒入太平洋后,海洋生物体内的辐射含量到底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估计以后不能愉快地吃海产了。

  核污水为何不继续装?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估计不少人都有疑惑,日本建了上千个储水罐储存核污水,为啥不继续建储水罐继续装?按照现在一天产生的核污水是140吨,一年就是5.11万吨,100年也只是511万吨。日本目前建了137万吨的储水罐,只要再建多4个137万吨的储水罐,核污水可以继续装100年了。而且核污水里面的放射性物质都是30年左右持续衰减,时间一过,放射性没有了,喜欢往哪里倒都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什么日本不这么做,还说“臣妾做不到”。日本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其实不是。根据早期东电公布的净化方案(电解成氢气和氧气排入大气),处理核泄漏的成本大约是200亿美元、需要花费30年左右的时间。但后来这个计划就没有被执行。说白了,就是不舍得花钱。只有倒入太平洋,才是“最省心、省力、省钱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还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是俄罗斯专家提出的:就是用氢弹再炸一次被核电站污染的区域,这样就能把这些核污染快速去除。从科学角度考虑,氢弹属于清洁无辐射、大威力的好东西,只要计算好量,福岛的放射性物质能一次性清理掉。而且苏联在历史上曾用氢弹灭过油井的大火、开矿、造水库等等。清理福岛核泄漏,一颗氢弹不行,就扔2颗好了。

最后,有小礼而无大义,这样的日本太恶心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