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位青年,从小就在自卑中长大,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对人生只剩下失望。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嫌恶中,每天都自怨自艾,在迷茫中煎熬。

青年听说有个看透世界的哲人,主张“世界很简单,人也可以改变”,认为每个人都有幸福的能力,只是缺少幸福的勇气。他认为哲人的观点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都是虚空的理论。怀着对哲人观点深深的怀疑态度,青年来到了哲人的小屋,开始了一场持续几天的辩论。

青年弯腰驼背地坐在椅子上,向哲人诉说着自己矮丑穷的人生。因为小时候长得不好,又不聪明,家里条件不好,外界的歧视使他变得极度自卑,极不喜欢自己。

哲人给青年递了一杯茶,说道:“年轻人,你现在的人生完全是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想要改变,长相身高都不能影响到你。世界其实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哲人主要研究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并列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主张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最典型的理论就是目的论,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目的所支配,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其中以心理创伤最为典型,他认为心理创伤根本不存在。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比如父母离婚的孩子,总觉得是父母不幸的婚姻导致了自己对婚姻恐惧,对爱情失望,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幸福。然而事实是因为他们看到父母在婚姻中受的伤害,为了达到不受伤害的目的,而选择逃避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目的论来解释。比如常见的愤怒发脾气,也是一种手段,所有的愤怒都是为了达到震慑别人或者让别人妥协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一种情绪。

你去餐厅吃饭,看到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汁撒到了邻座男青年的衣服上,他忍不住大发雷霆,大声训斥着服务员,直到经理过来道歉,并承诺今天的餐费全部免单,青年的怒火才稍微减小。

如果在过去,你一定特别能理解男青年的怒气,你觉得都是因为事发突然,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怒火,完全是因为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

但是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看,他的愤怒只是为了达到震慑服务员和得到补偿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是可以收放自如的。

再比如领导正在训斥犯错的下属,女朋友打来电话问晚上吃啥,他一秒切到温柔男友模式,“亲爱的,你说吃啥就吃啥,听你的”。挂断电话,又一秒切换到怒气模式,继续训斥犯错的下属。

你看,领导的愤怒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为了震慑下属而制造出来的情绪,也是为了达到让下属认错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总说我们的人生不幸是因为没有知书达理的父母,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好的机遇,总之,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外界的原因,和自身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但其实不幸都是自己亲手选择的,因为所谓的“不幸”,于自身而言是有好处的,是舒适区,我们害怕改变带来更多的未知和痛苦,所以选择了不改变,待在舒适区。

就像减肥,有的人不喜欢跑步的辛苦,不想节食,只是每天嘴上喊着减肥,从来没有付诸任何行动。说到底,其实他更喜欢每天下班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安逸。之所以减肥不成功,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幸福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幸福的勇气,很多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没有幸福的勇气,自己选择了更舒适的不幸。

要想改变自己,首先要有摒弃现有的生活方式的决心,走出如果怎样......就会怎样......的假设。无论你以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不会影响你今后的人生,影响你今后人生的,只有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青年已经被哲人的观点彻底颠覆了三观,“他竟然说心理创伤不存在?他竟然说我这种不幸的人生是我自己选择的,这都是什么谬论。我得回去好好想想,下次把他辩得体无完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