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以来,世界疫情再次出现新的变化,针对这一变化,我国多名医学专家、教授出面发声,其中提到的很多问题值得国人关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3月初,由清华大学和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疫情防控专家云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对何时可以做到群体免疫、何时可以恢复全球跨境旅行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关于何时能做到群体免疫,高福表示,全球确诊人数的增长很快会迅速放缓,但关键人群必须要尽快得到疫苗接种,包括医疗人员、公共卫生方面的专业人士等。越多的人接种了疫苗,就越快达到群体免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文宏指出,长期来看,如果没有开展全球范围的疫苗接种,则没有办法进行疫情的绝对管控。全球的疫苗覆盖率有很大的区别,只有在欧美,以及中国和俄罗斯这样有生产疫苗能力的国家,有可能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在这方面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全球合作,都要进一步加快疫苗接种速度。张文宏表示,疫苗和核酸检测是我们全球未来跨境旅行的护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护全球的人口,全世界才能重新全面的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据人民日报报道,3月2日晚上9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举办的线上论坛进行对话。在会议现场,钟南山明确表示,随着疫苗的研发和陆续上市,“我觉得至少要有2-3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免疫”。钟南山院士认为变异的病毒对疫情防控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也会让疫苗的效度大大降低。“我们需要全球的合作,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研究工作推进一步,也能够设计更好的疫苗来防止变异”。

在会议最后,钟南山再次强调,对待新冠疫情应该全球所有国家通力合作,大家必须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病毒的挑战,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尽早战胜疫情,重新回到过去正常的生活。这就像气候问题、空气质量问题,我们所有人的目标是一样的,所以要合作、一起努力,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