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过财务造假的,却没见过造假造得这么猖狂的!

经过不到10个月的调查,近日,证监会对于中信国安的调查结果出来了,结果是连续七年财务造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七年里负责审计的机构,竟清一色全给了标准无保留意见!

这背后究竟有啥猫腻?中信国安又是怎样一家公司呢?

为10亿销售目标造假七年

根据证监会调查结果,中信国安造假的年份是从2009年至2015年,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9年开始,在当年4月召开的销售会议上,由于预计的4亿元销售收入与10亿元的销售目标有着不小差距,中信国安于是打算用预售方式完成业绩。

这一造假过程一直持续至2014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06亿元,累计少计财务费用5.07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10.12亿元。

也许是造假“上了瘾”,在随后的一年里,中信国安再次虚增净利润6832.61万元。

总的来说,在A股“造假史”上,中信国安虽然不是造假金额最大的,但绝对是时间跨度最长的,情节恶劣程度不言而喻。

奈何再恶劣处罚也只能是“顶格套餐”,最终上市公司被罚了60万元,而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5-30万元不等的罚款。

也难怪有网民吐槽“这么轻的处罚像是一种对投资人的侮辱”。

7年审计报告竟全是无保留

不过这事还没完,上市公司连续七年造假不被发现,背后的审计机构干啥去了?

我们看到,这七年里中信国安曾换过一家审计事务所,2009年至2011年为京都天华,2012年至2015年为致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在造假期间均给出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真相是,致同其实就是京都天华吸收合并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后更而来。事实上,自打1999年上市以来,中信国安看似换过四家会计师事务所:

1999年-2007年为北京京都;2008年为北京京都天华;2009年-2011年为京都天华;2012年-2019年为致同。

实际上看名字就知道都是一脉相承过来的,说是一家也不为过。

那么审计机构有没有问题呢?此次证监会的通报中并没有涉及审计机构的处罚,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注意下一些细节。

数据显示,从2005年有统计的签字会计师来看,15年间在中信国安年审报告上签字的总计有10人,其中有钱斌签字的涉及10个年份,有李欣签字的5次。

本来按规定,对同一上市公司签字5年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必须轮换,特殊情况可延长2-3年,最长不超过10年。也就是说,有人把这能签的10年全给签满了!

这么看来,审计机构的问题无外乎就两个方面:

第一,在连续审计的情况下,有审计人员因为太熟悉麻痹大意了,觉得没有风险。这种情况属于“无心之失”;

第二,审计双方一起久了,关系“日渐融洽”,影响到了审计的独立性。这种情况就是“有意为之”了。

中信国安是啥来头?

光看这家上市公司的名字,确实有够唬人的。

前面的“中信”,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后面的“国安”,则是中国最为老牌的足球俱乐部之一,那么中信国安和这两者有没有关系呢?别说,还真有!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信国安成立于1987年,最初只是中信集团旗下一家名为“北京国安”的宾馆。后来经过组建,于1994年更名为中信国安总公司,成为中信集团的一级子公司。

至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最初确实是由中信国安与北京市体委共同创立的,为中信国安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中信集团的二级子公司。

不过在2011年-2012年期间,中信集团改制,北京国安俱乐部从中信国安中剥离出来,成为中信集团的一级子公司,与中信国安平级。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北京国安俱乐部与中信国安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随后不久,中信国安也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于2014年引入5家民营资本,中信国安至此也由中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变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信集团持股骤降至20.945%,成为非控第一大股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清三者间的关系后,情况也很明显了,中信国安与北京国安俱乐部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与中信集团的关系也远不如从前那么紧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