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每个人的工作、生活节奏慢慢重回正轨,2021年春节也成为了大家闲余饭后的谈资。

今年的新人女主持龙洋颇为引人热议,喜盈盈的笑容,笑起来弯弯的眼睛,都让她获得一致好评。除了接棒春晚主持,龙洋还接任董卿主持了《中国诗词大会》,不少人称呼她为“小董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有人说,没有董卿的春晚不圆满,无董卿,不春晚;有人说,虽然也知道春晚要有新的面孔,可是在知道董卿缺席的那一瞬间,心里空空的……

从05年到17年,董卿主持春晚13个年头,凭借大气磅礴的主持风格,她一度被誉为“最适合主持春晚”的主持人。

虽然董卿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摆脱掉“春晚”的标签,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看着董卿主持的节目,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没有她的舞台,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无董卿,不春晚

董卿和春晚的首次结缘是在1996年,那年董卿负责春晚分会场的外联,就是每天喊“某某老师该上车了,老师吃饭了,老师排练了”。

那时的她不会想到,2005年自己居然站上了春晚舞台的中央。

董卿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得知能登上春晚舞台的惊喜:

“我现在还记得2005年是第一次主持春晚,那届郎昆是总导演,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就说咱们准备准备可以进组了,一定要保密啊,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就是父母也不能说啊。

“收到郎昆导演的通知后,我抱着扫帚转了好几个圈,还哼唱着小曲。”很多年后,再回忆起接到电话通知的那一刻,董卿依然兴奋不已。

其实那时候,距离春晚直播只剩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她急忙准备了三套礼服,没日没夜的背着台本,就这样在匆忙中,董卿踏上了春晚之旅。

那年冬天,她以一身红旗袍登上春晚舞台,自此13年春晚,从未缺席。春晚之于董卿,是一扇门,她通过这扇门看世界,人们通过这扇门看见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董卿温婉大方的主持风格完美契合春晚,听着她的声音,过年的气氛就来了。

谁也不会想到,在春晚这个舞台上,她一站就是13年。在这13年里,董卿留下过精彩的瞬间,也有过失误。

09年春晚上她误把马东的名字说成马季,因为这件事,董卿整整3天不敢上网,在家闷头大哭,甚至不想再主持春晚。

后来在很多人的开导下她才慢慢解开心结。也是这次经历,让董卿渐渐明白了,精神高度紧张不一定是件好事,就因为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因为自己追求完美的性格,才导致这次口误。

13年的时间,人们记住的是她越来越自信大方,老练从容,主持能力不断提升。

董卿最有名的救场事例被人称为“金色三分钟”。在一场大型晚会上,接近零点时,现场时间突然出现了两分半钟的空档,导演马上安排董卿救场发挥。

董卿接到任务立马自由发挥,这时候耳麦里突然传来消息,导播误判了不是两分半钟,只有一分半钟了。

董卿连忙调整语序,准备结束语。

而此时,耳麦里再度传来更正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

但董卿一直镇定自若,随机应变。运用肢体语言和一连串的排比句自然地主持,让观众看不出丝毫破绽。

还有2013年蛇年春晚,董卿全英文对话席琳迪翁,英式播音腔优雅迷人,尽显才女风范。

她主持了13年,我们会惦记她17年,27年,甚至更久。

你敢不敢停下手里的一切,重新开始?

14年的时候,董卿的事业迎来巅峰,拿奖拿到手软,无数的节目邀请她做主持。那时候的她,已经连续主持了10年春晚,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连续7年被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前三甲。

但她内心却很焦虑,她感觉自己陷入了瓶颈期,“你现在做的一切,是循着套路,还是因为激情和热爱?”“你敢不敢停下来,停下手里的一切,重新开始?”

她向央视台里办了手续,停下了手里所有的工作,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的南加州大学进修。

在外求学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董卿要搞定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业,忙到不可开交。

也不是没有害怕过。她说,那段时间,她经常晚上睡不着,一个人坐在地上流泪——情绪不好的时候,她连凳子都坐不住,非要坐在地上才最踏实。

她觉得恐慌,因为她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却根本看不见自己会得到什么。

做学生,对她而言,是全新的开始。

离开了驾轻就熟的岗位,离开了从不为柴米油盐发愁的生活,离开了熟悉的国家和城市。

刚开始,她连做功课、找资料都觉得力不从心。一本书用两天根本看不完,就能看多少看多少。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生活琐事。每天买菜做饭,租房子,下水道堵了找人维修……就连这些她之前看不起的小事,对她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董卿形容那是一段打磨自己灵魂的日子。

“这个过程,你不能说像重生,它像在打磨你的心灵。慢慢地,真的就切换到了非工作模式,一天、两天,半年、一年,你就不会想着我要去工作。”

其实,这已不是她第一次让自己投身学习之中,当年还在上海卫视做主持的她,工作太闲,不受重用,但她并没有因此就自甘清闲,而是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

后来,她干脆直接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她说,她小时候每到寒暑假,妈妈都会给她开书单,让她读书,上面全是《红楼梦》《基度山伯爵》《简·爱》这样的世界名著。

也正是这些文化底蕴的积累,才成就了她的口才,成就了后来的《朗读者》等节目。也正是因为她总是在超越自己,提升能力,才一步一步从杭州的小剧团走到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美国的这场访学,是她事业的转折点,更是她心智成熟的旅程。当一个人勇敢地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她的面前,就是海阔天空。

2018年,董卿终止了连续13年登上春晚的传奇,缺席了那年春晚的主持。

一时之间外界有了很多传言,直到今年,这些传言还在口耳相传。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董卿不上春晚是为了陪伴家人。

但是董卿自己笑着否认了:“其实上不上春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决定,人上或者不上,不是个人意愿。”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央视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平台,讲究的是百花齐放,没有谁能独领风骚。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自然规律。

进修回来后,她开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节目,而不再仅仅是个主持人,于是我们看见了《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样充满情怀的节目,在片面追求流量的娱乐八卦节目中,如同一股清流。

“时间和精力有限,专注于想做的节目,会失去一些东西,就像过去十三年主持春晚,没办法回家过年一样。”

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

董卿曾说:“这两年,我哭的次数比我过去十年加起来还要多。”她说的“这两年”,正是《朗读者》诞生的过程。

从《朗读者》起,她的身份不再只是一个单纯台前发光发亮的主持人。她开始承担起制作人的角色。

做制作人可不简单,节目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她负全责。从开策划会,写方案,再汇报到频道、台编委会,再经过各级审查,立项,组建团队,寻找投资方与合作公司……这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她如此回忆《朗读者》成立之初的艰难。

11月底,在疯狂的一轮轮面谈之后,团队终于敲定了赞助商。12月份要录制的时候,从外国请来的灯光师和摄制团队却不愿意来了。然而,投资方2月18号就要见到节目。留给董卿团队的录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

在这1个月内,要约到所有合适的嘉宾,但当时连演播室都没有。制作公司说1个月内连景都搭不好。

她较着劲儿问:“怎么做不出来呢?是哪里不行?”把问题挖出来,硬是一个个解决了。

她曾跪在演播大厅的地板上,从铺了满满一大厅的建材中亲自挑选出合适搭舞台的材料;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对她而言更是家常便饭。

一会儿说今天找到钱了,一会儿说钱没了;一会儿说找到演播室要搭台了,一会儿说演播室也没了;一会儿说嘉宾能来了,一会儿说人来不了了。那阵子,我的白头发一根一根地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节目真正开始录制,每次6组嘉宾,整个节目组连轴一转就是七八个小时。当时去采访她的记者说:“我作为观众已是疲累,台上的董卿却依然情绪饱满。那天录制结束,是次日早晨7点钟!这样日以继夜的状态,最长能持续两个星期。”

《朗读者》终于录制完成,并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一时之间刷爆各大社交网络,第一期就在豆瓣上拿到9.3分的高分评论。不少重量级嘉宾,在演播室里掉了眼泪;也有太多观众在电视机前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就连节目组在各大城市铺设的朗读亭也有人不惜排9个小时的队,只是为了认认真真读一段对他特别有意义的书籍。董卿漂亮地完成了她事业的转型之路。

董卿曾谈起一个细节。在跟嘉宾聊天时,她总是习惯性地身子往前倾,因为这是倾听的姿态,是接纳的姿态。但是,为了让她的脸看起来更好看一些,这个时候,灯光老师就会举起大纸板,上面写着“坐回去”。

她说,很多时候,脸好不好看没那么重要。

董卿谈及自己工作太忙,有时候两三周都见不着儿子,只能压抑着思念。她眼眶微微泛红,却又坚定道:“有这样一句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去做什么样的人。未来,在他真正懂得的时候,他会对你有爱,也有尊敬。”

董卿曾说:一个聪明的人不仅仅知道什么时候要上场,还要知道她什么时候可以离开,离开的时间决定着是你看大家的背影还是大家看你的背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朗读者》第一季评分8.6,第二季评分9.2,无数观众被这档节目感动和影响,这是对董卿所有付出最好的褒奖。

但是对董卿来说,这档节目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让她明白了,自己还有成长的可能。

人生是一条无止境的赛道,我们需要做的是随风奔跑。

《朗读者》节目中的有这样一段札记:

“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么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

所以新妹最后想说:我们都有成长的可能,只要你愿意去全力以赴。

最后,文章底部点亮【在看】,并且【分享】给更多的朋友,2021,愿你乘风破浪,不断成长。

-END-

图文源自网络,由新东方在线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