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马蓉离婚四年:两个孩子差距触目惊心!原来我们都被他骗了
作者:朗读君
来源:朗读君(ID:langdu120)
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sy_5387)
今年春节,你看《唐人街探案3》了吗?
从唐探1到唐探3,除了欣赏高颜值、高智商的刘昊然外,搞笑担当王宝强,也从未让人失望。
在一次采访中,王宝强和我们聊到,自己的儿子王子豪,也对神秘的“Q”好奇度满分。
王宝强自然没有向儿子“剧透”,而是巧妙地告诉他:
皮蛋就是Q。
甚至拿出了一张扑克牌,挑选一张黑桃Q对儿子说,这就是Q!
父子两人相视大笑,两人关系好生亲密。
转眼,王宝强和马蓉的离婚案,已过去四年。
当时对于他们俩一儿一女的判决是,儿子王子豪随父亲生活,女儿王子珊随母亲生活。
如今,王子豪和王子珊现状如何?接着往下看便知分晓。
王宝强曾经说过,支撑自己活下来的,只有父母和孩子。
在苦中长大、在苦中挣扎的王宝强,对待自己的儿子王子豪,可谓是宽严并济。
王宝强鼓励王子豪发展自己的兴趣小提琴,近些年王宝强的出镜率大大减少,正是因为他推掉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时常陪着孩子。
不仅如此,他还和许多普通家长一样,会辅导孩子的作业,一笔一划地教孩子书写自己的名字。
王子豪10岁那年,王宝强发博祝福,字里行间,都是对孩子深沉的爱。
爸爸希望未来,在你人生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可以伴你身旁,我陪你慢慢长大,你陪我慢慢变老。
所谓父爱如山,大抵就是如此吧!
更可贵的是,王宝强从未阻止王子豪和妈妈的见面。
几乎每周的周末,他都会把王子豪带到马蓉身边,让王子豪享受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
就这样,王子豪成为了一名被精神富养的孩子,他的成长之路,坚毅而又幸福。
有人说王宝强“傻”,可是你看,他培养出的王子豪如此优秀,怎么可能傻?
这么多年,我们都被“骗”了。
反观跟着马蓉的王子珊,却是个备受争议的小孩:
早在王宝强马蓉离婚前,王宝强带着王子珊参加《爸爸去哪儿》时,王子珊就隐约表现出了,和马蓉类似无理取闹的嘴脸。
午休时间,王子珊不允许王宝强上床睡觉,还推搡着让爸爸“罚站”。
甚至语气不善地冲着王宝强喊,丝毫没有尊重可言:
想睡觉就蹲在那睡,不想睡就去外面凉快!
当马蓉去到节目中探望父女两人时,王宝强的一句话,揭示了夫妻二人的真相,更揭示了王子珊霸道无理的缘由:
我怎么会认不出你的手,这脸上多少个你的巴掌印。
女儿看着妈妈对爸爸的态度如此恶劣,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就对王宝强“毫不客气”起来!
而两人离婚后,王子珊带娃的状态,也没有向女儿展示何为“榜样”。
直播带货时,突破道德底线,露出胸部“事业线”,被网友怒骂:
希望你要点脸,给你女儿做个榜样;
王子珊奶奶去世时,马蓉带着王子珊出国度假,故意不让女儿参加奶奶的葬礼; 被媒体拍到的照片里,王子珊浑身大牌,珠光宝气,和马蓉越发地相似......
王子珊的未来,是否幸福、是否光明,我们无法预判,但王子珊的童年,却注定在争议中长大。
马蓉的教育,其实就像是许许多多家庭中,畸形教育的放大镜。
父母将自己扭曲、甚至恶劣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殊不知,这样的教育,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童年噩梦!
请你先审视自己
在电影院里,曾看过这样一件事。
人们安静地在观影,一熊孩子在过道来回跑,大声喊叫。 旁人提醒孩子的妈妈,孩子吵到其他人了,妈妈回答“还是孩子,没事”。 10多分钟后,孩子累了,想找妈妈,可电影院太黑了,孩子找不着,于是他开始大叫。 可熊孩子喊了三声,也不见妈妈回应,转眼一看,他妈妈在和他爸爸认真讨论剧情中。 此时,一位暴躁老大哥直接对着孩子说了一句“你妈死了!” 孩子顿时傻样,呆在原地不敢说话,也不敢动弹......
熊孩子之所以如此“缺乏素质”,其根本原因,就是父母没有对他进行素质教育,甚至意识不到他需要素质教育。
这三幅漫画中,你有没有看到些许自己的影子?
古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漫画中作为上梁的父亲,甚至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歪了”,只知道用错误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父母给到孩子的高标准、高要求,这不许、那不许,可却从没意识到自己就根本做不到,也从未审视自己的教育有何不妥之处,更没想过何为“言传身教”。
著名诗人多萝西·劳·诺尔蒂曾写过一首诗:《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们将学会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们将学会正直; 如果孩子被公平对待了,他们将学会正义; 如果孩子被关心和体谅,他们将学会尊重。
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日常中的谨言慎行,做好做对。
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是:
上所施,下所效也。
上面施于啥,底下就会效仿啥样,就像是一面镜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从小就看在眼里,婴幼儿时期也一样,会看会听,尽管还未必会说话。
看过一部短片,里面说到:
父母能预先决定我成为怎样的人。
但我们还应该意识到:
尊敬,并不存在于我们的DNA;毅力,不会像细胞那样繁殖;忠诚,也不会在血液里循环。
你看,父母身上的品质,是不会遗传的,唯有言行,他从小看着你,这才真正遗传到了孩子身上。
而所谓教育,其实就是一场父母的自我修行。
你整天唠唠叨叨爱抱怨,孩子的成长路一定充斥着负能量; 你对自家长辈恶言相向,孩子将来也有极大的可能不孝顺; 你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孩子一定也对电子产品沉迷其中......
孩子身上的每一个毛病,几乎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而孩子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督促。
你有没有听过,亲戚都说你的孩子,“越大越像你”。
这个“像”,像的不仅仅是样貌,还有言行。
因为孩子的品行,受到父母的影响最多,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身教作用,是会对孩子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更别低估榜样的力量!
你知道吗?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者。
不久前,一则“人类幼崽的模仿能力有多强”的视频,刷上了热搜。
模仿妈妈生气、模仿爸爸开啤酒的样子、模仿爷爷走路、模仿主拐杖的人、模仿李小龙.....
笑点满满,不仅感叹孩子的学习能力着实强得惊人。
人类似乎天生就带有模仿能力,尤其是在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通过模仿习得的。
因此,家长认为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对”,它就像是有了污点的复印件,问题往往出现在原件上,也就是父母身上。
董卿曾在《面对面》中说过: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亦是父母展现榜样力量的过程。
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正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优秀的父母,是定会在陪伴孩子成长时亲力亲为,尤其是自己也努力学习,做好孩子的领路人。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中有这样一句话,送给所有正在看此文的家长:
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时,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了百了,效果非常好。
不偷懒,不松懈,做更好的自己,这就已经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了!
点个“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争做合格家长,我们都要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