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观不正”的蔓延

这个事情得从《唐人街探案3》说起。

我们应该算是最早讨论《唐探3》的黄段子和低俗问题的一批博主,当时我发两个微博批评了《唐探3》这个问题,也聊到了它的背后问题是过分把笑点压在唐仁这一“丑角型人物”上面,过分单一,容易让观众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没想到后续这种批评,逐渐发展成了对《唐探3》三观不正的指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唐仁的人设也冲上了热搜,很多人指责这个人设是不正确的,猥琐油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明显还有大家对殴打护士那一段的反应。

这段确实是很让人不适的一个画面,我看的时候也因为那种暴力程度影响了我对笑点的体验,之前的太平间和电梯戏所完成的“好笑”,变成了那一幕出现的“好痛”。

暴力程度过重,导致好痛冲淡了好笑,这是创作者根本没考虑观众情绪的体现,算是创作上的严重失误,当然应该被批评。

但同时,我也还是要说,只要是符合当时的人物处境(以为自己撞鬼),依旧是创作上的自由,没有人有资格去揣测几个人物和创作者在这个画面里打人太用力了是“三观有问题”。

艺术是应该被批判的,但是这种批判更多应该停留在艺术创作层面,而不是道德审查层面。

我们更应该去说它在创作上如何有问题,否则这种束缚对创作者来说无异于二次审查。

我举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

当年娄烨拍《浮城谜事》,乔永照杀人那段,审查意见是要求他把打十三下改成打三下,因为太灰暗残忍,这个改动,间接导致娄烨拒绝在内地公映版署名。

类似吗?

当然,两部片子类型和质量上肯定风马牛不相及,而且《浮城谜事》那一幕要的就是让观众痛,而《唐探3》那一幕最大的错误就是让观众太痛了。

但这种给创作者的施压是一样的,《唐探3》的质量瑕疵虽然误打误撞让他显得活该,但我们都不该忽视这种舆论倾向容易导致创作者陷入一种寒蝉若惊的自我审查。

黄段子问题也一样。

我也是最早出来批评唐探的黄段子过分低俗的人,但我在骂的时候也强调了,我想说的不是电影不能有屎尿屁,不能有黄段子,而是黄段子不能这么用,当时我微博底下最高赞的一个评论,我觉得总结得很精准了:

低俗的不是黄段子,而是讲黄段子的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是说有36D就不行,有东京热就不行,有“好胸”就不行,而是要看创作者怎么立,怎么破,用黄段子引出笑点之后,怎么消解观众的不适。

《唐探3》就是用得很不好,而且直男那种对女性的男性凝视非常过头,编剧一点也没有去缓释的意思,对买票进来的女性观众很不尊重。

这都是创作层面的批评。

可现在整体舆论大有一种直接从源头上道德审查的势头,即使是喜剧也必须板正,必须是道德标兵,黄段子都不可以出现。

你要是按这个标准去清算,我们小时候看的大部分老港片都是无法幸免的,特别是大家最喜欢的周星驰,他的片子里黄色笑话是重灾区。

按三观不正的高道德标准去审查以前的作品的话,从名著到电影可以说也没几个能够幸免。

《武林外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朗读者》:一个少妇勾引未成年小男孩的故事。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一个少妇勾引未成年小男孩的故事。

《廊桥遗梦》:中年大叔勾引已婚女性的故事,文艺版。

《失乐园》:中年大叔勾引已婚少妇的故事,情欲版。

《断背山》:骗婚gay的故事。

《谁先爱上他的》:又一个骗婚gay的故事。

《蓝宇》还是个骗gay的故事。

《这个杀手不太冷》:恋童癖养成。

《泰坦尼克号》:女主出轨男小三。

别说这些电影了,你哪怕细究我们的四大名著,都是“千疮百孔”。

所以,我希望大家明白,艺术批判,并不是道德批判,

电影作品的最大价值,是从人性角度出发,去探索,讨论,揭示,展现,这个世界的多种可能性。

我很喜欢是枝裕和针对这个现象说的一段话——

“电影的存在并非为了审判个人,导演也不是上帝或者法官。设计一个坏人故事,(世界)也许就变得黑白分明,但我认为不这样做,反而会让观众将这个问题带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反复思索。

那样的想法基本上至今仍未改变,我总是期盼看电影的人回到日常生活时,对日常生活的看法能有所改变,能成为他们改掉用批判性眼光看待日常生活的契机。”

文艺作品,它不指责坏人,只展示他们的荒谬,它也不定义人性,只挖掘它的多面。

它是给我们看人是怎么样的,而不是人应该怎么样。

除非它是用于特定的宣传目的,不然它和三观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它最大的魅力,就是来自于它不需要被所谓三观桎梏。

泛道德化倾向

很多人这时候会有一个疑问,当所有人都“敏感”于道德纠偏,那不应该会让这个社会更加“正确”更加“舒适”吗?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很多人觉得道德是一种手段,但其实在哲学层面道德更接近于一种现象。

我们反对的,远不是文艺作品中的道德审判,而是它背后越来越多人的泛道德化倾向。

什么叫泛道德化倾向?

我脱离文艺作品的讨论,举个我前两天亲身经历的例子,大家应该就能明白。

前天晚上有个读者特意追到我微信来,说是要投诉举报我,原因是我在我们之前一篇文的留言区说了一句脏话。

我说脏话的原因是那天的推文写了一部贺岁档某部不及格还涉嫌虚假宣传的烂片,结果有人留言,隔壁某号明明都说好,就你说不好,你言语太偏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据我所知,隔壁同行的那篇是一篇收钱的投放,所以当时我气不过就回复了这么一段。

说脏话当然不对,但是在那个情境下,我根本无法证明这种抽象式的指责,我也没法去有理有据地列出一二,来证明我并没有所谓的偏激。

这是一个我吃了几碗粉的问题,除非刨开肚子,不然我无法反驳。所以受到污蔑的我,便生气地直接骂了回去。

而且,这位要投诉我的读者,和那个被我骂了的读者并不是一个人,他们并不认识,这位读者并不是当事人。

他只是认为我这样的回复,表现出的是我“价值观有问题”,会带坏其他读者。

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泛道德化倾向,通俗来说的表现就是「我要让我目之所及的一切都符合于我的道德观念。」

「我并非当事人,但我看到了,我必须要以我的道德标准去干预他们的选择。」

他们并不在意你背后经受的是什么,是否是受害者,为什么生气,为什么反击。

他们往往更多在于你反击的时候,是否符合他们内心的三观和道德标准,你不能愤怒,要平心静气,要讲道理,不能骂脏话,要包容,宽容。

这是荒谬的。

首先,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道德观念是绝对正确的,三观这个东西本身就不是唯一答案,成长环境,受教育水平等等都决定了大家不同的三观取向。

每个人看到的都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杨桃效应嘛,不同的角度,便会产生的认知。

其次,没有人能对他人的处境完全的感同身受,这里可以直接引出最重要的那句话,道德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一种他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并不是说,我说脏话我就有理了,而是恰恰因为我们无法体验别人的情绪,所以道德在大部分时候(也有个别例外)只可以成为一种自律,而无法成为干涉性质的他律。

这个问题的后果,之前《十三邀》里罗翔老师也提到过(这期真的快被我用滥了,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那么正好能用上)

许知远直接提到了一个核心观点,说「泛道德化」其实某种程度上在摧毁道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说是摧毁而不是更规范正确呢?

因为当我们对所有人提倡道德完美主义的同时,人是没有进化到那个地步的,我们每个人依旧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善恶同体的兽”,于是后果就是罗翔说的那句话:

“这样的一种道德高度要求和规则,很容易导致虚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任何人都应该一起警惕目前这种泛道德倾向的蔓延,我们是文化行业,感触可能更深点,但是并不代表就只会在文化行业出现,这是一场无人能幸免的席卷。

让我们一起多用,善用,好用那一句话——“关你屁事。”

配图/来自网络

音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