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具体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钧表示说:“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总体偏低,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不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发展趋势,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

人力资源的浪费确实有,但也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是游钧指出的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退休年龄不匹配的问题,但还有一种情况不得不提,那就是就业难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职场潜在着“35岁就业危机”的说法,原因是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就明文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很多单位都把35岁作为一个标杆,求职者一旦超过这个年龄,有时就会被直接拒之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5岁就业危机”不仅广泛存在于企业公司,其实在公务员体系中同样所有体现。有报道称,一些地方的优秀基层干部因为年龄超过了35岁,就无法参加“二次择优”。于是,干部遴选如何破除35岁这道坎儿引发网友热议。

在就业年龄越发受到歧视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如何落实,也引发了大众的质疑。社会资源是固定的,每年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就那么多,随着未来老年人延迟退休,确实有可能会造成年轻人工作机会减少,而老年人和年轻人“抢”饭碗、“争”饭碗的情况也会大幅增加。所以,很多年轻人担心,未来自己有可能面临与“老而不退”的老员工竞争上岗的局面;而年纪大些的人则担心,未来自己可能会在没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就被裁员或被迫转岗,从而出现工作没了、退休金还领不到的窘迫情况。

除了工作机会以外,延迟退休还关联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养老金。这几年有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已经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文章预测中国会有8万亿到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

毕竟,中国人口老得太快,又生得太少,也就是老年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出生人口也在不断下降。2月8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内文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计1003.5万。而在2019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是1179万。两相对比,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14.89%。而且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突破1亿的国家。

所以,这次和延迟退休一道出现的,可能还有个人养老金制度。游钧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的推出”。从透露出来的风声看,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换而言之,就是政府鼓励个人向专门的账户进行缴费,然后个人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政府为什么想要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呢?其实,原本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推出时,就是打着结合“现收现付制”和“个人累计制”的统账结合的旗号的,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缴纳部分属于统筹账户,个人缴纳部分归入个人账户。可是如今统账结合里面的个人账户,一直都被挪用来发放当期的退休金,基本可以认为是空账运行。

现在重新创建一套“个人养老金制度”,说明现在的养老金制度越运行缺口越大、已经难以为继,只能引导人们多为自己的养老另外再做储备。

这届的年轻人的确很难,一出生就赶上了婴儿潮,顺利成为各种文献中的人口红利。高考的时候,大家就已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原以为就业后不在同一条赛道,日子会好过一点,没想到哪行哪业都挤满了拼命的同龄人,现在还赶上了延迟退休,接下来还要面临养老金枯竭的窘境,简直是每个节点都踩在了时代的“雷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