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作家写作的时候文笔苦涩,无处下笔。思来想去,就从眼前写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眼前写起的作品似乎更具有感染力,把读者带入了作家身处的当前,让人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短视频也经常借鉴这种技法,从当前开始拍摄,解说词也是从当前的人物心态切入,让人觉得踏踏实实的真实。

其实,从眼前写起的作品不一定真的从眼前写起了,而是作家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或者是作家赋予作品中人物的观察视角,虚构了一种写作角度,并非真实的存在。当然不排除真从眼前写起的作品,但虚构的当下也是不少的,为什么要虚构呢?

因为作家需要。很多文学作品虚构得离谱,并没有给人脚踏实地的感觉,很多年轻的作者还在凭着才气炫技,越是这样就越让人觉得虚假,进而产生审美疲劳。还不如从眼前写起,哪怕虚构了一种眼前的状态,也是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眼前写起,可以娓娓道来,慢慢切入一个人的生活。这个人可能是作家自己,也可能是作品中的人物,慢慢切入之后,慢慢展开,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和心理轨迹就会慢慢呈现出来,不会给人十分突兀的感觉,也不会给人带来很多接受障碍。叙事不一定需要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有时候需要慢慢切入,慢慢展开,到最后连作者自己都惊叹于展开的视角扩大了,就好比一根毛线毫不起眼,但是慢慢编织就能编织成一件毛衣,或者一件大衣,让人叹为观止。

眼前的代入感让很多读者和作者一起感同身受,尤其是一些自叙身世之作,代入感非常强烈,甚至可以让读者一起歌哭,感作者之所感,想作者之所想。即便作者有言语不通之处,有语言逻辑混乱之处,也会随着作者情绪的渲染而消解于无形。读者会化身为作者,严格来说,读者会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并沉迷于叙述的当前感触,原谅作者的语言逻辑混乱,甚至感觉不到作者语言逻辑混乱的地方。关键还是从眼前写起可以代入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法律等诸多“当下”的因素,立刻还原“当下”的生活,让人一下就沉浸进去,不必要做过多渲染,实在是省时省力的妙招。

写作技法高超的作家总是很实在地从眼前写起,但这种实在只是给读者以实在的感觉,并非真的发生了。作家可以不在文学发生现场,只凭借想像就能写出作品,而这种眼前发生的叙述也就是作家虚构的叙述,并非真实的叙述。艺术的目的不在于真实与虚构,而在于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具有人们的认同感,具有持久的感染力————这才是衡量艺术作品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从当前写起无疑成了一种很实在的写法, 甚至有信手拈来的感觉。但不是所有的从当前写起的作品都能达到好的审美效果,有的反受其累。有些作家从当前写起,但还要炫技,弄得逻辑非常紧密,一点都没有文学审美,那么也就暴露了从当前写起弊端。如果叙述者只是乱说一气的话,那么这种叙述只能给人思维错乱的感觉,也就使从当前写起的技法失掉了应有的光彩。

从当前写起有讨巧的地方,用滥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