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本文是对小说《三国演义》情节的讨论,所引材料均源自小说原文,与史书记载无关。

赤壁大战,是三国演义全书情节的最高潮。在这场大戏中,有一个几乎是公认的“笑柄”人物。罗贯中先生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小丑——他作为曹操的部下,却在关键环节对曹操的大败发挥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人“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曹操)帐下幕宾”。

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这蒋干对于曹军简直是罪大恶极,而对东吴却是另类的功莫大焉——因为他盗书,导致蔡瑁张允被误杀,严重影响了曹军水师训练。

然而仔细想想,事情恐怕不是这样。

这里暂且说句题外话,由于作者“拥刘反曹”的预设立场,小说在塑造曹营人物时,或多或少总是带有一些偏见的视角和丑化的态度——这在不少情节上都有体现。

书归正传。对于蒋干的塑造,同样带有这样的偏见和丑化。但是即使如此,从原文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蒋干的人设塑造与其实际所作所为应得的评价是不尽一致的。

我们这里,仅先就“蒋干盗书”试析之:

蒋干第一次过江的缘起,是周瑜偷看曹军水寨后,曹操提出“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这时节,蒋干自告奋勇“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劝人投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是周瑜这样与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的大将。而蒋干自告奋勇的资本,不过是“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

俗话说“三年不登门,是亲也不亲”,说实话,这样的游说基础是相当脆弱的。蒋干信誓旦旦“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确实有力有不逮、勉为其难的嫌疑。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曹操问计于下的时候,蒋干挺身而出,表现的是他忠于曹操的态度。也恰恰是因为其对曹操忠心耿耿,才让他没有顾及其他不利因素,特别是没有顾及此行对自己性命的成破利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在这种两军对垒的情况下,到对方劝降主帅,确实是有点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味道。而且当时双方的矛盾对立程度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周瑜在不久之前甚至打破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不成文法。

一个正常送信的都混丢了脑袋,一个来劝降的,当场斩首、首级悬挂于门外还奇怪吗?干这种活计,别说同学,亲戚也很难确保平安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蒋干是名利熏心,急于提升自己在曹营的位置——此说看似合理,其实不然。蒋干在曹营位置不高是事实(后文我们再探讨曹操让这样一个忠心下级屈沉下僚的责任),但是我们要知道,名利熏心的小人都是精于算计的,即便想运用投机手段往上爬,也绝不会通过这样的途径——拿脑袋当赌注投机?

因此,蒋干的第一次过江,完全是出于对曹操的忠心,不避刀斧之险。

而此时的周瑜,由于发现曹军水寨“深得水军之妙”,正在考虑“必设计先除此二人(蔡瑁张允),然后可以破曹”,蒋干就在这个时候来到江东,误打误撞成了周瑜反间计的工具——而这是蒋干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完全无法预料的。

此时的蒋干,一心一意想的是怎么为曹操劝降周瑜。而其实际的表现,当然不能说虎虎生威,但也不落下乘。

周瑜一见面就指出“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而蒋干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应付得体、对答如流——当然他不可能知道周瑜的布置,而是想着怎么游说周瑜。

话说回来,如果蒋干真的就此告辞,周瑜会作何反应?我们很难想象。只能说周瑜也深知蒋干对曹操的忠心,所以才有了那番布置安排。

使命开始,蒋干并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和重托,尽力展开游说活动。即使是在太史慈“佩剑监酒”的惊险环境下,蒋干仍然利用周瑜显示“熊虎之士”和“兵精粮足”,谈及“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的机会,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的言辞试探游说的可能性。

及至周瑜表示“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蒋干就知道游说无望了。但此时的蒋干,顶多是个内心失落,而断不至于作者丑化的那样“面如土色”——失落和惊惧是两个概念,只有惊惧才会让人“面如土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英会”结束,失落于游说的蒋干,并没有失落对曹操的忠心,没有就此泄气。在既定任务已经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积极寻找新的机遇,为曹操建功。当发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的机会来到时,立即动手行动。

当然,大家都知道,蒋干中计了。

但是,事情要多角度去想。“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仔细想想吧,在敌方司令部的中枢地段,在敌方统帅眼皮子底下,窃取敌方核心机密,然后再全身而退!

要知道,这都是蒋干在不知道周瑜全部布置的情况下,在自己认为万分危险的情况下,主动而为。这得多大胆子?对自己的主公多么忠心?

大家可以说蒋干特工工作(本来也不是干这个的)能力低、脑子慢、思维差,但不能嘲笑蒋干。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连曹操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的事情,又有什么理由苛求蒋干(而且蒋干长期工作在曹操身边,难免受其多疑特质的影响)?

要看到的是蒋干为了给曹操做事,冒的天大风险,以及其中反映出的忠心——这个人如果放对了地方,真的是可用之才。

在这里,我们要着重分析一下曹操在误杀蔡瑁张允之后的措置。

曹操选择了拒绝认错——“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出于对其自己地位、影响的考量,这个方向也算是“无可厚非”。

但是,曹操所采取的具体办法,却无形中承认了自己中计。当众将“入问其故”时,曹操找了个“二人怠慢军法”的理由,企图把事情糊弄过去。

接下来的反应是“众皆嗟呀不已”。这种反应最基本的理由是,大家觉得这个罪名远不至死。

再进一步说——当时的情形,很多人见到蒋干入帐不久,曹操就杀了蔡瑁张允。虽然不知道蒋干汇报了些什么,但大家一定想到其中必有关联。

而蒋干远路风尘从江东回来,所谈起的能够致蔡瑁张允于死地的话题,绝不会只是“怠慢军法”那么简单——这点罪名恐怕也用不着跑到对方去了解,而是一定有什么更大的事情。

曹操在这里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承认蔡瑁张允谋害自己,没有赏赐蒋干。既然已经误杀蔡瑁张允,从曹操的利益出发,“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那就应该将错就错,宣布二人谋害自己,然后介绍蒋干冒险盗书的事迹,重赏蒋干。这样,与大家的观察印象相合,一切周延。即使有怀疑曹操中计的,也不好说什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曹操还可以借题发挥,夸奖蒋先生这文弱书生如何如何沉着勇敢,这对于整个队伍人力资源的调动、激励和提升,也会产生良好的效应。

只能说,这时段的曹操,在明知上当的情况下,短暂失去了“奸雄”的判断力,出现了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有的心理失衡,懊丧至极,不愿意涉及二人“谋害”自己那个话题。

但是这样一来,仅凭“怠慢军法”,加之没有赏赐蒋干,造成了整个事件逻辑关系上的不能自圆其说,无形中承认了自己上当。

“众皆嗟呀不已”,其中是否有看破机关,暗中嘲笑曹操的?这个概率不可否认。当然,大家不敢放声大笑,于是“嗟呀不已”就成了一个可取的选项。

曹操另一个失误,是事情过后就简简单单把蒋干冷落一旁。也许是出于自己上当受骗的愤懑情绪(这还是普通人的心理状态,绝不是一个开基立业的统帅应有的)吧,他没有把事情的前前后后从更高的角度再仔细分析一遍,更没有从中发现蒋干表现出的短板和长处。

这样,就既没有可能根据蒋干的长处安排合适的工作,让这样一个忠心下级继续屈沉下僚,也没有可能针对蒋干的短板对其再次上当作出预防——蔡瑁张允的脑袋丢得真是不值,连反面教训作用都没有能够有效发挥。

综合整个“蒋干盗书”的全过程,我们除了慨叹蒋先生特工能力偏差以外,基本看不到什么值得嘲讽、讥笑的情节,相反,看到的是一介书生对主公的耿耿忠心、在极端危险情形下的勇气和执着。

反而是总体水平比蒋干高得多的曹操,在一系列环节上有失水准,浪费了一个可以在合适岗位发挥效用的忠臣,还丧失了一个激励手下的难得契机。

在这番思考接近尾声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看原文中对蒋干一连串夸大其词的丑化描写,我们很想和作者以及嘲笑蒋干的读者说一声:别笑人家,你行你上!

(本文所引文字,均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作者:风雨秋窗,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