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革命最为困难的时期,众多青年学子不顾危险,甚至放弃学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经过多年的磨练,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了建设新中国的中流砥柱。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他们始终保持着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顽强拼搏,清正廉洁,马文瑞同志就是其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文瑞同志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我国政治工作杰出的领导人。他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陕西省委第一书记,享副国级待遇。至于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还要从他参加革命说起。

马文瑞出生于1912年,陕西省米脂县人。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深受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他在青年时期便接受了进步革命思想,受其影响,他逐渐萌生出了参加革命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他跟随当地先进学生,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爱国学生运动。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我党成员的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不久后,他因参与反帝斗争,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被迫离开家乡。此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了革命工作当中。

他先后被组织任命为共青团绥德西区区委书记、共青团绥德县委书记等职。在极为严峻的情况下,他不畏艰辛,带领一众干部成员,积极发动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坚持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他参与并领导了绥德饥民斗争,在陕北一带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之后,他先后担任了中共安定县北区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等职。

任职期间,他自觉抵制“立三路线”的严重干扰,在陕北党的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为组织保存了安定县的革命力量。1931年后,吴岱峰与阎红彦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突破了黄河天险进入陕甘,马文瑞则带领陕北人民倾其所有大力支持红军游击队,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不足100人的游击队扩大到了5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他还在1932年担任了中共陕北特委委员兼团特委书记,参与领导筹备召开了陕北革命史上最重要的第四次特委扩大会议,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1937年,马文瑞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间,他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学习了先进的军事知识,充分提高了自身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面抗战爆发后,马文瑞被先后调任为中共庆环分区党委书记兼分区保安司令部政委、中共陇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总政委、八路军385旅政委等职,他率部驻守在陕甘宁边区的西南大门,为保障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和稳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5月,他跟随中央西北局机关进入西安,投入接管了城市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期间,他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了多篇报告文章,还制定了不同的解决、发展方案,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他依旧留守在祖国的西北地区,并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等职,为建国初期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

1977年,马文瑞被调往中央党校任职,并于同年12月当选党校副校长。期间,他坚决贯彻党中央精神,恢复党校的办学宗旨,对党校的工作及课程进行了全面调整改革,并坚持拨乱反正,重新启用了优秀的教师,使党校在极短的时间内重回正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马文瑞又进入地方工作,并先后担任了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等职。此后的几年里,他一直留守陕西,并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使陕西百废俱兴,政通人和,经济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此后,他先后当选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全国委员会二号首长,一举跻身副国级。1993年,马文瑞正式退居二线。退休后的他依旧十分关注国家的发展情况,还会常常出席一些活动,继续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言献策,发挥余热。根据我国相关规定,退休后的他仍享受副国级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1月3日,马文瑞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马文瑞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在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不畏艰辛,顽强拼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全部青春和毕生精力,向马文瑞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