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珍是我国“半导体”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也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功勋人物。上一次我们在各种报道中看到她,是因为她被美国授予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

李爱珍早年学习的专业是化学,从八十年代起,她响应国家号召,从化学专业转到电子工程系。留美归国后,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半导体相关领域的研究,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得荣誉。

李爱珍曾先后四次被提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但是每一次都落选了2007年,李爱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后,曾经在网络上引发很大的争论。

最近几天,李爱珍的名字又被网友频繁提起。这一次是因为茅台的总工程师王莉,入围了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拟推荐对象的公示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很多网友都在讨论:王莉主要从事的是“茅台酒”相关的工作,凭什么她可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而李爱珍作为一个“半导体”的专家却不能当院士呢?难道中国不需要发展电子科技,要靠酿茅台、喝茅台,来“科技兴国”了吗?

其实,她们二人参选的是“不同的院士”,提名和评选的方式可能都不尽相同。另外,王莉目前仅仅只是获得了提名,她有很大概率是选不上院士的。

一、李爱珍四次落选的背后

一、李爱珍四次落选的背后

李爱珍,1936年生于福建省石狮。彼时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他的父母亲在菲律宾打工,一岁的她则被留在中国长大。1954年,李爱珍考进了上海复旦大学的化学系。

大学毕业后被调到了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到八十年代后,为响应国家的号召,留学美国学习电子工程,她的导师是国际半导体研究方面的权威科学家——米尔纳斯(Milnes)。

归国以后,她八年的时间里,先后在国际相关领域内取得了多项成绩。1998年,李爱珍发表了亚洲首篇量子级联激光器的SCI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所取得的成绩,一开始就受到了老院士郭景坤的关注。因此,郭老院士从1999年至2005年之间,三次推荐她评选“中科院院士”。可惜,始终未能如愿。

后来,郭老院士患了重病,做了喉管切除手术。有记者前去采访他,他用发声器和纸笔,还在推荐李爱珍。但是,李爱珍第四次冲击“中科院院士”的结果依然令人失望。

据悉,李爱珍无法当选院士,可能和评选提名的条件过于苛刻有关。中国科学院有规定,上了六十岁的科学家要参选的院士的话,要有6位院士推荐。

而60岁以下的人参选院士,则只需要2名院士推荐就可以了。写到这里我又去查了一下,这一次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的王莉,是1972年出生的,今年才49岁。

尽管“中科院”和“工程院”并不是一回事,但是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来,王莉很有可能是因为“年轻”,所以比较容易得到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李爱珍突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时,就有人质疑中科院的提名制度不合理。郭景坤第一次推荐李爱珍时,她才63岁。对于现代人来说,还算年轻。

事实证明,在那之后她一直都奋斗在科研战线上,一共发表论文256篇,在2013年之前还拿到了一个国际发明银奖。就因年龄这个“坎儿”没过得去,就无缘当中科院院士,太可惜了。

二、王莉只是获得了“推荐”,并未当选

二、王莉只是获得了“推荐”,并未当选

王莉是贵州茅台的总工程师,她获得提名的消息传出来以后,网上顿时炸锅。很多人说,造酒不能算是科研吧,为什么她能当院士呢?

现在还看到有人在讨论:她是什么院士?有人说她是“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领域的院士,普通网友却说她是“白酒院士”。还有人说:不是国际卫生组织把白酒定成了“一类致癌物”吗?

这样算起来的话,造酒对人类并没有什么贡献,为什么让酿酒师傅来当院士?那么,做“郫县豆瓣”和“山西陈醋”的师傅表示不服!

其实,这中间有一点小小的误会,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弄明白,因为“工程院院士”和“中科院院士”是不同的。中科院院士是出身院校,在科研(含理论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程院院士,虽然也和“科学”二字沾边,但是他们却是偏重实践,并分散在全国各地,各种企业、部门,有特殊贡献的人。

比如李爱珍,她是博导,她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她要参选的是“中科院院士”。王莉一直在酒厂当工程师,她一边实践一边搞相关领域的科研,所以她要参选的是“工程院院士”。

当然,也有一些在自己领域表现特别突出的人,能同时担任“两院院士”,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就不再细致讨论了。

王莉这一次只是得到了“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其实她并非“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领域第一个被提名院士的人。在她之前,中国已经有多名该领域的院士存在。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提名,似乎与中科院院士不同。工程院院士可以由老院士提名,也可以由中科院下属的部门提名。

比如,王莉就是由“贵州省科协”提名的。再加上她今年才48岁,如此年轻,可能提名的条件会放宽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种按行政区划来提名院士的正常,就是这样的。本来某地没有人符合提名的条件,但是为了出政策,勉强也要弄出一个名额出来,万一当选了呢?

所以有很多人就开玩笑说,你们别只盯着王莉这一个人啊,去盯一下西藏、青海等地方提名的院士,弄不好,可能比王莉还不如呢!

结语

结语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自然也是科学中的一类,所以提名一个真正做相关研究的人作为工程院院士的候选人,原本也没什么可以说的。

只不过因为“茅台”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就有好奇的网友,去调查了一下王莉的工作经历。随后大家才发现,原来王莉在茅台的主要工作偏向于行政管理

她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大概只有9篇,且刊物的影响力不足,还达不到普通高校对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因此,她有很大的概率是不能当选“工程院院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来,国人对两院院士的提名人选十分关注。大家一致认为:大龄科学院士,提名的条件可以放宽;中科院下属部门提名的条件,可以适当管严

因为事关“科技兴国”,就不能怪网友们多事。谁让如今中国的经济上去了,科技却还一直被人扼住喉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