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国卫健委在官网上发布了一条“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建议的答复”,这个答复传递出了一个信息,中国全面放开人口生育的限制,可能将从东北三省率先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其核心观点是“全面放开东北地区生育政策限制”。这份建议被转给了负责制定生育政策的国家卫健委。卫健委在经过几个月的调研之后,终于给出了答复,他们是这么说的:我委认为,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这意味着,东北极有可能成为率先试点“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的地区。

显然,东北的探索只是个开始,毕竟,中国出生人口的“跌跌不休”是人们有目共睹的。更令人意外的是,全面放开二胎后,出生人口海出现下滑的情况,具体情况在之前的文章《出生人口数量或将断崖式下跌,深度老龄化社会正在逐渐到来,未来养老问题怎么办?》就有提到,这边就不多赘述。

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十分严峻,而东三省又是中国人口形势最为严峻的区域,没有之一。2019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出生率分别为6.45‰、6.05‰、5.7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户籍人口方面,2013-2019年在东北34个城市中,只有4个城市实现人口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效果会好吗?把这个政策在整个东北放开会有什么作用?

其实早在2016年,黑龙江就在漠河、绥芬河等18个边境地区率先放开了三孩。根据当年黑龙江修订的人口条例: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的,可以在依法生育两个子女基础上,再生育一胎子女。更关键的是,宏观层面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不仅没了“计划生育”这四个字眼,而且首提“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显然,东北探索只是开始。

我们以黑河为例,作为黑龙江第一批放开三胎的地级市,黑河正在经历生育率降低的阵痛。因为在过去十年,黑河小学的在校生人数几乎减少了一半,从2010年的100265人减少到2019年的53920人,如果对照2018年的小学在校生48149人,人数减少超过了50%。为了遏制这种趋势,黑河放开了三胎,但实际效果怎么样呢?

据黑河市公安部门统计,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16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9.8万人,乡村人口63.0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4‰,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0.4‰。而到了2019年,三胎放开的三年后,人口增长出现了更加明显的下滑。2019年,据当地公安部门统计,黑河全市总人口15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2.9万人,乡村人口65.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3.9‰,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1.4 ‰。

三年,黑河城镇人口下降了7.2万人,下降幅度为7%,全市人口出生率从5.4‰下降到了3.9‰。显然,即便放开三胎,也依然无法改变人口下降、出生率下降的趋势。

而房价高企、养育儿童成本较高,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障碍之一。有当地人表示:"黑河的房价直追哈尔滨,但是收入却低得多。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

其实东北人口减少、出生率降低,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人口流失、年轻人的异地谋生。正如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所说的:“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比如,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

大量年轻人的异地谋生,也代表着众多育龄人口流失到了其他地区。这些年轻人为什么出走东北地区?看看2020年东北三省的经济情况就知道了。根据2020年全国31省市GDP总量和增速的排名,可以看到东北三省没有一个是进入前15名的。GDP总量方面,辽宁以2.51万亿排名第16,黑龙江1.37万亿排名第25,吉林1.23万亿排名第26。增速方面,吉林以2.4%排名第20,黑龙江排名第28,辽宁排名第29,2020年东北三省的人均GDP分别为5.77万、4.58万、3.65万,排名第17、28、30,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年轻人出走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由于东北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好的工作岗位“世袭”情况非常严重。产业方面,一句“放眼东北,重工业还剩烧烤,轻工业只剩喊麦和直播”,道尽现实。因此,东北想要提高年轻人的生育,并且把他们留住,那就要提升经济实力,降低养育儿童的成本,还要拿出一些大力度的惩处措施,改变社会的陋习,而这些,都非常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

其实,中国近年来已经不断调整生育政策,并且全面放开了二胎限制。但事实证明,即使放开三胎,也未必能阻止生育率下降的趋势。的确,纵观世界各国,生育欲望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走低,是一个大趋势,这很难通过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来扭转。要让更多的家庭愿意生孩子,还必须降低养育孩子的负担,并推出较大力度的奖励政策。

而从中国的两个邻居来看,日韩的生育鼓励政策包含:直接生育补贴、育儿补贴;针对住房问题的政策包括为低收入的新增夫妇提供保障性住房,为多子女家庭提供公租房资源等;针对低教育成本,日本提出幼儿园教育阶段免费,韩国低收入家庭第三及以上子女免收大学学费;针对降低生育成本,提出降低新生儿的医疗费用。此外,日韩还出台政策保护孕产期的女性在职场上享有应有的权益。

尽管日韩生育政策并未提振国内出生率,但出生率下滑的斜率有所放缓。因此,日韩的生育政策可能也为我国后续人口刺激政策的展开提供了一些思路。比如可以建设更多普惠制幼儿园,逐步实现“幼儿园全免费”;全面建立少儿医保,大幅降低幼儿、少年儿童看病自费比例;甚至可以把住房政府跟生育数量挂钩,对于生育二胎、三胎、多胎的家庭,在购房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比如长期低息贷款、甚至无息贷款,或者给予申请政策性住房的优先权。

生育这项活动,本质就是人类物种的再生产,要刺激再生产,最基本的就是追加投资。投资增加了,有便宜的房子住、生孩子不花钱、公立幼儿园随便进,只要把这些事情都做了、都试过了,政府才有资格抱怨:“原来,人们不愿生是因为文化程度变高了”“是人们变富裕了,才不愿意生的”。

不然,如果什么都没有做,就开始夸夸其谈,那脸皮就太厚了。更何况,中国的百姓并不富裕,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半只脚,已经踏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