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常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本身的是非正误我们暂且不谈。回溯文明历史,国家的发展如个人成长一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一个国家能保持长盛不衰,分分合合的确是历史的常态。

但一个原本强大的主权国家,半个世纪内连续分裂了N次,最终沦为“蕞尔小国”。这在世界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这个国家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南斯拉夫。翻翻世界地图发现,这个国家依然不存在了,它的主要继承者就是东南欧小国塞尔维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斯拉夫

2020年9月,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跑到了美国签署了一份《经济合作协议》,被国际和国内公认为是小国“屈辱外交”的生动诠释。论及此处,笔者想起委员长的一句诗:“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

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武契奇即便是天纵奇才,又能如何?而武契奇受辱的背后,就是把自己打没了的南斯拉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契奇

繁荣一时的南斯拉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和黑山“抱团取暖”,合并为一个国家。此后又不断吸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周边小国,于1929年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南斯拉夫王国”。这个弱小的国家在二战爆发后轻易被德国攻占。

但随后,南斯拉夫在基本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艰难抗下德国法西斯势力的进攻。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巴尔干猛虎”的威名绝对实至名归。

二战之后,南斯拉夫人民纵横捭阖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自身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巅峰时期的南斯拉夫,连苏联都对其有所忌惮,可见其实力之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

年龄稍大的读者或许会有印象,在20世纪70年代,《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两部电影曾在中国热播。这两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南斯拉夫游击队同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战斗的故事。在电影的影响下,南斯拉夫在当时的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上世纪70年代也正是南斯拉夫经济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整个南斯拉夫社会一派欣欣向荣气象:农业发达、工业昌盛、文化繁荣,GDP在欧洲名列前茅,人民生活水平媲美发达国家。

具体而言,政府为百姓提供优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甚至免费住房。当时的南斯拉夫遍地高楼大厦,满街汽车川流,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昭示着这个国家的繁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发达的经济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财富支持。南斯拉夫的足球、篮球、体操皮划艇、拳击、国际象棋等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在国际大赛中屡屡斩获大奖。

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风光再加上发达的经济和体育文化事业,使得当时的南斯拉夫成为享誉全球的旅游度假胜地。每年上千万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所以南斯拉夫的护照在欧美等很多国家都可以免签入境,含金量甚高。

在当时中国的国际视野中,甚至直接将南斯拉夫称之为“发达国家”,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不断地宣传南斯拉夫的强大和富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斯拉夫

领袖铁托与国家兴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盛一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何会在短短半个世纪内解体?笔者认为,包括南斯拉夫在内,所有国家的衰亡都是内外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

就南斯拉夫而言,国内不适当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制度,加上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渗透,共同导致了南斯拉夫国家的崩溃。具体而言,谈到南斯拉夫国家的一切兴衰荣辱,都不得不论及一位世界历史上罕见的铁腕领导人——铁托

近代社会科学大神马克思·韦伯把国家领导人区分为三类:传统型领导人,其权力自祖上传承而来,如中国历代帝王(开国君主除外);法理型领导人,其职权由合法选举而来,如当代世界多数国家领导人;魅力型领导人,其权力来自个人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托

铁托就是典型的“魅力型领袖”。其在南斯拉夫国内的权势和威望,丝毫不逊于毛主席之于中国。

在铁托的强势领导下,南斯拉夫诸多民族和加盟共和国精诚团结,拧成了一股绳,才有了战争与和平建设年代的辉煌成就。但同样是铁托的一些不合适的国内政策,最终酿成了瓦解南斯拉夫的“萧墙之祸”,可谓“成也铁托,败也铁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托

“均等化”的民族政策

南斯拉夫是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多民族国家,其国内形势异常复杂。一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曾将南斯拉夫的复杂情况概括为“1—8”:

1个国家、2种文字(俄文字母和拉丁字母)、3种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斯洛文尼亚语)、4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耶稣教、伊斯兰教)5个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

6个共和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克罗地亚、黑山、马其顿)、7个邻国(阿尔巴尼亚、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8个联邦单位:即6个共和国,加上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尔干半岛

这一组数字真实地反映了南斯拉夫境内复杂的人种、宗教、文化情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矛盾复合体中,总有一组矛盾占主导地位。就国家和民族发展而言,每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主体民族,而且主体民族越强大,国家往往越稳固。

比如中国,汉族占绝对主体,文明历千年演进而生生不息;再比如日本,大和民族占压倒性优势,国家也是“万世一系”。而当时的南斯拉夫,第一大民族塞尔维亚族仅占人口总数思为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斯拉夫境内

按理说,为了国家稳定凝聚,应该进一步强化塞尔维亚民族的主体地位才是。但出生于克罗地亚的铁托却“逆其道而行之”,在南斯拉夫强力推行“民族均等化”政策。这样做的影响就是,塞尔维亚民族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削弱。

到铁托执政的后期,塞尔维亚人在南斯拉夫所占比例下降至30%。毫不夸张地说,铁托的民族政策,摧毁了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时至今日,塞尔维亚网络上依然有很多批评铁托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托

“轮流坐庄”的元首制度

当了一辈子政治强人的铁托,在其晚年突然“洗心革面”,在国内搞起了政治体制改革。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铁托做了几十年的南斯拉夫总统,但却在临死前做了个十分荒谬的决策,规定国内各民族“轮流坐庄”当总统。而且,铁托还将军队,政治等权力下放,导致加盟共和国和地方权势大增,甚至敢于“叫板”中央。

这种“轮番而治”的做法看似民主,但实际上却是祸乱国家的根源。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原本国家原本向心力就相对较弱。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何谓“联邦制”?

按照经典政治学定义,国家的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简单讲其实就是一个,中央和地方权力如何划分的问题。“单一制”的国家,如我们中国。中央政府在人民的拥护下,总揽国家大权。所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托

全国一盘棋,地方政府权力由中央赋予,绝对服从中央。而“联邦制”则恰恰相反。大家是否注意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其英文名称叫“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其中的“States”在英文中就是主权国家的意思。

换言之,联邦制下各个州(结盟单位)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国家,大家“凑份子”组成一个更大的国家和中央政府。中央和地方是一种法律上的“合约关系”,各自在宪法权限内办事。所以联邦制国家间的向心力,天然弱于“单一制”国家。

就南斯拉夫而言,“轮流坐庄”的结果就是无论任何一个民族上台,首先想着的都是自己加盟共和国的利益。增强自己民族力量的同时,通常伴随着打压“异己民族”。所以当其他民族上台后,必然会对其前任总统的政策进行“清算”。

如此恶性循环往复,导致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演变为撕裂国家的因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斯拉夫

错误的经济政策

铁托的经济建设策略也深受其民族政策的影响。塞尔维亚一位学者谈到,铁托的经济思维就是如果塞尔维亚要建一个钢铁厂,那么其他几个共和国也要建一个,结果在南斯拉夫境内建了一大批经济效益低下的“政治工厂”。

此外,南斯拉夫境内各地区贫富差距非常大,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欧洲经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铁托不仅没有采取措施弥合地区间经济发展鸿沟,反而任其发展。

在铁托执政的后期,南斯拉夫国内僵化的政治和民族政策已经令许多民众心生不满。尤其是一些富裕的加盟共和国,“均等化”的发展政策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轮流坐庄”政策进一步催化了这种不满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托

南斯拉夫解体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不仅如此,铁托本人生活奢华至极,导致南斯拉夫国内特权主义盛行,腐败丛生。进而逐渐腐蚀并最终掏空了南斯拉夫国家的经济基础。

在网络上,铁托一度被誉为“最会享乐的总统”。而奢侈豪华的生活需要实实在在地真金白银铺垫,这一切最终都需要南斯拉夫百姓买单。当年的铁托是个十足的爱面子,好显摆的主儿。他的一举一动、一粥一饭都要追求“国际接轨”。

看看他去世后留下的“蓝色专列”,装潢之豪华,令人咂舌:列车内套房、卧室、浴室、办公室,各种功能一应俱全,大型的音响、水晶吊灯、名贵油画更是不胜枚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托

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不可一世的卡扎菲?作为石油富国的一把手,卡扎菲同志用黄金做烟枪和装饰马桶,就被喷成了“败家子”。而铁托大佬的“黄金指数”,相比卡扎菲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纽扣、肩章、皮带扣,样样都是是黄金打造,整个人走到哪里都是金光夺目。

中国古人常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铁托的奢华生活导致南斯拉夫执政党内政治和生活风气败坏,脱离群众思想日甚一日。民为国本,人心向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执政地位的丧失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国内再无统揽全局的领袖,各种分离主义势力纷纷粉墨登场。其中,有主张“大塞族主义”的米洛舍维奇;有主张“波黑原教旨化”的伊泽特贝戈维奇等。在这些势力的操纵之下,原本被掩盖的民族矛盾重新被唤起并激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洛舍维奇

西方势力分化

在南斯拉夫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包括欧盟和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可谓“居功至伟”。早在上世纪70年代,欧共体(欧盟前身)就表示,只要南斯拉夫共产党放弃一党执政地位,就愿意接纳其为成员国。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实力,自然成为西方首要的遏制对象。从地缘政治的视角看,俄罗斯领土横跨欧亚大陆,东西连接两大洋,北部毗邻北冰洋。所以南部路线上是俄罗斯唯一的障碍,因为俄罗斯南部国家太多,情况复杂。

所以,占据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就成为了俄罗斯南下的主要途径。于是乎,西方国家联起手来,通过多次肢解,将南斯拉夫拆得“体无完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

1991年到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北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分别通过建立新的共和国家宪法草案。这中间,自然少不了欧共体和美国的搅弄风云。在美方的挑拨之下,昔日的南斯拉夫各方武装陷入混战。

从此,南斯拉夫境内的战争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场接一场发生,最终导致了20多万人丧生,无数致残,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创下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大的人间悲剧。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正式宣告解体。

塞尔维亚和黑山重新合并组建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但西方国家并未打算罢手,1992年在西方授意下,联合国通过对“南联盟”的经济政治全面制裁,“南联盟”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次世界大战

接着,科索沃成为西方势力眼中“待宰的羔羊”。其作为塞尔维亚共和国一个自治省,居民以阿尔巴尼亚人为主。西方国家再次利用民族宗教矛盾,煽动科索沃“独立”。并不惜使用武力,1999年,北约公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

2003年3月,“南联盟”再次分裂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坚持正义的国家并未承认,但科索沃从塞尔维亚分离出去的事实几乎已是“覆水难收”。国家实力不济,塞尔维亚人民也只有扼腕叹息,无可奈何。

一言蔽之,总结南斯拉夫消失原因,那就是巴尔干半岛复杂的民族结构,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东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教徒之间的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约

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民族间矛盾被激化。加上西方国家“缺德带冒烟”的各种渗透政策,最终导致南斯拉夫国家解体。

如今南斯拉夫的主要继承者塞尔维亚也最终沦为了一个“无外交”的弱国。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为后盾,武契奇总统的“受辱”也就不足为奇了。

论及此处,笔者又想到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则轶事:当年兼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元帅去某基地考察原子弹研究,在食堂里拿着窝窝头动情地说:“只有把原子弹研制成功,我这个外交部部长在国际上讲话腰杆子才硬!”

话糙理不糙,外交永远都是内政的延续,在国际舞台永远要靠实力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托

结束语

推人及己,借古喻今。近代的中国同样是多灾多难,甚至一度面临“亡国灭种”和“国家分裂”的风险。但我们的民族又为何能历经千磨万击而不倒,屹立于世界东方?西方分裂南斯拉夫的无耻伎俩,为何在我大中华难以奏效?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精诚团结精神。

平时闲来无事时,我们也会关起门来,自家人之间调侃取乐逗闷子:我家偷井盖,你家出山大王;某省养熊猫当宠物,某省以耗子为主食。但一旦遭遇外敌入侵。全国人民一定是奋不顾身一致对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民族

河南民众奋臂疾呼: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四川儿郎高歌呐喊:船出抗日死,马革裹尸还;学堂书生慷慨疾书: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复关山五十周。即便海外华侨华人也是心系祖国,捐款捐物,甚至直接归国参战。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举国抗疫”中,国人更是团结一致:政府廉洁高效,人民一呼百应,上下团结,万众一心。这就是我们始终保持国家统一富强的关键。

写到最后,“居安思危”同样是老祖宗的智慧。国泰民安的盛世,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危机的存在。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这些前车之鉴,皆是可以汲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