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的宝物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在清朝末年,由于社会动荡,列强入侵,很多宝物都被掳到国外去了。而有些爱国人士,为了保护中国的文物付出了诸多心血,甚至会将自己的宝物无偿捐献出来,张伯驹就是这样一个人,据统计,他捐出来的宝物价值达到了113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8年,河南项城中一个小男孩呱呱落地,他一出生就被寄予无穷的希望,他就是张伯驹,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将领张锦芳的儿子,也是袁世凯的表侄。可以说他的家境非常好,因而从小时候开始就有条件读书,而他本人也并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在9岁时便能拿起笔写诗。

虽然张伯驹同袁世凯一起进入了军营,但是他并不喜欢军事和政治,反而对古玩有浓烈的兴趣。从1928年开始,他便开始四处收集字画,甚至不惜花大价钱来购买。但是古玩实在是太耗钱了,等到他的钱都用尽时,他也不愿意放弃收集古玩的爱好,便把家里的宅子给卖了,以此来获取金钱,换取古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他的手里有诸多著名的古玩,如陆机的《平复帖》、杜牧《赠张好好诗》等。不过,怀璧在身,必然遭人妒忌,1941年,歹徒们看中了张伯驹,将他绑走后,通知他的家人,要他们花300万和《平复帖》来赎人。这时的张伯驹家中已经没有什么闲钱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古玩,但是以张伯驹的爱惜之意,哪里愿意家人卖掉这些东西呢?

他的妻子潘素跑来看他,他还特意叮嘱,不可以把古玩卖掉,否则他宁愿被绑一辈子。潘素也明白丈夫的想法,只能从其他渠道借钱。就这样,张伯驹被匪徒绑架了八个月之久,这些匪徒们实在没办法,只能降低要求,潘素才去银行贷款把丈夫赎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伯驹拥有了各种头衔,而这些官职主要与书法、字画、文物等有关,由此可见他鉴赏古玩造诣之深,启功先生甚至还说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1956年,张伯驹将自己收藏的绝大部门文物都捐给了国家,其中就包括他细心呵护的《平复帖》,以及范仲淹、杜甫、赵孟和黄庭坚等人的字帖与画卷。政府给他奖励了20万元,但是他也拒绝了,更是说了一句让人感动的话,即“我可以捐出来,使这件宝物永远保存在我们的国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张伯驹和一堆国画研究家们去颐和园玩,其间一位河南领导人还问他们有没有考虑把作品堆起来建立博物馆,而张伯驹笑着说,自己的东西都在故宫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深明大义的张伯驹在晚年却哭笑不得。1982年,已经84岁的张伯驹因为感冒入院,这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如同秋天的落叶,在空中摇摇欲坠。家人们心疼老人住在一个吵闹的病房,便提议院方给他换单人间,谁知道却得到了“级别不够”这个拒绝理由。心塞的家人们只得让老人待在原病房,而张伯驹在病榻上辗转了一个月后离开了人世,世界上再也没有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古玩收藏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