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家路上有没有风险?万一家乡变成中高风险地区不能回上海怎么办?一回家就被隔离14天,还要不要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不少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有些需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两会会场上,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秘书长蒋碧艳提到,疫情持续状态下,应该思考建立公众心理健康管理的分级体系,有效帮助公众调节心理创伤,稳定社会情绪,“这也是一项新的社会任务”。

蒋碧艳说,疫情暴发以来,社会大众普遍表现出焦虑、抑郁、恐惧、人际敏感、疑病等心理,这是正常的应激反应。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这些都有了改善。慢慢地,次生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凸显出来。

比如,有代表委员从多个心理咨询师处获悉,复课后,许多学生由于网课没认真听讲、担心复课后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出现厌学、紧张等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基础和抗逆力水平较低有显著关系。“升学的压力很大,家长很难从容地去和孩子进行情感互动,疫情本来是一个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的机会,但反倒产生了很多冲突。”蒋碧艳说。针对他们,学校和社区应该给予相应的心理抚慰类支持,可以建立此类少儿群体的心理档案,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追踪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给予调适引导。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治安干警和志愿者,也会遇到长期、直接、近程的心理反复冲击。在心理学专家看来,这些人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者给予关注和支持。而像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以及残障人群等社会弱势人群,除了已有的社会保障之外,也需要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抚慰专项服务。

“上海应十分重视专业队伍的建设,尽早在每10万人口扩建精神科医师3.3名和4.5名,建成一支强有力有专业技能的精神卫生队伍。”市人大代表、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丁明认为。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刘雪妍 文字编辑:刘雪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