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踏入“一化三改造”的重大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开辟全新的道路,增强民族国家力量,完成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

而随着科技力量的发展进步,我国的硬实力也逐渐向国际靠拢,导弹、迫击炮、侦察机正式走入我国的军事力量范畴,成为我们对抗外敌的铜墙铁壁。

说起中国导弹,恐怕大部分人心中都会闪现邓稼先、钱学森等老前辈的音容笑貌。

不错,他们的确是我国军事科学的伟大理论奠基者,但若是到了实训战场上,真正争分夺秒、奋笔疾书的可就不是他们了,而是一群专门预判导弹轨迹的标图师。

在那个既没有陀螺仪和惯性制导装置,又没有卫星定位系统的年代,除了一个尚有科技含量的“大地控制网”,其余的可都靠这些有经验的老前辈努力摸索,硬生生靠笔杆子打出一片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些标图师虽然责任重大,也拥有高等军衔,却因为工作内容敏感,身份不能外传而始终没能享受英雄的待遇,有些甚至在饥寒交迫中溘然长逝,到死都籍籍无名。

昔日英雄泥削骨,无人堪寄雪满头!所幸的是,他们中的一些故事,正慢慢浮出水面,被大众所知晓……

“隐居”的大英雄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走过弯弯绕绕的羊肠小道,终于能找到槐窝村的影子。

这是一个极为偏僻落后的村庄,家家户户都以务农为主,入目所及也大多为上了年岁的老人,此时他们一改素日里的平淡悠闲,纷纷朝着道路尽头的一所农家小院聚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狭窄的居所内挤满了人,一个年轻女人正拿着话筒,笑容可掬地采访着一位稍显局促的老者,他手中还拿着一张长照片在比划什么,神态间皆是满足和骄傲。

村民们看这阵仗都懵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吴洪甫是大英雄!”

这位其貌不扬、默默无闻的老头曾隶属于空军导弹地控部队,曾两度打下美国战斗机,为我军立下战功无数,人称“导弹眼”“吴大胆”。

可令人奇怪的是,如此战功显赫的解放军人,如今77岁高龄却隐没在穷乡僻壤,靠着田里的庄稼紧巴巴地过生活。

1959年,18岁的吴洪甫应征入伍,由于成绩优异,视力又好,他顺利被空军导弹部队录取,开始进行导弹轨迹预测和弹道制图的培训,并于半年后正式成为标图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这个工作不上前线,不开飞机,但难度和压力不比那些提枪杆子的小。

吴洪甫小队要时刻注意敌机动向,准确快速计算目标的航行痕迹和空中位置,以此给我方指挥员提供充分的歼灭时机。

尤其是,这项工作对精度的要求相当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常有的事,因此对任何一个人都是极大的考验,完全不能有一点滥竽充数的态度。

总而言之,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战士都是些有真本事,又扛得住风险的人物。而吴洪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空军部队有三次击落美制U-2侦察机的历史,而其中有两次,吴洪甫都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凡的峥嵘岁月

1962年九月九日,一架U-2胆大包天,直指江西南昌俯冲而来,眼看着就是不怀好意。

针对这样明目张胆入侵,吴洪甫小队马上进入戒备状态。随后的等待时间极其漫长,一个小时后,这架飞机终究还是飞入二营的范围内。

在确认情况无误后,吴洪甫瞬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盯着屏幕上的光点快速测算杀伤距离、航道范围等内容并快速传给总指挥过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不及做过多的判断,指挥官一声令下,三颗炮弹便齐齐射出。很快,天空中就传来了沉闷的爆炸声,紧接着就是我军欢呼雀跃的喊叫声、鼓掌声、喝彩声,层出不穷。

没想到,美军针对我们的进攻想出了对策,他们在战斗机身上安装了预警装置,一旦感知我国的红外锁定,马上就逃离火力前线,使得我军错失了最佳进攻时机。

久而久之,我军意识到这一漏洞的严重性,马上紧急召开会议寻找对策,最终得出了“近快战法”这一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什么战术呢?简单来说就是把标图员的预判时间缩短一半,加大精准度,在敌机近处发射炮弹打他个措手不及。

可这无疑是对标图员的挑战,为了把理想变为现实,吴洪甫小队要熟记一百来个常用航线距离数据以及飞机高度比数据,以便能大大提高作战效率,做到“预判、计算、上报”三位一体,互不干扰。

不过这一战法的真正实施还是得到1963年11月,在那之前,我军无人区内始终没有美军飞机的踪迹。

吴洪甫小队说不心焦那肯定是假的,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让他们只等待不干事儿也不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众人商议之下决定在无人区开辟空军侦察阵地,以便快速掌握敌军动向,精准预判。

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初,江西上饶出现了U-2战斗机的身影,听闻消息,吴洪甫和战友们都激动不已,纷纷摆好架势准备作业。

没想到根据屏幕测算敌机还没有进入二营范围,此时发射无异于打草惊蛇,于是很多战士提出的方案都是“静观其变”。

唯有吴洪甫不同,他快速地计算数据,连着改了三次,终于得出了一个笃定的结论:“放三发,必有一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个结果,战士们都瞪圆了眼睛,更有人直接跳出来反驳吴洪甫。但吴洪甫还是坚定地重复他的观点:“三发必有一中!”

或许也是被那肯定的语气感染,司令员迟疑片刻,便下令用“近战法”射击。随着“砰砰砰”三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吴洪甫也捏紧了拳头,脑门上涌出豆大的汗珠。

短短的十几秒被无限拉长,忽然,屏幕上的光标闪了几下,猛地消失了——近战法成功了!

“好你个吴大胆!不愧是导弹上的眼睛!”经此一战,我军首次用近战战术击落美军飞机,而其中功不可没的吴洪甫更是一战成名,变成人人口中的大英雄,美国飞机的大克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吴洪甫和战友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与毛主席的合影也成了他最为看中的东西。

中央军委、国防部也给吴洪甫及二营颁布了一等军功,授予整个二营“英雄营”的称号,以此表彰他们对国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三十七年的沉默不语

然而,再有能耐的兵也有战不动的一天。1965年,吴洪甫退役了。

在退役之前,营长岳振华特意嘱咐一众退伍兵“要有当兵的脊梁骨,不能泄露国家军事机密,不能给地方政府添麻烦,更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份乱闹意见,给人民群众带来不好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自然是清一色地答应,而吴洪甫,他更是斩钉截铁,宛若发誓一般地又重复了一遍:“保证能做到!”

军人的誓言比铁重,比金贵。回到家乡后,吴洪甫果然没有仗着自己的英雄身份逞威风,而是扛着一把锄头,风里来雨里去,又回归了自己农民的身份,一做就是50年。

这漫长的岁月里,乡亲们没有一个知道他曾经的辉煌履历,家里人也只是知道他立过大功,却始终不清楚他从事的是何种军队工作,多次询问他也始终没得到正面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此以往,吴洪甫在大家心目中就只剩下朴实农民的形象了。后来家里的情况每况愈下,7岁的儿子眼睛受了伤,东拼西凑也筹不到手术费。

在如此窘境下,吴洪甫却依然缄默不语,不向上级政府寻求一点帮助,导致小小年纪的娃娃落下终身残疾。

吴洪甫更是痛苦万分:“我对不起孩子啊!”祸不单行的还在后头,很快吴洪甫的母亲也瘫痪在床,妻子还得了骨头坏死,家里几乎都没米烧饭,3个孩子只能早早地外出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幸总是降临在这个可怜的男人身上,让他一次次地饱受折磨。

然而,哪怕日子这样苦,赚钱这样累,二营营长的话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不能说,不能说!要有军人的脊梁骨!”

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做军人更光荣更幸福的事了,这可是他的精神支柱!

因此他尤其宝贝那张当年的军功状,房子被洪水冲垮了也要冒着风险找到它,这可是他为国家创下的赫赫战功!怎么能丢,怎么会丢呢?

可惜的是,吴洪甫还是失去了那张奖状,可他心中的军人之魂没有丢,对国家的忠诚更没有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这辈子与军队再无缘分,那么好好种地,也算是为祖国做贡献了!

怀着这样乐观的心态,吴洪甫怡然自得地蜗居在偏僻的槐窝,每日啃咸菜、穿粗衣,偶尔关注军事新闻,了解祖国的新动向,其余的时间都在田地里辛勤工作。

就这样,三十七年一晃而过……

迟来的掌声与温暖

转机发生在2002年,吴洪甫一时兴起翻了翻杂志,有一篇文章讲的就是他们部队歼灭飞机的故事,看得吴洪甫老泪纵横,意识到保密期终于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指着那图片对妻子说:”我立的就是这个功啊!“妻子听闻后也留下了眼泪。

很快,城里便有记者闻讯赶来,采访这位幕后英雄的特别故事,以及他隐姓埋名三十七年的坚定意志,一时之间引起社会巨大反响,许多人都被这位老先生的精神所打动。

国家并没有忘记他,河北省慈善总会亲自联络优抚医院为吴洪甫的妻子儿子治病,没让他花一分钱。

县级单位派了许多工人免费帮盖新房,同时,”邢台好人“”优秀军人干部“的荣誉称号更是滚滚而来,为吴洪甫争取了很多面对大众的机会,也带给了他人间的关怀和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吴洪甫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他每月有一笔军人优抚的补助,房子里也安装上了暖气和电视,妻子和老母亲也能下地走动了,这位苦了半辈子的幕后英雄,终于在晚年时分云开月明、喜乐安康。

2014年,由吴洪甫参演,真实故事改编的军队情景剧《忠诚》在空军导弹部队正式汇演,再一次引起巨大影响。

演出结束后,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而吴洪甫立在台上,眼里噙着泪花,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躬,饱含着多少辛酸、多少隐忍和苦痛!台下的战士含着热泪,纷纷肃然起身,向这位77岁高龄的老前辈敬了个结结实实的军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忘初心,英雄本色。吴洪甫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演绎了什么是军人,什么是责任。

现如今,国家对退伍军人和革命烈士的补助愈发完善,对他们的家属也予以很大程度的补偿和帮助,可见政府对老英雄们的重视。

相信未来有一天,所有无名英雄都能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而不是随着时代变迁被大众遗忘。

希望更多的人去注意这些默默无闻的军人们,给予他们关怀和温暖,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这一切都值得!”

再一次,向英雄们敬礼!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