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却不能陪伴孩子一生,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好孩子的责任,让孩子踏上社会后,能经受住困难和挫折,凭自己的力量,过上幸福的日子。可是,家长知道吗?“习惯性愚蠢”正在让孩子变笨,严重影响着的学习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条大鱼放在水池里,并在水池里放很多小鱼,一开始允许大鱼饿了,可以毫无阻碍地捕捉小鱼吃。后来,科学家用玻璃瓶罩住大鱼,限制大鱼的活动,使大鱼每次想吃小鱼都会撞击到玻璃。果然大鱼很快就减少了捕食小鱼的欲望。当有一天科学家拿开玻璃瓶,大鱼看见小鱼也不去捕捉了,最后活活饿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惯性愚蠢”出现在孩子身上

看完这样的实验,你或许会说“这条大鱼太笨了”,同时内心升腾起自己是聪明人类的优越感。可遗憾的是,教育专家发现,类似的现象也会出现在孩子身上。

美国的教育专家凯茨发现,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习中,因为某些原因频频受挫,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慢慢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变得越来越“笨”,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他把这称之为“习惯性愚蠢”,劝家长重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的哪些行为容易使孩子陷入“习惯性愚蠢”?

当孩子陷入“习惯性愚蠢”,他在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时候,心态容易过于消极,比如容易认为自己脑子不够聪明、能力不够、太过弱小等等,从根本上否定自己,孩子想要获得成功就难上加难了。生活中,父母的以下行为容易使孩子陷入“习惯性愚蠢”,不要再做了。

①父母无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总是打击孩子

孩子是稚嫩的,想问题做事情,经常表现出很幼稚的样子。所以,有的时候,孩子小小的进步,父母根本看不上,还认为不够好,继续地严格要求孩子。虽然,父母也希望孩子越来越优秀。但是,如果最信任的父母无视他的进步,不愿意给孩子鼓励,总是打击孩子,孩子就会感到自卑,陷入“习惯性愚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青少年健康成长节目《少年说》里,有一期节目是,一个女孩控诉自己的妈妈,从来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虽然每次考试自己很努力地考到前几名,妈妈也从来没有夸过她,还说她做得不够好。所以,女孩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她说自己内心很自卑。可以想象,如果女孩的成长进步,一直被妈妈无视,她早晚会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真的不行。

②父母揠苗助长,让孩子接触超越年龄段的东西,挫伤孩子自信心

再聪明优秀的孩子,成长也有一定的规律,父母要耐心等待他们成长。像有的家长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揠苗助长,让孩子接触超越年龄段的东西。比如,幼儿园学习小学的文化知识,或者精细发育还未完全,就锻炼孩子写字等等,违背孩子自然发展的规律,导致孩子接受的失败体验太多,挫伤了自信心。

父母教育孩子,不能求胜心切,要知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他能做到事情的极限,不能强求。如果父母给孩子设置的成长目标不合理,孩子总是失败,就容易陷入“习惯性愚蠢”。

③父母喜欢拿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较,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中国父母普遍喜欢在家里孩子面前,提起“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的目的是告诉孩子,要努力、要上进、要向优秀的人看齐。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父母应该更多地看到家里孩子的优点,少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对比。不然,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变得自暴自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如何避免孩子陷入“习惯性愚蠢”?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困难,也会遇到很多比他优秀的人,所以孩子遭受的打击会非常多,很多时候孩子都会产生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所以,父母应该做点什么,避免孩子陷入“习惯性愚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无可挑剔的。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找到自己的优点,把优点发挥到极致,就是非常优秀的了,不必对自己过于苛刻,对人对事尽力就好,孩子也能少一点无力感。

②多多给孩子客观的评价以及衷心的赞美。父母要客观地评价孩子,适当地给孩子赞美,这样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清自我,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更加独立、自信。

【话题讨论:你家孩子是一个自信的人吗?】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儿护理、成长发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