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 ◆ ◆ ◆

明朝初年, 有两个越南人在兰州金天观当住持

“真没有想到,历史真相有时候,就这么奇怪!”明朝初年,肃王在兰州城西修建了金天观。没有想到,金天观的第二任主持竟然是位越南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就听老王给大家一一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兰州金天观内部建筑

兰州城西金天观

金天观距离兰州西关什字很近,可谓是隐藏在繁华闹市区的古建筑群。金天观修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当年,肃王朱楧从张掖迁到兰州后,在这里筹划修建了金天观。

肃王原本在张掖。可是,明朝大将军李景隆为了防止肃王和燕王勾连,想出一招“移藩计”,顺水推舟将肃王内迁兰州(当时为兰县),同时趁机削去肃王两卫护卫。这下肃王就成了没牙的老虎,乖乖当王爷。

迁到兰州的肃王,不仅修建了王城,还在城内外,兴建了寺庙道观。肃王选中了兰州城西,紧挨着阿干河的地方,修建了金天观。不过,在肃王修金天观之前,这个地方也是有来头的。

早在唐代,这里有一座云峰寺,宋军收复兰州后,又在此地建九阳观。肃王修建的金天观规模宏大,为兰州地区最大道教宫观。

金天观一名的来历,与阴阳五行有关。在五行中西方属金,故名金天观。金天观以唐代槐树、壁画、牡丹而闻名。金天观里原有36株唐槐,称为“三十六部雷将”。现存唐槐3株、树龄120年以上的明清柏3株。最高的一株唐槐达20余米,胸径近3米。

当时,这里宫殿高大巍峨,回廊连贯,汉柏唐槐,古木参天。

金天观住持的秘密使命

金天观第一代住持是孙碧云道长。孙碧云是陕西大荔人,拜道教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为师,兼容释道儒三家。他还做过宫廷道士,侍奉过皇帝。后来,被肃王请到兰州住持金天观。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孙碧云可是肩负秘密使命来兰州的。什么秘密使命?监视肃王,寻找建文帝。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燕王没有起兵之前,和肃王暗有勾连。李景隆才用“移藩计”,削了肃王护卫,稳住了肃王。当燕王起兵之后,肃王两头下注。在燕王攻入南京后,还收留了建文帝。传说,当时建文帝并没有自焚而死,而是带着几个亲信化身为僧人,逃出了南京城。在几个陕西大臣的帮助下,一路西逃,曾经隐居甘肃渭源五竹寺、青海瞿昙寺。

正在修建中的金天观,也是建文帝落脚点之一。人们说,从金天观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来这一点,“金天”二字,金是西方,天指天下,金天观暗藏天子西去之意。

朱棣知道后,也觉得不放心,必须派人看住肃王。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下诏,武当山著名道士孙碧云来兰州金天观当住持。自然,明为住持,暗中看住肃王,打探建文帝消息。

孙碧云的越南人徒弟

为了迎接孙碧云道长,肃王修建了雷坛,作为孙碧云道长的道场,故而金天观后来也被称为雷坛。以前,金天观的回廊中绘有《金阙玄元太上老君应化图》,及人们常说的《老子八十二化图》。有人说,这些壁画就是建文帝时期画的。或者稍晚一点的1406年。金天观还有兰州驰名的牡丹池,相传牡丹来自于长安城,有些还是杨玉环亲手培植的,可惜如今已毁。

为了让孙道长安心修道,肃王还专门修建了一座望仙桥,供孙道长修炼。而孙道长则利用这座望仙桥,观察肃王的动静,进而寻找建文帝的踪迹。为了躲开孙碧云道长的追查,肃王启动了在城内山字石和雷坛(即金天观)之间的密道,供建文帝往来。

原来,肃王为了以防万一,在城内山字石和城外的雷坛之间,修建了一条密道。据说,密道出口,就在雷坛的一口井里。因而,建文帝得以躲过孙碧云的追查。

不过,孙道长对寻找建文帝并不愿意,也比较烦肃王提供的修道环境。孙道长主张自然、清静无为的修炼。同时,金天观距离城市太近,也影响他的修道。后来,孙道长入山修道不知所踪。其弟子越南人阮无量、黎真人在入京进贡后,回兰州,成为金天观的第二代住持。

金天观的两位越南住持就是这么来的,不奇怪了吧!

撰文/王文元

图/资料图片

河兰州段为何现在不结冰?

今年的严寒天气,让许多人再次想起童年的冬天。在几十年前,兰州的黄河是结冰的。如今,兰州的黄河为何不结冰了呢?

这个冬天,正如预报的那样,遭遇了严寒天气。前几天,气象部门发布大范围降温,蓝色预警消息:寒潮来袭!兰州市区低温将降至-15℃。

不过,这不算是兰州的极端最低气温。据记载,兰州市区最低气温曾低到-21.7℃,

这是1964年1月27日出现的。

而有纪录的兰州境内最低气温则出现在1975年12月13日,当时,纪录的兰州的最低气温分别为:永登-28.1℃,皋兰-25.4℃,红古-20.6℃,榆中-27.2℃。显然,永登气温更低,似乎是靠近祁连山的缘故。

以前,黄河兰州段是结冰的,冬季冰冻结实了,两岸的人马,就可以往来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冰桥,它应该是黄河上最原始的桥。黄河兰州段,夏秋有铁桥,冬春有冰桥。

冰桥多在十一月逐渐形成。每年进入十月中旬后,天气就逐渐变冷了,到了十一月初,河水就逐渐结冰成漂流的冰排,一块一块的,随着气温的继续降低,渐渐连接起来,形成大冰排。一尺多厚的冰排,在黄河中浩浩荡荡,顺流而下,逐渐开始相连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冰排。当一次寒流光临之后,在呼啸的北风声中,冰块终于成了冰桥,民间传说就在冰桥形成一瞬,黄河中的冰块会因碰撞而发生巨大的响声。

此时,还不能算是冰桥,因为还没有冻结实。等过几天,天气更冷一点,冰桥才能通行。此时,会有探路者探路,他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横杆,以防掉到冰窟窿中,横杆起着保险杆的作用。探好路后,人车就可以通行。

清代马世焘在《冰桥》中对兰州冰桥这样描写道:浮梁已解旧虹腰,十月坚冰又作桥。岸上不容狐耳听,霜中但送马蹄遥。踏来霏雪人千里,穿破寒烟路一条。屈指春风堪折柳,河边流水又迢迢。

不过,兰州冰桥,也有例外。有一年,兰州是暖冬,黄河竟然没有结冰,自然就没有了冰桥。这一年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黄河兰州段没有结冰。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黄河兰州段上游修建了刘家峡、盐锅峡、龙羊峡等大型水电站后,黄河兰州段逐渐就不结冰了。尤其是1968年刘家峡水电站运行,黄河兰州段就彻底不结冰了。

为何修了水电站后,黄河兰州段就不结冰了呢?原来,大型水库积蓄的超大水体,在夏秋季节,吸收和储存了巨大的热能,而在冬季释放热能又十分缓慢,造成冬季河水温度下降也同样缓慢。刘家峡水库冬季下泄的水温平均达3℃-5℃。有一天,人们曾经在兰州市区测得,黄河水温4℃-5℃。显然,这样的温度黄河兰州段不可能结冰了。

另外,黄河流经兰州时,多在峡谷区,流速比较快。再加上城区的温岛效应,黄河兰州段结冰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撰文/王文元

丝路牛车

牛车,总是给人一种很缓慢的感觉。其实,在生活节奏缓慢的年代里,牛车并不慢。相反,它因装载的多,能适应不同路段,而深受人们的欢迎,算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载卡车了。

甘肃武威,曾出土过一辆木制牛车,分为车、牛两部分。牛通体呈黑色,眼睛、鼻子用十分醒目的白色线描摹,尖直的牛角,斜上伸出,小耳两侧平展,四肢直立。全身涂黑色,形体饱满,健壮有力。牛目光很平静,眼睛盯着前面的路。而车,则更有特色,车为松木本色,而两轮则非常大,超过了车厢。这就是丝绸之路上特有的牛车。

这种巨大车轮的牛车,就是人们曾说的高车。它是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特有的车辆。由于安装着高大的车轮,故而能够很轻松地行走在西北干旱的戈壁荒原中。这种牛车,速度不仅不慢,装载的也不少,各行各业的往来商贾基本都离不开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丝路牛车

武威雷台汉墓曾经出土过14辆铜车马。它们与铜奔马同时出土,其价值也非常高。只不过铜奔马太过于抢眼,以至于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些铜车马。这组铜车马,展现当时官吏们日常出行巡视的状况。在食邑两千石高官的出行车队中,有斧车1辆,轺车4辆,小车2辆,辇车3辆,大车3辆,牛车1辆,它们组成了一套完整的车队。这里的牛车,就是为车队运载补给的车辆。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驯化牛,牛逐渐成为人们劳作生产的好帮手。人们曾经在酒泉一处古遗址中,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大小牛蹄印和羊蹄印,其面积约有200平方米。在蹄印的周边,还发现了许多牛羊骨骼和柱洞痕迹。这说明这里的牛羊是经过圈养的,更说明,当时人们大量使用了牛作为畜力。

可见,牛和牛耕与甘肃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汉王朝占据河西走廊后,继续西进,开拓西域,武威的牛,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牛也是两千年前西部大开发中的主力。那时,人们不仅养牛,更推广使用牛耕,使用了高轮牛车。

撰文/王文元

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