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电灯光下写就,塑料瓶中穿越近600米厚的土壤与岩层,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事故被困矿工向地面救援人员传递的纸条引发全国关注。

1月17日下午,救援现场的3号钻孔定向贯通,救援人员通过敲管确认井下人员能够回应。当天晚上,井下矿工传回一张被水浸湿的字条——“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

三天之后,1月20日下午,南都记者从该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部处获悉,19日16时11分至20日12时,救援人员与井下被困人员通电话12次,又投放了营养液、粥、咸菜丝、维生素等物品与药品,并协调把多部防水电话留给被困人员备用。井下,被困的矿工们根据指导开展互救。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正在进行。

3号钻孔

1月17日13时许,国家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总工程师杜兵建守在3号钻孔边上。杜兵建是这一次钻孔救援的指挥者,他曾领导过队伍打过几十口应急救援钻孔,营救过300多名遇险的矿工。

一天之后,他在发布会现场回忆,自2016年平邑矿难救援以来,他的职业生涯中又多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救援时刻。

他脚下的地层部分由岩浆爆发后形成,属于岩石硬度12级的火成岩——没有比这更高的硬度了。

在地下120米和420米深处,各有一层含水层。现有10个钻孔中,2号钻孔就在含水层遇破碎带遭遇卡钻,5号钻孔则因偏离7.3米无法纠偏,均已废弃。复杂的地质条件让这场金属矿山救援变得异常艰难,“所有的钻孔在这种地层当中几乎都是要打斜的”。

3号钻孔也不例外。

指挥部副总指挥陈飞介绍,钻至521米时,测量发现这个钻孔发生了7.3米的偏差,随即进行纠偏。1月17日的中午,如果在看不见的地下,一切按图纸上的计划顺利进行,3号钻孔应该距离巷道还有5米。

在这15分钟时间里面,杜兵建的心一直悬着,“我一直没有敢面对我背后那么多人,我也知道有好多双的眼睛盯着那台钻机。万一打偏了没有透巷,名誉扫地是小事,对不住期盼已久的矿工家属才是大事。”

他此前用粉笔在钻杆上画了一道记号,“这一道慢慢下来接近这个平台的时候,正好是个钻头要打透的时候”,现在这个标记正在众人的目光中一寸一寸往下移。

1月17日13时55分,井口往外的喷砂突然停了,钻杆自由落下。

屏住呼吸的杜兵建明白:打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救援现场。南都记者 康浩颖 摄

来自地底586米的敲击

身后媒体的提问让杜兵建回过神来。

他拿起锤子,指挥钻井队的队长:“敲击钻杆”。这是地表与地下500余米深处最直接的联系方式。

据陈飞介绍,3号钻孔贯通之后,按照预案,现场对钻杆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敲击,因为几百米的深度会有回音,每组敲击之间须保持一定时间间隔。为了不遗漏任何微弱讯号,两名有经验的医生用听诊器在钻杆上捕捉回音。

杜兵建回忆,第一轮敲击过程中,地面每间隔两分钟,咣咣敲两下,一共持续了4次,这样坚持了10分钟,没有回应。

“这底下咱们被困的矿工到底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黄金救援时间是72小时,现在已经167个小时了,这些人还能不能走到(钻杆)跟前来(回应)?”无数疑问盘旋。

杜兵建估计,巷道之中如果有人能听见,即使体力有些不支,用10分钟慢慢往前爬,应该还是来得及抵达钻杆所在的地方。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焦灼的人们,“好多人的眼睛在这看着,我的心里都有点发毛了。”

回过头去,他说:“让队长继续打,1组敲5下。”

第一组敲击后,听到了回传的5下敲击,但不敢确定。在第二组敲击后,地下又传来清晰的5下敲击。地底有人响应的信号越来越明显和强烈。

杜兵建终于能转过身宣布,有回应了。

随后,救援人员又敲击了九下一组和九下两组,都得到了回应,当下决定赶快提钻,准备投送给养。

相隔500余米厚的土壤与岩层,钻杆的震动点燃了整个救援队伍,“大家热烈鼓掌,欢呼,我们终于跟这些被困的矿工朋友们联系上了!”

钻杆升起之后,现场救援人员发现,其中一截有石头砸击的痕迹,那是人为敲击的确凿讯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19日,救援人员在进行钻孔作业。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纸条

考虑到井下人员被困已经超过7天,身体非常虚弱,指挥部决定先行启动给养投放,下放套管作业随即开始。

1月17日22时12分左右,3号钻孔开始投放给养,由铅坠带着牵引绳,缓缓下放。约22时47分,第一批给养,包括9瓶糖盐水、4支手电、1封信、纸笔投至孔底。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时救援人员明显感觉到多次拽绳、晃绳,他们猜测,有人在拆解胶带取下物品。

钢丝绳在井下放置了半个小时后,井下拽了两下钢丝绳,救援人员按照常规判断,这是让收回钢丝绳的信号。

23时20分,救援人员缓缓拽出钢丝绳,钢丝绳全部被提上井口后,他们发现,井下被困的工人将补给已经全部取下。

不仅如此,钢丝绳上有人用胶带层层缠住塑料瓶,传递上来了一张纸条,还有一把车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纸条部分被水浸湿,字迹仍清晰可辨:我们在井下22人,但在五中(五中段)只有11人,六中(六中段)1人,4个受伤,另有十人情况不明。现在大家体力透支严重,急需胃药、制(止)痛药、医用胶带、外用消炎药,另有3人有高血压,急需降压药,我车上有两种,请把药带下来。由于井下空气不流通,炮烟浓度大。现在井下水特别大。

写信人写道:“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

“想吃咸菜和小米粥”

1月19日,南都记者从应急救援指挥部处了解到,18日晚,井下被困矿工曾通过电话反映说,想吃咸菜、小米粥、火腿肠等食品。但考虑到矿工体力刚刚恢复,不宜吃过硬食物,医疗专家决定在19日9时投放营养液、小米粥、益生菌等食物。同时投放压缩保温毯,给井下矿工保温。

此外,为提振被困矿工信心,救援现场专门安排心理专家对矿工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出现悲观、急躁、失落等情绪。

另据新华社报道,3号孔救援保障小组联络员魏庆友1月19日介绍,当天救援人员通过3号孔向井下被困人员输送完给养后,抽回绳索,发现了又一张字条: “麻烦再送一部电话,作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救援人员介绍,由于救生孔直径只有219毫米,加上套管后,内径只有175毫米。为防止电话线与输送补给的绳索发生缠绕后堵塞救生孔,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通完电话后,都必须将电话线收回地面,下一次通话时再放下去。

这张纸条就是在两次通话间隔时段,井下人员在接收给养后回递上来的。

接到纸条后,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约定,每日固定时间通话,让他们心中有底、避免焦虑;救援指挥部协调了6部防水电话,并将其中3部留在井下备用。一旦出现电话机故障,被困人员可以换上备用电话,确保通话顺畅。

1月20日,南都记者从应急救援指挥部处获悉,19日16时11分至20日12时,救援人员与井下被困人员通电话12次,分别投放营养液102瓶、粥31瓶、鹌鹑蛋12瓶、咸菜丝4瓶、水44瓶以及保温桶、养乐多、维生素、湿巾、痔疮膏、碘伏绷带、尿管和大便管(用于被困人员采样)等物品。

五中段11名被困矿工中,8人情况相对稳定,之前身体不适的两人仍感虚弱,一名危重矿工目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根据专家组意见,已经投放救治药物,并指导井下人员对其进行看护、测量体温等。医疗救治组正加紧会商救治方案。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实习生 周灵茜 符彩莉

摄影:南都记者 康浩颖(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