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都盼望孩子能过得好,希望孩子受人欢迎、成绩优异,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找一份高薪、轻松、自己喜欢又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最好还能受人敬仰,希望孩子家庭幸福美满。

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事实上,孩子以后能否过得好,从童年时期就能看出来。

哈佛大学曾经调查了1万人,根据他们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进行统计,并且又从这些人中抽样调查了1000名25 ~45岁的成年人,对他们的父母、亲人进行走访,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与童年经历有直接关系

1、独立性强

喜欢依赖他人的人,表现在生活中无法自理,需要家人帮忙打理;思想上不独立,不能独立自主地解决学业或工作中的难题。

这让我想到了13岁考上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的“神童”魏永康,生活中的一切都由母亲包办,一门心思只放到读书上面,不会根据天气情况穿衣服,刷牙不会挤牙膏,甚至吃饭都是妈妈喂,最终因自理能力太差被中科院劝退,让本该拥有的大好前程因此蒙尘。

而有的孩子,自从有自主意识后,就开始表现得特别独立,在生活、学业、工作、社交等各方面,都有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主意并做出决策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不喜欢依赖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自控力强

自控能力强的人,高度自律、严于律己,控制得住自己的惰性,有目标、善于制定计划,并且能按计划朝着目标坚定地执行,这种人往往专注力也特别强,至少能保证在特定的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情,不受其他事情干扰。

自控能力不强的人,听课不认真,写作业拖拖拉拉,控制不了自己的惰性,起床时战胜不了地心引力,无法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拖到最后干脆放弃了,管不住自己的人,几乎很难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有逆商思维

这样的人,“脸皮厚”,宠辱不惊,懂得拒绝;有超强的心理素质,不会敏感多疑,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就纠结半天;勇于接受各种挑战,不畏惧艰难险阻、有闯劲;抗挫折能力强,比较容易接受失败,不会在失败后就一蹶不振,也不会自怨自艾;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仍懂得抓住机会。

那些没有逆商思维的人,失败一次就不敢尝试第二次羞耻感强,被老师或家长批评几句就容易想不开;容易为了虚假的面子而放弃努力,比如本来通过努力争取就能获得的权益,却因为不懂拒绝、虚伪地谦让别人,或者担心争取不到失了面子,就放弃了争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未都老师在圆桌派中指出: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一个“厚脸皮”的习惯。李玫瑾教授补充说就是“挫折教育”。李玫瑾教授并不提倡打骂孩子,但她说:聪明的父母,其实要在孩子早年的时候,小的时候就要损他几句,甚至急了直接跟他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教授这种适当地“压一压”孩子的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凡事过犹不及,我们最终还是需要教会孩子面对逆境的掌控力,让孩子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父母要给孩子爱与力量,多带孩子与他人相处,陪孩子去尝试经历逆境;自己遭遇逆境时,给孩子做好榜样;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锻炼逆商思维,毕竟人都喜欢听故事,更何况是孩子。

4、社交能力强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好人缘,在危难的时候就会有人帮他。

哈佛大学曾连续75年跟踪了724位男性的生活,得出了结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更快乐和健康

一个人单打独斗,力量终归是有限的,哪怕是天才,如果不懂得与人打交道,在社会上也很难立足,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天赋也是难上加难,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社交能力不行的人,情商低、性格差、人缘差,有的人见不得别人好,专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有的人在自己无知的情况下得罪了不少人,遇事时别人不愿意帮忙,遇到困难时,甚至还可能会被得罪过的人落井下石。

社交能力强的人,情商高、性格好、人缘好、人脉广,深知团队力量强于个人,善于团结他人并交换资源;与人为善,懂得分享的重要性,会主动帮助他人,遇事也有人乐意帮忙,遇到困境也有人愿意支援。

建议父母以身作则,和亲朋邻居融洽相处,遇事不要乱发脾气和动手打骂,注意好好说话。日常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帮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尊重对方,让孩子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思维灵活

这样的人,有很多奇思妙想、勇于提出质疑和不一样的看法;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理解能力强、能抓住重点、做事有条理,遇到问题时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做事往往也很高效。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