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生吞”文献的价值

有一次,一位来访者跟我说起她的恐惧,经常是莫名的,她不太明白这种恐惧来自于哪里。那时,我跟她谈起了婴儿的原始恐惧,这种恐惧与身俱来,每个人都存在。

当听到我说这些,她说,她突然觉得轻松了,原来自己这样是正常的。

那一次,我为之前阅读过克莱因的《嫉羡与感恩》感到庆幸,虽然读的时候苦不堪言,几乎快要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

第一次听说《嫉羡与感恩》是在和我的体验师工作的时候,我们讨论到“嫉羡”和“嫉妒”的区别。虽然体验师一说我就大致明白了“嫉羡”这个词含义,但总是觉得隔了一层什么东西似的。

于是就去买书,可打开书没看到一页就弃了:又暗黑又艰涩的文字,实在劝退。作为一个每天周旋于俩娃之间,被生活一地鸡毛淹没得喘不过气来的我来说,花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钻研这样的文字, 实在是太奢侈了。

后来在UM心理开始深耕计划的学习,其中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每次观摩督导后,要阅读一篇指定文献写作业。

当时涉猎的文献主要是经典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流派经典著作,我们阅读了弗洛伊德的《小汉斯》,《哀伤与抑郁》,《给从事精神分析操作的医生的几条建议》,《移情之爱的观察》克莱因《嫉羡与感恩》,《儿童精神分析》;温尼科特的《家庭与个体发展》,比昂的《思想等待思想者》……

在两次课的间隙,要完成这些文献的阅读并且写出一篇文字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克莱因那些晦涩难懂的原典。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有“作业”这种形式的鞭策,我好像“不得不”给阅读原典挤出一些时间来了。

为了读懂这些作品,不仅看一遍甚至还要再听书听一遍,然后再看一遍,再做笔记,归纳整理,反复琢磨,才略略明白其中的意思。

当时感觉好像是“生吞”下去的食物,难以消化,但经过时间的发酵,它们或多或少成为你身上的一部分,在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能量。

2

“有底气”:让兵器更趁手

我以前是学文学的,在考研的时候深刻体会了一把,只读文学史和读文学原典文献的区别。

研究生考试看上去只是考文学史,但如果只读文学史的话,很可能答题空洞无物,只是对着书本把一些纲要支楞上去。

特别是到一些论述题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当丰富的原典阅读储备,几乎就完全答不出来。

这些还只是应试方面的区别,其实读不读原典文献真正的区别在于:

第一,你是不是对这门学科“有底气”;

当你有了“底气”之后,你才觉得这门学科真正是一件趁手的兵器,可以运用自如。

其实,各门学科都是相通的,对于精神分析文献阅读也是如此。

最初,我们都是接受一些普及性的精神分析概念与实操的培训,一个个新奇的概念从老师的口中蹦出来,我们只能匆忙领会其大概意思,我们既搞不清概念的源流,又不是太清晰它们的内涵,总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感觉让我们心中不踏实。

这是一种“缺乏底气”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小龙老师的团体督导中,他对我们的要求是,要用某一个流派的观点来解读分析案例,而不要参杂其他流派的内容。

比如你如果用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那你就一直只用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来分析,不要又加入客体关系的概念,自体心理学的概念等等。

这对于没有细读原典的学员来说,真的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因为我们经常胡子眉毛一把抓地学习了很多流派的理论,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觉得什么概念好使就用什么,也不管是不是一套兵器。

其实每一个流派都有它们自己严密的架构和逻辑,如果你不是在熟悉原典的情况下混用这些概念,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同样是“超我”这个概念,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内涵并不相同:弗洛伊德指的是俄期的道德的“超我”,而克莱因的“超我”则出现在生命的最初的几个月,是约束早期破坏性冲动的“超我”。

虽然都叫“超我”,却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时期。

这对于去深入细致理解个案,以及接下来如何与个案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当你精深细致地理解了概念,理解了理论流派之后,所谓“底气”油然而生:就如同一个谙熟城市交通网络的“老司机”,无论乘客说去哪里,你都清晰地知道最佳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有感觉”:真实的链接

其次,读不读文献区别还在于:

你是不是对这门学科“有感觉”

同时,当你只知道一些概念和它们的大概意思,而没有真正深入原典去仔细研究的时候,就像是只看到一个人的骨架,但看不到它的血肉。你知道它大概什么意思,但你没有感觉自己真正“懂”它。

你对它缺乏更细腻的链接,也就是“缺乏感觉”。

用感觉去工作,是我们作为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技能,我们既需要对来访者“有感觉”,又需要对理论“有感觉”,才能把两者真正结合到一起来。

在刚学精神分析没多久的时候,我特别理解不了“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虽然经过同学解释“好像明白了”,但并不敢去运用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我读了克莱因的《嫉羡与感恩》,在反复的研读中,我不仅理解了“偏执-分裂位”和“抑郁位”的概念,也理解了它们的存在状态,并由此深深体会到了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的不同。

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我会发现渐渐地我能够去运用这两个概念,并且能够理解到来访者如何在二者之间摆荡,这也会同时澄清我之前在没有理解这两个概念时曾有的疑惑。

基于这些理解,我更能够站在来访者的角度理解它们的反复,起伏,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去细细辨析触发摆荡的原因。

由此,我感觉自己的咨询工作能够开展得更沉稳,更细致了。

同时,我也切实感受到,只有当你对理论真正“有感觉”,你与它们发生感觉上真实的链接,才能够真正使用它们。

4

最佳文献打开方式

然而阅读文献对我们来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独自阅读,不仅孤独,而且很可能因为学养和背景知识储备不够而对文献发生误解。

即使文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一个人读,不断地查书或者请教老师,或许也能慢慢接近真义,但那毕竟低效,要走很多弯路,在快节奏的如今,实在并不划算。

我很赞同,读文献,最好是有人带着读,有人一起讨论。

我也一直在寻找这样的课程。

恰好,UM心理的文献精学馆出现了。

在师资方面有11位重量级大咖,多为中德、中欧、中英、中美、中法、中挪长程培训项目的师资,以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IPA成员和候选人,学养深厚,临床功底极为扎实。

他们的集结既是对文献学习重要性的最佳诠释,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最高保障。

师资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我更喜欢的是这种以月为时间单位,社群陪伴,精研慢读的方式。

看看目录,精选的31篇文献,有很多精神分析史大家比较少见的文章,也有一些我不熟悉的名字,经典与前沿的搭配,刚刚好。

文献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春三月,正是读书天,我期待一场精神的飨宴。

作者:李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