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说起邵逸夫,李太白的这句诗来形容他的一生再贴切不过了,但是要讲起他一生的故事,从事业上的奋斗,到家庭感情生活,那可真是百转千回,精彩绝伦的程度一点也不输他的邵氏电影。

首先,不说他个人的知名度。但说我国境内,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不论偏僻还是繁华之地,不管大学或者小学,都有“逸夫楼”的存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也是由邵逸夫捐赠的一所公立医院。

他的善行布满了他热爱的这片土地,自上世纪1985年以来,通过他个人的基金组织同内地教育部门合作,建立教育机构六千多个,一生捐赠3万多座逸夫楼,各行各业、各种灾害救助的捐赠金额总计上百亿,留下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传奇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富家,满腹才华

邵逸夫原名邵仁愣,祖籍浙江宁波。他一共兄弟姐妹八个,出身商人家庭,成长环境优越,家庭和谐美满。

父亲邵玉轩经营着一家不小规模的颜料商行,同时在当时还支持孙中山革命活动。既具备灵活的商业头脑,又有大局的前瞻性。邵逸夫在这样物质基础坚实,父母眼界格局开阔的家庭里,从小就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培养,年纪轻轻便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思想活跃,能力出众。

后来虽然父亲的生意日渐败落,但早年收购的一家上海剧院,却培养出兄弟几个对戏曲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邵醉翁虽是律师,却在剧本撰写上水平极高;二哥邵邨人也同样的擅长剧本创作;三哥邵山客对发行和市场把握的非常好;邵逸夫自己摄影水平极为了得,并且对于经营和扩展也眼光独到,手段了得。这也为兄弟几个日后征战乃至称霸整个电影行业打下了基础。

1923年,父亲邵玉轩生意败落后,邵家只剩下一家名为“笑舞台”的剧院和一栋老房子。而兄弟几个更是破釜沉舟般卖掉老房子,搬进剧院,通力合作,准备在电影事业上大展拳脚,可以说邵氏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史是同步的。

1924年,老大邵醉翁就成立了“天一电影公司”,邵逸夫尚未毕业就加入了大哥的“天一电影公司”,并负责拓展海外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国内时局动乱,兄弟几个就把目光投向了相对稳定的南洋,并由邵山客负责拓展南洋的业务,邵逸夫紧随其后跟着哥哥一起发展南洋的电影市场。

而留守上海的老大邵醉翁和邵囤人在三年后,也将电影市场拓展到了香港,此后不但在影片的种类上不断创新,更是收购大量的美国影片;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地收购影院,让邵氏电影遍及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而此后邵逸夫又来到新加坡跟几个哥哥通力合作,让邵氏电影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邵逸夫九死一生从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1932年,由邵逸夫导演的中国第一步有声电影《白金龙》诞生了,他把中国电影正式带入有声时代,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此后几年,邵氏兄弟在东南亚,港澳等地区拥有了上百家电影院和数家游乐场,他们兄弟几人联手打造了一个电影的王国。此后在动荡不安的战争中的邵氏企业也大受打击,几近破产。

几经辗转,邵逸夫在1957年回到香港,在当时还是一片荒山的清水湾,建立了著名的“邵氏影城”,成立他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开始了他的电影梦工厂,邵逸夫出任总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邵氏影城”一共拍摄了一千多部电影。到了1970年,又开始涉足电视行业,开启了香港TVB无线电视的时代,培养了大批著名的艺人梁朝伟、刘德华、张卫健、刘嘉玲、古天乐等。

1973年,邵逸夫发起并举办了第一届香港小姐选举。此后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李嘉欣、关之琳、佘诗曼等历届港姐美女都由此出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情又长情的感情生活

富商的身份,同时又是身处娱乐行业,邵逸夫身边自然是美女环绕。感情生活肯定也是丰富多彩的。

他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据说是他跟好友余东璇的女友黄美珍一见钟情。后来余东璇竟退出成全了邵逸夫和黄美珍,而且还在两人婚礼上送上了重礼,两人也可谓冲破重重阻碍喜结连理。

婚后黄美珍不仅在事业上对邵逸夫鼎力相助,成了丈夫的得力助手,还生下两子两女,可谓婚姻事业皆圆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王子公主的童话怎会就此结局?在邵逸夫45岁时,遇到了年仅18岁的方逸华。青春貌美,且是当时东南亚一带的红歌星,很快两人便走到了一起,邵逸夫开始带着她四处应酬交际。

直到1987年,黄美珍在美国洛杉矶去世,邵逸夫和黄美珍才结束了这段长达50年的婚姻。黄美珍去世十年后,90岁的邵逸夫不顾家人反对,终是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迎娶了小他27岁的方逸华

由此方逸华正式进入邵氏集团掌权,四个孩子相继淡出邵氏集团两个儿子更是直接退出移居新加坡,更是跟邵逸夫断绝父子关系长达二十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方逸华陪在邵逸夫身边四十多年的时间,并且一直帮他管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工作。直到他去世,邵逸夫把股权全部转移给了方逸华,而数百亿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热心慈善,心怀天下

邵逸夫曾经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回到民众,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

回顾他的一生,事业上可谓白手起家,百转千回,历经磨难,建立起自己的影视帝国,给中国的电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创了电影行业的新时代。而财富的积累也是相当惊人的数字。而更为让人钦佩的,是他做慈善的热情和胸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不仅在教育和医疗这样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做出自己的努力,还创立了“邵逸夫奖”,此奖项模仿诺贝尔奖,在各个文化领域内激励有成就的科学家。更是出钱出力保护我国的敦煌莫高窟壁画。

1990年,中国科学院为了表彰他为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还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遭遇台风和洪涝灾害时,他捐助多达150家受灾中小学校的重建;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1亿港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再捐1亿港元用于灾后重建;2011年邵逸夫退休更是将资产全部捐出。还有许多其他地区行业的捐赠不计其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邵逸夫出色的商业头脑,在电影行业展现出来的思维、策略、胆识以及对自己在电影上学习的严格要求,让他成为这个行业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他更是在娱乐、慈善等领域内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传奇。

这个传奇跨越了清朝、北洋政府、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长达百年的历史巨变。他一手打造的电影事业影响几代人的美好回忆。

他的家国情怀,大手笔的捐赠回馈社会,每个地方的逸夫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他的名字将永远随着他的精神被人们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