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光伏行业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几经波折,从最初的爆发式增长,到“531新政”后的断崖式下滑,再到如今的快速复苏。随着2021年逐步临近,国内即将迎来光伏全面平价上网时代。这意味着一方面,补贴政策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不断弱化,光伏领域的长期价值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出,行业内技术快速迭代,成本持续降低,产业链价值在分化中重构。

晶澳科技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0年将业务由光伏电池延伸至上游硅片以及下游组件领域,在行业内率先开始进行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构筑起独特的企业护城河。从2007年登陆美股,到2019年回归A股市场,见证了近年来全球光伏市场的变迁后,作为光伏行业具有前瞻战略目光的龙头企业,晶澳科技如何看待“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的发展机遇?在发展窗口全面打开的背景下,行业内依然存在哪些客观问题与发展难题?放眼全球,海外光伏市场蕴含着怎样的价值?本期金融界《实践101》对话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栋,探讨光伏企业的增长与破局。

平价上网从根本上改变光伏行业的增长逻辑

政策的催化与成本下降是光伏行业开启黄金发展期的两大核心要素,2020年4月1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是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各部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实现“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战略目标。国际上,10月6日,欧洲议会正式投票通过将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从当前40%的减排目标提高至60%,超出此前计划的55%的目标。

有了政策面的支持,光伏平价上网对于行业长期发展的意义被进一步深化。武廷栋在光伏行业从业10余年,见证了晶澳科技与整个行业的成长与变迁,对于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的意义,他向金融界介绍到,“目前国内市场对于光伏行业的认可与关注,主要来源于国内平价上网这一关键点。随着国内光伏补贴的全面退出,人们对于行业发展逻辑的看法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往依赖补贴发展的行业通常会被认为具有缺陷,规模增长空间有限。而一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平价上网之后,光伏发电就可以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模式进行比较。”

“目前在一些海外市场,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已经低于传统化石能源。国内方面,预计明年随着光伏电站建造成本的不断下降,大部分省市、地区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都能够实现低于当地的上网电价,甚至低于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武廷栋继续补充到。根据IRENA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公共事业规模光伏发电项目加权平均LCOE(度电成本)已下降至0.068美元/kwh,较2010年大幅下降约82%,是过去十年间成本降低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

没有政策因素的制约,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更加明显。此外,武廷栋还在对话中谈及光伏行业的长期经济效益,他说到,“在海外的光伏发电项目有大约10%以上的IRR收益,这类项目尤其被资本看好,因为一方面有较好的盈利,同时光伏项目建设又是一个2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稳定收入。”资本的流入叠加此前提到的政策与成本因素,为光伏行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可能。此外,武廷栋还认为如果未来储能成本能够大幅下行,光伏+储能实现平价上网,光伏行业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速。

“产业+技术”构筑光伏企业护城河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这一点对光伏行业也同样适用。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大量释放,以及光伏产业链整体热度的提升,原料、辅材价格的波动对于组件厂商的影响也被进一步放大。11月初,包括东方日升、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和阿斯特在内的六大光伏组件生产商,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组件市场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表示希望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限制。从今年三季度初的硅料价格上涨,到国庆节后光伏玻璃价格不断创下新高,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利润环节发生转移,行业内的竞争与分化不断加剧。晶澳科技的组件供应在期间也遭受了一定冲击,对于行业内的这一现象,武廷栋表示,“上游原材料以及光伏辅材的价格上涨对于组件厂商的影响较大,组件环节面临来自供应链和客户上下游的双向压力,盈利水平受到了一定挑战。”

这一短期内困境也侧面反映出了光伏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两大关键能力,一是产业链协同能力,二是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降低成本的能力。拥有垂直一体化的布局能够有效降低产业链各个环节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同时持续通过研发创新,最大化地降低生产成本,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Wind、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晶澳科技是行业内最早从事一体化布局的企业,预计2020年底,晶澳分别拥有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为18GW、18GW、23GW,一体化匹配度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自2016年至今,晶澳科技的毛利率始终维持在15%以上,高于光伏行业的平均水平。 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基础上,晶澳科技通过与硅料、辅材厂商签订合作长单,以“锁量不锁价”的形式保障供应持续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完善产业协同能力。今年前三季度,晶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6.95亿元,同比增长23.51%;实现归母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增长85.29%。以上数据体现了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

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同样也离不开技术创新带来的持续增长动力。晶澳科技自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均维持在5%以上,在行业内较为领先。对此武廷栋表示,“光伏是一个不断革自己命的行业,每一次技术的迭代,都意味着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低的成本。”同时技术的革新不仅限于电池与组件领域,面对当前的辅材价格上涨,武廷栋进一步补充到,“光伏玻璃价格的大涨,也让行业内的企业思考是否可以需求替代,例如浮法玻璃和透明背板的应用,对于解决当下玻璃辅材短缺的困境都会有所缓解。”

在武廷栋看来,“产业+技术”的优势是光伏企业最为有力的护城河,一面是长期维度下光伏行业的大发展时代来临,一面是短期维度下产业链价值重构,核心利润环节演变带来的分化加剧,在这一背景下,产业链协同能力与创新研发能力是光伏企业抓住行业发展机遇,脱颖而出的有力抓手。

海外市场的“三大”优势与晶澳科技的“两个”布局

光伏同样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大量资金投入的需求对企业盈利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近年来海外光伏市场以其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已然成为众多光伏企业竞相布局的热门领域,目前光伏组件龙头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较高,晶澳科技海外市场占比超七成,出货区域主要涵盖欧美日韩等利润较高的国家与地区。除此之外,海外光伏装机市场规模也蕴含较大的增长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申港证券研究所

晶澳科技的海外布局起步较早,目前已经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武廷栋认为光伏海外市场具有三大优势,他指出,“首先,国内与海外相结合的业务布局,可以有效降低因政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第二,海外客户的项目招标通常采用短名单的形式,集中面向行业内头部的几家光伏企业,比之传统‘价低者得’的竞标方式价格更加稳定,客户与市场的成熟度也相对较高。第三,包括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在内的海外光伏市场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利润情况较好,对于业绩的贡献力度更大。”

面向未来,晶澳科技将进一步强化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晶澳的海外市场扩张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销售网络的强化。未来将会更加细化深化晶澳的海外销售渠道,下沉到更加细分的市场,把渠道做实做细。另一层面是供应链的优化,目前晶澳在越南和马来西亚有工厂,但产能不大,今年三季度审议通过了在越南扩产3.5GW组件和电池产能的议案,以进一步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建设。”武廷栋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