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事不决

量子力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19世纪快结束的时候,量子这玩意才刚刚出世。

有人问,量子是啥嘞?

简单来说,量子就是用来衡量一个物理量的最小单位。

但是那会儿一般人都没见过这俩字,也就没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科学大咖爱因斯坦发现,原来“量子”是个好东西!

做研究的时候,很多小到分子、原子等级别的微观问题都可以用它来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是个好东西,就应该拿出来给大伙开开眼。

于是,爱因斯坦就带着一堆迷弟写文章,给父老乡亲们介绍量子同志。

人们慢慢认识了“量子”,还给它开了一门学问,叫“量子力学”专门研究微观物理世界。

当时有一群量子力学的迷弟开了个俱乐部,叫哥本哈根学派。

俱乐部里面个个都是人才,玻尔、海森堡、泡利、狄拉克等等,好多当红科学家都是他们的老牌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哥本哈根学派豪华的阵容很快就吸引了一堆粉丝,大伙每天都干劲满满、努力研究量子力学。

时间一久,就把量子力学捧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有个不服气的“黑粉”站了出来,甩手打了哥本哈根学派一巴掌。

这个“黑粉”,就是风流才子薛定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定谔觉得,量子力学就是一笔智商税,哥本哈根学派不过是一伙故弄玄虚的“江湖骗子”。

为了揭穿这个骗局,薛定谔决定,自己动手写一篇复杂到离谱的量子论文,让大家知道,量子力学只是看起来很深奥,实际上就是在绕圈子、忽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薛定谔在论文《量子力学的现状》里提出了一个实验:

他想象着,把一瓶毒药、一把锤子和一只猫,一起关进一个密封的箱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箱子里,还有一个叫“原子核”的玩意儿,如果它衰变了,就会启动箱子里的电子开关。

开关一开,锤子就会打破瓶子,瓶子里的毒药一出来,猫就一命呜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实验里,原子核衰变的概率是50%,不衰变的概率也是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打开箱子,我们才能看到它到底变了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打开箱子之前,箱子里的整个系统都维持着不确定的状态:这个原子核,既有可能已经衰变,也有可能没衰变。

也就是说,箱子里的猫既是活的,也是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样“又死又活”的猫。

但是根据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这种“又死又活”的叠加状态是可以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薛定谔写的这篇论文被传到了玻尔手里,玻尔一看,哭笑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玻尔心里想,这薛定谔有点意思哈,你要说他不对,那就是打自己的脸;要说他对吧,好像又不对。

最后,玻尔熬了好几个夜,才憋出来一句话。

他说:“在宏观世界里谈论微观世界中的量子效应是没有意义的。”

意思就是,量子力学只适于原子和分子尺度,不能用来描述更大的物体。

所以你薛定谔上来就是一只八九斤的小猫咪,那肯定行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定谔看到这个解释,仰天大笑:“玻尔,没想到你也有今天!”

这一局,看来是薛定谔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薛定谔一开始捣鼓这个实验,也就是图一乐,他寻思着讽刺讽刺哥本哈根学派就得了。

但他没有料到,N年以后,这只猫竟然成为了量子力学的最受欢迎的梗,甚至变成了量子力学的推广大使。

现在大伙只要一提到量子力学,就会想起薛定谔那个大名鼎鼎的实验,还有那只身不由己的小猫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喵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