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社会性死亡更可怕的,是动辄上升到网络暴力与性别对立的舆论。」

<<<

11月20日, #清华学姐#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一位知乎匿名用户的自述截图被疯转,他用当事人的视角叙述到,自己在食堂就餐时被一学姐揪住大喊色狼,原因是学姐认为他摸了她的臀部,并被索要了学生证及身份信息。男生否认骚扰学姐,提出可以调取监控录像证明。然而在真相大白之前,学姐将男生的身份信息发在了朋友圈和院系群,扬言让学弟在其朋友圈“社会性死亡”,并要求学弟“实名、公开、书面道歉,通知家长和院系。”

而后,监控显示是男生的包不小心碰到了学姐,并非性骚扰,而学姐却称应“相互道歉”。该用户自称已收到很多讽刺和挖苦的信息,对其精神造成了困扰,他甚至想过以自杀证清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称当事人的匿名用户在知乎上的自述)

事后,清华大学某老师回应称,目前当事双方已经和解,且 称网传“自述”并非该男生所发该学姐也已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学弟表达歉意 ,并表示在树洞“曝光”男生系他人发布,并非自己所为。

一件事实清晰的误会,却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微博、知乎、豆瓣、虎扑等平台里网友对此的讨论依然十分火热。 疑似该女生的照片、姓名甚至身份证号、高考分数都被扒了出来,不少网友称要让其也体验一下“社会性死亡”的滋味,而讨论的主题又开始逐渐滑入另一个由来已久的战场。

 ( 网友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网友评论)

01

反向伤害就正确了?

谁赋予了网络暴力以正义

事件初期,令诸多网友感到愤怒的大多是清华学姐朋友圈里的那句 “我先让你在我朋友圈里社死吧”。网友不满于在真相还没有查清楚时,清华学姐就急于给学弟“定罪”,直接做出“社会性死亡”的判罚。而这一事件的不断发酵,也让“社会性死亡”再次成为了热门讨论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学姐“曝光”学弟的朋友圈截图)

“社会性死亡”一词如今已经成了一个新的网络用语,常用来表示在公众面前出丑,甚至尴尬到已经没脸见人想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的程度,对它的应用已经演变得带有戏谑与娱乐的意味。另外两个网络用语“公开处刑”与“当场去世”和它的意思比较接近。

但是,“社会性死亡”还有另外一个更为严肃的意思,托马斯·林奇在 《殡葬人手记》中写到:“听诊器和脑电波仪测出的,叫 ‘肌体死亡’;以神经末端和分子的活动为基准确定的,叫 ‘代谢死亡’;最后是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叫 ‘社会性死亡’。”放在今天的网络舆论中,这层严肃的意思表现在,一个人虽然还活着,但是由于他的某些行为十分恶劣,已经不能在其圈子里甚至社会上被大众所接纳了,如同被拉入了“黑名单”,难以有容身之处。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舆论曝光所带来的“社会性死亡”的威胁竟成为了宣判正义的手段,而与之相伴的网络暴力似乎也被“合理化”成一种正义的“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网络暴力在互联网中一直存在,一种是对人进行随意谩骂或使用侮辱词语以攻击,这常见于对公众人物无缘由地“黑”评,这种网络暴力更多的是情绪的宣泄;而另一种就是在该事件中所呈现的,一个人被曝光出可能做了某件不好的事,而后该人就要在网络中承受“群起而攻之”的 “道德审判”,往往这种网络暴力的目的直接指向于让此人“社会性死亡”。

然而,往往“反转”也常与之相伴而生,并在消解着舆论宣判的正义性。几个月前,一女子发长文称被名叫罗冠军的男子强奸,网友对罗冠军的谩骂声铺天盖地,还对其进行了人肉搜索。网暴过后,事件出现了反转,该女子委托律师发文承认所谓的“强奸”是不存在的。罗冠军用“社会性死亡”形容他所经历的那段最黑暗的日子——半年间他搬了3次家,换了3个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天,让一个人社会性死亡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给一个人贴上一些会引起公愤的标签,便会轻松吸引来一众讨伐,随着声音越聚越多,事态也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而更可悲的是, 被执行社会性死亡的人,也被剥夺了发声的机会。

先入为主的代入,会让处在舆论劣势一方的发声被消音,双方的声音在传播中被偏激概括为“受害者”的一面之词。 而真相大白后,社会性死亡的人还能社会性复活了吗?这道黑标签,恐怕一直会与之相伴。

清华学姐在事实真相没有明晰的情况下,就给学弟扣上了一个 “性骚扰”的帽子,并公布其个人信息,试图用舆论力量维权,这样用舆论对侵犯之人进行宣判的方式,不论出发点如何都有可能会给学弟带来一场网络暴力。

然而,网友们在为学弟鸣不平的过程中,实则也悄然举起了 “网暴正义”的大旗,在网络中开启了新一轮的讨伐,让网络暴力的目标直指清华学姐,而自己也沦为了对他人进行 “社会性谋杀”的施暴人。在这样的讨伐下,短时间内就足以将一个人置于“社会性死亡”的境地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以暴制暴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方是赢家。不论矛头指向谁,伤害都不应该再次上演。

02

舆论失焦

缘何将画风转到性别与外貌?

随着事件的发酵, 网友对该事件讨论的画风,已悄然从事件本身转为一场以性别对立与相貌攻击为主题的争论与宣泄。少数网友对于这场事件理性的思考与就事论事的分析,也逐渐在评论区的情绪洪流中被湮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她明明这么普通,但却这么自信”“实在不明白,这么安全的长相,哪来这么大的自信?真是丑人多作怪?”诸如此类对清华学姐点评的言论不在少数。

一位女性对于自己身体被触碰后的敏感度本就是合理存在的,这与这位女生长得是好看还是一般没有关系;长相和穿着一样,不应该是“活不活该”受到骚扰的原因;“长相一般”也不意味着没有保护自己身体免受侵犯的必要。

事实的核心在于,清华学姐维权的出发点本来无错,但有偏颇的,是她维权时的处理方式与程序。而这与她是否敏感、她是否滥用女性权利以及男性是否被标签化,本没有关系。

有些评论将此上升到性别、女“拳”的层面,将具体事件仅当作一个背景,大谈性别不平等,或是将该女生的做法归结为女权主义,从而将个体事件贴上群体标签,在群体之间开启一场口伐笔诛的口水仗。 殊不知,这场争论完全偏离了事件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值得深思的是,这样的路径并不陌生,这种性别对立的语境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往往一个事件的当事双方性别为男性和女性时,网友争执的主题总是容易发生偏移。

8月4日,有网友发帖称一17岁女孩被一名男子当街割喉,当时很多评论都聚焦于该女孩的穿着,被害时女生穿的是洛丽塔裙子,有网友转述事件时将其称之为 “洛丽塔女孩”,微博上的话题词也是 “lo娘被杀”。很多网友将一位无辜的17岁女孩打上与事件无关的标签,甚至有评论将女孩受害的原因归结于 生活作风上的问题。评论区里,性别对立又成了大家争论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2018年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刚被报道之初,舆论的重点也是先关注到了在公交车旁驾驶小汽车的女司机,甚至造谣是女司机逆行导致的事故,很多网友对其性别属性展开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争论路径大大模糊了事件本身的性质,并造成了舆论的失焦, 让本该被关注的重点如事件后续进展、受害人生命安危情况、当地有关部门的处理、法律审判结果等社会议题,让位于本与事件无关的性别议题;让原本关乎人们生活与社会现实的大事,让位于无休止的争吵。这样的争吵,早已和事件的核心议题偏差千里。

然而,被误导的舆论很难被纠正回正轨。随着时间的发展,事件的热度与人们对此的关注度往往会降低,人们对于信息全貌的掌握也会存在不完整性。 发表观点容易,但是继续关注事件后续进展或是改变最初的立场,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网友仍然认定清华学姐没有向学弟道歉,拿着该女生先前“不真诚”的道歉截图为例证,继续为男生鸣不平,上演着对清华学姐的网络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学姐发布的长文道歉)

这应该也是这位清华学姐没有想到过的结果,但每一个在这场事件中扬起锋利的舆论之剑的看客,又何尝不是在重复着同样的行为。

当这把锋利的剑被高高举起刺向别人的时候,它的刀锋也极有可能反向刺向自己。

社会性死亡从来都不是威胁式的宣判,舆论也从来不应是对个体施暴的工具。

(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