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说的是豆瓣电影top9的《盗梦空间》。

费里尼说:“梦是唯一的现实。”

在我看来,这句话是继弗洛依德写下“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之后对艺术(电影)与梦境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强调。

当人们置身于电影院,放映厅的灯光暗淡下去,观众就仿佛闭上眼睛进入睡眠,同时也投入到银幕上呈现的梦境之中。

如果把电影视为某种梦的观点在美学上不那么贴切的话,以电影这一媒介去呈现人们的梦境世界则是许多导演们热衷于尝试的内容。

评分9.3的神剧,我想再过50年,也不会有人超越《盗梦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简介:

柯布(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是盗梦团队的核心首脑。

他和同事们在一次行动中失败反而受制于对方,日本能源大鳄齐藤要求他们帮忙给竞争对手公司的继承人脑海里植入一个潜意识,即放弃家族生意自立门户。

柯布及其团队成员们精心设计并潜入了目标人物的多层次梦境,去完成任务。

在此过程中柯布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心结,那就是曾经的妻子因为从深层梦境中醒来后依然认为是梦而跳楼自杀,柯布的内疚自责使得他不得不在梦境中面对死去的妻子的纠缠。

影片结尾,柯布从梦中醒来回家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女,但影片结尾没有明确,他回到的是在现实还是某一层的梦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作案团伙!

梦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做梦,第二层梦中有梦,第三层是梦中有梦有梦!

第一层简单,第三层极难。

每一个梦层增加,造梦者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进入到做梦者的脑海深处。

特别是第三层增界。

这一部影片结构宏大,层次分明,故事脉络清晰!

虽然一开始,看不明白。但很快能进入角色!

更让人惊讶的是,作案团伙造出的梦境,连身处梦境中的作案,都不容易分清现实与梦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为盗梦:电影中柯布和他的团队是“盗梦者”,这里的盗,可以理解为窃取。

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满足梦境搭建。

普通人正常状况下也会做梦,但梦都是无序的,它没有规律,也并不稳定。

但如果我们在做梦之前,被某种电磁波干扰,而这个电波可以通过波长、强弱等设定不同,来传输和搭建我们即将要进入的梦境里的基本框架,它会设定某些大环境信息,比如白天、城市、年代……甚至可以精准到梦境发生场所中的某一个房间布局。

这是梦境搭建和梦境窃取可以存在的基础理论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盗梦空间》里,诺兰真的把巴黎给zha飞了。

不喜欢用特效,又想在巴黎市中心拍一场爆炸戏,那该怎么办呢?

那就真炸!只不过机智的剧组用的不是炸药,是高压氮气,没有火光,其他效果跟爆炸一样。

李子和软妹就坐在爆炸场景的中心地带,玻璃渣子满天飞,六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慢镜头,震撼的效果就达成了。

他还让李子在摩洛哥,顶着38度高温跑酷,让水淹了霸总的豪宅,把火车开上了大马路。

在第二层梦境的失重打斗重头戏里,别人拍旋转都是转摄影师、转摄像机,诺兰非得转布景。

剧组在一个飞机库里,建了一条360度全方位旋转的酒店走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心灵最为受感触的是男主人公最后从梦中醒来的那一刻。

我看着他从梦中醒来,那种感觉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因为看着这样的场面,就像看到自己本身一样,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不一样的梦境。

而且在梦境之中所有的景象,在我们看来都是假的,而且我们始终会醒来。

无论面对多少痛苦,失落迷失,只要有人对我们说这些情境只是做梦的话,似乎一切都迎刃而解。

我觉得电影之中表现得最有意义的就是醒来的那一刹那,其实,所有的事情的发生以及所有梦境的结束都是在于醒来的那短短几秒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想和电影有与电影本身一样古老的亲情。

当电影制作人了解到双重曝光后,灵魂开始离开身体。

潜意识的恐惧变成了肉体;如果只是一个可怜的流浪汉的幻想,那么最大的坏蛋们就会被打在头上。

梦境和电影都提供了另一种现实,一种视觉上的冒险,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有时甚至是弗洛伊德式的暗示。

但《盗梦空间》(Inception)却违背了这一含蓄的协议:通过对各种各样的经验进行卷积,通过重叠和模糊表面上的现实和表面上的梦想,诺兰先生剥夺了我们在情感上进行投资的机会。

他似乎不是一个传统的叙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布最后究竟有没有回到现实?

这是诺兰留给观众最大的疑问,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诺兰给了所有观众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当诺兰习惯性从口袋中拿出图腾陀螺放在桌上转动时,此时的镜头没有像往常一样等到陀螺的转动产生结果,镜头就打上了谢幕字幕。

当然,对于柯布最终是否处于现实之中,影迷们普遍都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首先是区分现实与梦境的陀螺,在镜头的最后,可以明显看到陀螺有不稳定要倒下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梦境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梦境中的陀螺转动无比的顺滑稳定,而且最重要的是,电影最后,有一个陀螺跌落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阅过多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之后,我发现其实很多人肤浅地低估了这部电影的价值。

许多人喜欢从技术层面分析,可往往没注意到电影的核心内容其实是充满感性的。

就像导演自己说的那样,“动作电影的共性就是有意将情感线处理得比较肤浅”。

许多人把这部片子当作了一部惊险刺激的商业电影来看。

但是这部电影有一条隐藏的线贯穿了电影始终,就是高比与妻子美颍的故事。这条线或许许多人把它当作副线来看,可是我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这条故事线是导演真正有意呈现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诺兰导演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梦”的好奇心。《盗梦空间》因此获得了第11届美国电影学会奖年度佳片,他本人也获得第68届金球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

而《盗梦空间》这部上映近十年的电影之所以能好于99%的科幻片,并能稳居全球影迷票选的最好看的250部电影当中的第9位,除了电影极佳的创意与其蕴含深刻的现实意义外,影片的叙事风格也功不可没。

正如罗伯特·斯凯尔斯和罗伯特·凯洛格在1966年出版的《叙事的本质》中,所说:电影是一种叙事的艺术,而非戏剧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盗梦空间》是公认的烧脑神片,今天我们借着这部电影,说说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的影迷是世界公认的脑粉,关于诺兰是否过誉这个话题一直被争论不休。喜欢他的影迷奉他为大神,不喜欢他的影迷觉得这人爱装,电影一点都不深刻,所以,诺兰是个优缺点都很明显的导演。

豆瓣上有句非常著名的评论:卡梅隆负责革新电影技术,诺兰负责革新电影结构。诺兰喜欢非线性叙事,把一段故事打乱了顺序剪,设置悬念,让观众到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

或许关于盗梦空间式的结局所引发的争议,诺兰在影片构思之初便早已料想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么多年他一直没给出关于自己对于这个结局的看法,这或许就是诺兰的本意,就像梦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也都有对于电影自己的评判。

就像那句经典的“一万个读者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这个结局诺兰一开始就没有想给出标准答案,因为不论是谁都难以做到洞悉一切。

在影片结束后也可以让观众久久不能平静,那么这个电影才算是真正的跨越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这才是真正的《盗梦空间》,真正的电影,造梦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