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无常往往是我们所不能预料和控制的,我们只能选择适应,以及努力让它好转起来。这种观念上升到历史层面也是同样的,有些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只有积极面对,认真对待将来的生活才是让一切安好的不二法宝。

他,在还是个三岁幼童时便登上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皇位,江山在他心中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只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存在。长大后,他以为可以力主改革推行君主立宪,不料却被军阀赶出家门。他以为自己是大清国的主人,但最后却成了日本人的傀儡。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虽然经历了从九五之尊的皇帝到平平无奇的普通老百姓,但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溥仪处理政务蜡像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1959年,被赦免的溥仪从抚顺回到北京。面对当时的新中国,溥仪内心百感交集。当时新中国的公民都需要申请户口,溥仪也不例外。从户籍上看,溥仪的教育水平显示的仅为初中,这令人十分吃惊。作为曾经一国领导者,清王朝的皇帝,出身于皇族,溥仪的文化程度到底有多高呢?众所周知,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由此建立了不同的皇家教育制度。清王朝建立后,皇室为了培养自己的子孙后代成为合格的接班人,专门设立了上书房。

▲牛津大学近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的皇子们于文,学习满、蒙、汉等多种语言文字,也学习儒家经典;于武,他们还发扬满清的传统精神—学骑射。据史书记载,溥仪曾有满、中、英三种语言的八位教师,这些教师也都是各领域的精英。朱一凡、陈宝晨、梁定芬、徐世昌等为溥仪的汉语教师,溥仪的英语老师则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他负责教溥仪英语和西方历史以及数学和地理。其中,众多老师中,就是他对溥仪的知识启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溥仪能够更快接受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显然,在当时教导溥仪的老师都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溥仪办户口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溥仪自幼在紫禁城长大,家里保存着各种各样的文物,他也在那里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大使。虽然后来清王朝覆灭后,溥仪被驱逐出宫,但他从下生活在紫禁城里,又曾是一国之君,肯定见过世面,视野也肯定比一般人高。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文凭是衡量一个人最直接最基础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找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无论你知识多么渊博,读过多少书,如果没有没有国家颁发的官方文凭,大家都不能一眼就直接知晓你的知识水平在哪个层面,因此对于溥仪的文化水平程度我们很难去准确的判断。

▲清末紫禁城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学历划分是以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为基础的。在旧中国,大多数的公民都是文盲,会读书写字的基本上都是贵族子弟,而溥仪毕竟是受过教育的皇帝,知识水平自然会比一般公民高上很多。由于没有文凭这个最直观的证据证明溥仪的文化水平,因此通过对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溥仪的教育水平绝不仅仅是初中水平。首先,溥仪拥有很高的鉴赏水平,他通过日常接触,见过无数次奇珍异宝,依靠经验进行鉴定,十有八九都是准确的。不过,溥仪的专业鉴赏知识仅限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如果不是紫禁城的,那么溥仪的鉴赏力就会有所下降了。

▲溥仪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溥仪还曾写了自己的传记《我的前半生》。这本书他反省自我,从溥仪的青年到晚年回到北京,描述得非常详细,反反复复被修改了很多次。如果只是一个低教育水平的人,是写不出来这样一本书的。虽然清王朝覆灭后,溥仪不再是清朝的皇帝,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但溥仪的文字功底也是许多高校大学生望尘莫及的。最后,溥仪的英语水平令人印象十分深刻,自幼在牛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老师指导下,溥仪的英语水平在当时看来,已经远远超过了许多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听说读写他样样精通。

▲溥仪在植物园工作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在现在看来并不奇怪,但据资料显示,清末民初的识字率还不到10%,这也表明溥仪确实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溥仪退位后,依旧继续享受着皇室的特权,这也代表着清朝皇室的面孔,一个皇帝永远不能愚昧无知。那么,当时享受着国家顶级教育资源的溥仪,户籍上怎么会显示只有一个初中文凭呢?事实上,从前文的赘述,我们知道溥仪的真实学历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评判足以让部分专家自愧不如且望尘莫及。

结语

只是溥仪统治下的清王朝危在旦夕,清廷的生存岌岌可危,溥仪即使身为一国之君,但面对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他也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注定会成为历史潮流的牺牲者。而所谓的初中文凭,只不过是成为平民后的溥仪,为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随意填写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