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善良的本性,无论这个社会如何喧嚣,也有人在做坚持做好事。如果要说做公益有什么价值,小益觉得从小处讲就是对他人有益,自己也身心愉快,从大处着眼就是传播正能量,有利于构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俗话说“达者兼济天下”,但其实公益并没有门槛,只要有心,善意无大小,任何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善举。

上至耄耋之年,下到90后00后,各个年龄层的爱心之人不断在涌现,他们的举动也悄然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人生。

1

山东菏泽75岁的老人张传党虽然只上过几天学,却有一个家庭图书馆。张传党农闲时捡些废品卖钱贴补家用,但只要碰上好书从不吝啬,馆藏图书由最初的40余本增加到2万多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立图书馆,一方面是因为张传党喜欢看书,另一方面则是想让别人也学点知识。

闲暇时刻,张传党也会陪着小孩们一起看书,很多小朋友几乎是每周都来,“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但是我家的书有限,爷爷这里的书很多,我离爷爷家也很近,每到周六周日我都会抽空来爷爷家借书看书”。

图书馆已免费开放48年,从这间简陋的图书室走出去的借书人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走上了经商之路,而张传党还依然坚持他的图书馆。

2

近日,在全网热议的“我和我的村庄”话题中,来自云南省怒江州秋那桶村的90后小伙甘文勇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甘文勇从高中起,就在同学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在家乡办起爱心书屋,累计藏书超1万本,免费向村里的孩子们开放。他说,想帮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以我目前的能力,这是我能对家乡做出的最大贡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山区的孩子来说,改变命运的最好的方式还是读书。多读书增加知识,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力量,小益相信,这种力量能够激励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甘文勇在贫困山区兴建图书馆,这一举动无疑是为孩子们架起了希望的桥梁,他的此番爱心行为也被网友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河南南召,90后的王晓光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创办了一所“儿童之家”,从2014年创办至今,先后接收46名特殊困境儿童,这些孩子大多来自贫困或亲人丧失抚养能力的家庭。儿童之家不仅负责接送年龄偏小的孩子上学,还承担着他们的日常花销。

除了经济上的支持,王晓光也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他用农耕教育的方法引导孩子们通过劳动,兑换爱心人士的捐赠。王晓光认为儿童之家是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地方,他希望通过志愿者的陪伴和支持,让孩子本不幸福的童年得到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多做一点,孩子们的命运可能大不相同。”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多孩子从内向变开朗,有暴力倾向的性格变平和。

从张传党、甘文勇到王晓光,他们用行动为我们讲述着爱心和善意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我们的社会亟需像他们一样有着公益之心的大爱之人。

公益,于己,做则心安;于社会,做则进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