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他,就让他996;如果深爱,那就007。"

毫无疑问,天下苦"996"久矣。都2020年了,"副业大王""炒更狂魔""斜杠青年"的"揭竿而起",掀起了对"996福报论"的疯狂反击。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群女生反击996"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哈波和阿开,2015年在广州开了一家大排档,名字叫"等我餸上门"。这家以外卖起家的小店,初创时只是个9平米的"铁皮屋"。

如今,它成了开进CBD、产业园的3家连锁店,也是那些独立、自由,时而中二,时而刻奇,能文能武、可御可萌的年轻人打卡"大本营"。

这家店的主人——哈波和阿开,实现了对996、KPI、考勤打卡的"胜利大逃亡",也摇身一变,成了两位"老板娘"。

实现"办公自由",未来免受"996之苦",这或许是所有白领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今年2月,互联网程序员郭宇写了一篇《我选择在28岁的末尾退休》,而在都市青年的眼里,这毫无疑问是一首象征"第一批90后已经退休了"的散文诗:

拥抱山间清泉和峡谷的风/去感受春夏秋冬/有缘人会再相逢

……

对朝九晚五的不屑,对996的绝地反击,诞生了零工经济、双栖一代、副业狂魔、斜杠青年……"你有多狠996,就有多强的'斜杠潜力'。"《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奇·阿尔伯赫(Marci Alboher)曾这样说。

在她看来,纽约、伦敦、东京等大城市陆续出现的斜杠现象(The Slash Effect),是对以加班为内核的996工作制的一个抵抗。

阿尔伯赫没想到的是,2020年的今天,比那些想法多、副业多的斜杠青年更多的,是彻底实现办公自由的新兴一代。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个抵抗996办公制度,最终彻底实现"办公自由"的故事,也是一个通过线上外卖平台,融化当代社会人际关系"坚冰"的故事"。

1 反击996?先把68元的椒盐虾加到118!

准确来说,"等我餸上门"这家店的诞生,和2015年的一次"女生约酒"有关。

2015年的一天,哈波、阿开和2个闺蜜"吃饭约酒",席间众人轮流诉苦——你抱怨"公司加班没人性",我控诉"领导'置障'没耐性",他不满"天天坐班没个性"……

也不知谁说了句"干脆我们一起开个饭店吧",众人云集响应。

为了摆脱"加不完的班"和"三观不合"的领导,四个女生开始了一通"盘算":

"你家有亲戚做厨师,可以物色一些菜品啊"

"你手头大把媒体资源?那做后期推广+宣传呗"

"你做管理出身嘛,以后负责运营咯"

"你做插画的?那你……先设计个菜单吧!"

90后"鬼马少女"哈波就是那个"做插画的"。但设计这份"新店菜单"之前,得先确定小店主打的特色菜。

阿开提议:先从外卖开始做。"我吃过金沙洲的一家路边摊,他们家专门做椒盐虾,特好吃,我们可以去那家店拿虾,自己想办法买掉。"

说干就干。

四个女生"打满鸡血",她们以68元/份的低价,从金沙洲那家路边摊"拿货",转手开出118元/份的高价,轮番在朋友圈"安利"自己拿到的椒盐虾。

哈波把这个创业"四人帮"称为"椒盐虾的'分销商'"。其实,她们不光是分销商,还是外卖员。

"广州市内的订单,我们就自己送;市外的我们一般叫司机送。"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一名司机接过热气腾腾的椒盐虾、炒河粉,一脚油门往佛山和清远方向开,到了客户的位置附近,打电话叫客户下楼取餐……

哈波依然记得下过单的一个清远客户。"他当时在线下单,还告诉我,他刚从美国回来,特别想吃我们的炒粉。我告诉他,'我让司机给你送过去,但运费要你自己承担。'他说没问题。"

"最后他一共花了228块(炒粉28,椒盐虾118,滴滴路费82)。"

"我在想,未来可以增加"见美女老板真容"服务,收双倍服务费,等我成了抖音网红就上线!"5年后,坐在珠江新城分店的哈波,满眼看见的都是自己成为"网红老板娘"的样子。

自己做老板(娘)的日子坚持了四五个月,四人净收入5000块左右,众人心累,做鸟兽散。

2016年底2017年初,这个"小团队"卷土重来,在海珠区工业大道某园区里盘了一个9平米的店门,"也就能摆下2,3张桌子的样子吧,我们开始做堂食。"阿开说。

很多人不理解:干了小半年,收入五六千,支撑你们做这家店的动力是什么?

阿开说:"就是想让大家有'老窦老母叫你番屋企食饭'的感觉。"

2 最有烟火气的"广州风"大排档

生捞起肠、奶油大头虾、沙姜花螺、鸡蛋炒米粉,这是"等我餸上门"初创时期的四大"镇店菜"。

"吃第一口,你会觉得是广东味,第二口有东南亚味,第三口你会发现,你吃的已经不是食物了,而是一种心情。"哈波说。

作为"资深吃货",哈波和阿开自称长期受"香港大排档文化"影响,一有空就经常结伴去香港"胡吃海喝"。

"整个香港地区,有26家大排档是执照营业,可以在路边摆摊,一走进店里,哇,你感受到的是温馨,心里也踏实了。"哈波说。

她和阿开想把香港的这种大排档模式,复制到广州的老城区。她希望进店的顾客,"第一感觉是:在这里可以吃得开心,吃得愉快,吃得踏实"。

矫情点说,"等我餸上门"的鸿鹄之志是:你在大排档里吃的不是饭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为了营造出这种生活方式的独特氛围,哈波自己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走进如今的"等我餸上门",你会发现,上世纪90年代的复古桌椅遍布,哈波说,这叫"广州风"。

她和阿开两人,把老式缝纫机、收音机等怀旧物件摆在显眼位置,"文绉绉点说,这是我们的展示区",哈波说,"这些都是我自己'淘'来的:有次我去给员工租宿舍,发现一栋楼的老房子里,全是上世纪末的物件,什么缝纫机,收音机之类的。我一下子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菜'啊,于是我跟房主说:'阿姨,我把这些旧东西给你换新的,旧的我自己留着,行吗?'"

阿姨满心欢喜,求之不得。

"估计她心里想,'还有收这种旧东西的怪人?!'"哈波笑着回忆道。

一边让人怀旧,一边向往年轻,这家从老城区开进CBD的大排档,无疑是一家"分裂并快乐着"的"年轻人聚会根据地"。

在这个"自我分裂"的过程中,"等我餸上门"打造起自身独一无二的"人设":"食饭,最紧要开心"。"如果有一家大排档,它能让年轻人同时收获'好心情+烟火气',那这家店一定是'等我餸上门'。"阿开说。

她觉得,开店就是要"好吃,好玩,还要有型"。而每次聊起"有型"这个话题,她和哈波总爱这样告诉每一个有心打听他们"品牌故事"的顾客:

"开法拉利来我们家,就为了打包个鸡蛋炒粉,这种顾客多的是啊。"

为了"品牌故事"甘当"复读机",这两人也真是"没谁了"。

3 被融化的"坚冰"

BBC曾预言过21世纪的职业特点:"无边界"(在不同项目之间切换,而不局限在一家组织)、"组合化"(同时为多个雇主从事多项工作)、"多变性"(懂得转型的劳动者按照要求改变自己)。

现在看来,哈波和阿开做的这家"等我餸上门",似乎完全契合了BBC预言的这些未来工作趋势:

无边界——初创这家店时,哈波和阿开的初衷是:远离996,做一家海纳百川的,有烟火气的本地大排档;组合化——四个女生一台戏,初创时就打出"线上+线下"的组合拳;多变性——哈波和阿开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只有9平米的铁皮屋,后来会开进CBD,并成为本地,甚至全国青年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店"。

"想象一下,在珠江新城CBD加完班白领,穿西装、打领带,风尘仆仆地走进'等我餸上门',大吼一声'给我来碗炒粉,来盘奶油虾',这场景简直不要太美。"哈波说。

四处飘散的烟火气,其实从"等我餸上门"初创时,就已经在"线上"弥漫了。

阿开至今依然认为,"等我餸上门"骨子里具有外卖基因,"这从我们的店名就可以看出啊。"

据阿开介绍,"等我餸上门"是最早一波上线美团外卖的大排档,"不会做'云上生意'的大排档,年轻人也是绝对不会去的。"

通过外卖做起"云上的生意"的同时,这家大排档用一个个"小惊喜",开启了外卖商家和用户关系的新纪元——点外卖,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下单。

"有时候我们会想,点外卖的用户,会不会在家/办公室太无聊,太寂寞了呢?于是我们开发了'加量不加价'大招,有一次,有个广美的学生通过美团点外卖,他在备注栏写了一句话:'我今天心情不太好,能不能炒粉给我多加点?'我们看完就让厨师,把炒粉的用料'拉满'。"哈波说。

一块坚冰,在不经间融化了。

如今进入美团外卖界面,你第一眼会看到订单、销量、好/差评率,配送时间……但当这些数字、流量、算法、大数据,被这家大排档店转化为一句表达情绪的备注,一碗"用料实在"的炒粉,或者一声嘘寒问暖的问候"心情不好求抱抱",你才会发现,点外卖是下单,是完成一笔在线交易,但其实更是一次商家和用户之间的"情感再建立"。

对抗996者千千万,但"等我餸上门"在其中,或许是"最有心"那一拨团队之一。

据哈波介绍,今年疫情期间,每当发现有医院的订单,她们总是不会忘记,在美团骑手配送之前,多塞几瓶饮料送给这一单的客户,末了还附上一张写有"加油""你们辛苦了"的卡片。

今年初的疫情,对"等我餸上门"影响不小。在把第三家连锁店开进珠江新城CBD后不久,疫情就让广州的餐饮市场遭遇了"寒冬"。

"等我餸上门"那时已经有三个连锁店了,堂食不做不了,外卖订单就成了救命稻草。

"疫情时,我们调了一些精兵强将驰援CBD店,那段时期,老板、厨子、服务生都坐在大厅里,美团外卖的订单声一响,所有人'噌'地站起身,有的问'这单卖了多少钱啊',有的关心'点的是什么菜啊'。"

疫情的难关,在2月14日情人节基本度过。那天,"等我餸上门"迎来了疫情期间的首次爆单。

4 "三个戏精"送外卖

这家用"烟火气"招徕"凡人心"的大排档,也是以办公自由为终极目标的餐饮店里,"最逗比""最鬼马"的那一个,或许,还真的没有"之一"。

哈波至今记得有个粉丝,有一次凌晨0点刚过,就下了一单,附言"今天是我生日,我希望吃点好吃的"。

她和阿开吓坏了:好不容易过生日,还点我们家?于是两人叫上另一名合伙人,一男两女,亲自配送这一单。到了粉丝家楼下,三人模仿骑手口吻"您的订单已经送达,请帮忙开一下门禁"。

事后回忆起这件事时,阿开坦言三个人心里都"紧张得要命","我们也是头一回这么干啊,没经验,也算三个戏精了。"

"到了粉丝门口,敲门,对方的老公开门一看,妈呀,怎么三个骑手送餐?"回忆这个场景时,哈波每次都能"笑抽"。

"啪"一声,门被关上了,门内隐隐传来传来一句"老婆,你点的外卖到了,怎么三个人来送?"

三人目瞪口呆,在原地愣了十秒,直到门重新被打开。

蜡烛、生日祝词、三人配送,这一番"顶配"服务,让这名女粉丝瞬间"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每次给外人讲起这个融俏皮、新潮、感动……于一体的送餐故事时,哈波都会在末了补一句:

"事先声明啊,那根蜡烛是生日蛋糕上点的蜡烛,不是内个XXX用的白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