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獭

10月25日凌晨4点,一只皮毛发亮、眼睛圆圆的小物种闪现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后经专家对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分析和现场痕迹采集,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欧亚水獭。这是继2010年国际自然观察网站iNaturalist在深圳记录了水獭影像后,时隔10年后“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外相机捕捉到的水獭照片。

10月29日,红树林基金会(MCF)守护深圳湾项目官员戎灿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欧亚水獭这次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出现,或许会开启一个生态环境的全新篇章。

“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水獭因其对栖息地破坏和污染十分敏感,而被认为是淡水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同时也是区域河流和湿地等水生环境的旗舰物种。也就是说,水獭的存在通常意味着这是一个完整而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体现了该区域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价值。此次在福田区中心区记录到水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特别是水体治理工作的成果。”戎灿中向记者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獭的排泄物。

据了解,水獭是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Carnivora / Mustelidae / Lutrinae)动物的统称,全球现存共7属13种。在我国有三种水獭,分别是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以及江獭,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欧亚水獭,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

由于长期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水獭拥有光滑且紧致的皮毛,但这却成为它在上世纪被大量捕杀的原因。

大量的皮张和骨肉被用于服饰和传统医药,仅上世纪50年代,广东的水獭皮张收购量就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进入新世纪后,栖息地的丧失成为影响水獭生存现状的又一重大因素。植被破坏,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水獭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和食物消失,最终导致水獭种群急剧萎缩。

2019年发表的《中国水獭调查与保护报告》中提出:2000年后整个珠江口,只有珠海,澳门和香港有水獭记录。而根据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在2016年对珠海水獭的调查,受栖息地和污染的影响,珠海地区的水獭种群严重下降。珠江口的另一边,香港的欧亚水獭也仅局限于后海湾米埔自然保护区和落马洲一带的鱼塘河流中且数量零星。

【见习记者】刘珊

【通讯员】杨凯婷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