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 言

几天前参加了《金刚川》的点映活动,提前看了片。看完后我在豆瓣上打了一星,写了段开玩笑的短评。后来这条短评被挂了出去,导致接下来几天被很多账号追着骂“美分”“洋奴”“舔狗”之类的词汇。

和我一起看片的朋友也有个豆瓣账号,但是是个小透明账号。他也给影片打了一颗星,同样这几天也被追着骂,以前发的广播也被人翻出来进行人身攻击。当然我们都对这类事情司空见惯了,从《战狼2》《流浪地球》到《八佰》,打了低分给了差评,就把你往死里骂,给你扣上所有能扣的帽子。但其实我们针对的从来不是题材和意识形态,只是电影本身。

主旋律可以拍成好电影吗?一定是可以的。

只要是主旋律就一定是好电影吗?不好意思,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今天还是要发布这篇对《金刚川》的批评。

这里,我们不谈论任何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我们回归到电影本身的叙事技巧和制作能力,来聊聊——

为什么《金刚川》是一部极其糟糕的战争电影。

- 陀螺

PS:如果大家依然很想看这部片,就不要花钱去看了吧,我在微博会送出IMAX通兑券,可以抽去兑换电影票。

战争电影一直担负着诸多使命,《金刚川》也是如此,反映的是当下的政治文化。

影片从拍摄到上映只有短短几个月,并在宣传上起到某种微妙的效应:

如果拍得不好,就会出现“时间有限,情有可原”的论调;

如果成品还不错,则会被赞为“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海报

总之正反都能说。我无意追认到底有多少因素导致如此仓促的拍摄周期,何况影史上短时间内完成的杰作也有不少。

归根结底,制作周期本质上与作品质量不成绝对正比,而作为观众,只需关心摆在面前的作品。

所以,不必过多进行意识形态分析,也不必拿制作周期推托,单就电影语言本身,《金刚川》很难说是一次美妙的观影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一直以来,在谈论电子游戏的时候,我总是乐于对标一些电影领域的美学现象,但谈电影时很少会提到游戏。

一方面是从电影影像到游戏影像,至今仍是一条单行道,电影语言深切影响着游戏的表现手法,但反之并不如此。

另一方面是读者群体的不同,影迷远远多于玩家,拿游戏举例常显得有些不明所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但这次看罢《金刚川》,可对我而言,这部主旋律抗美援朝影片最合适的参照物,恰是几个月前引起轩然大波的游戏巨制《最后生还者2》,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到其他时间更接近,受众更广泛,印象更鲜活的例子了——

即使两部作品从主题立意、人物和故事上完全没有一丁点关联。无他,二者都运用了相同的复调叙事结构,且均以此为最显著的美学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当然,也许不少人会联想到《敦刻尔克》,但它的可比较性其实并不比《最后生还者2》来得多。

《敦刻尔克》在内核上是与《金刚川》完全不同的叙事策略,对时空结构的设计和最终的表达目的,都与本片是两种建构思路。

而《最后生还者2》无论是外在的戏剧结构还是所选择表现方式,都与《金刚川》如出一辙。包括其结构性问题导致的叙事崩陷,也摇身变成另一种形态全面侵蚀本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戏《最后生还者2》

如果说前者是因人物与主题的失调,以及对玩家代入性视角的考虑不周,导致复调叙事没能达成相互阐明主题的效果,那么本片就是对事件素材想当然的重复利用,以及凌乱不堪的视点选择,破坏了完整的表意系统,致使叙事从内部瓦解。

本片与游戏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得益于后期调色赋予的绝佳影像质感,外加张译极为精彩的表演。

影片整体上的对比度、饱和度,甚至是夜景镜头的噪点和数字摄影机的拖尾,均赋予了一定的视觉魅力和对真实的切身想象,就像《最后生还者2》在逼真的演出及场景之上,又全程添加了胶片滤镜那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戏《最后生还者2》

因此在最表面的感官体验上,影片基本是无可指摘的。而张译的表演,是叙事层面最亮眼的存在。

他自带抢戏光环,只要入画,就必然会吸走我们的眼睛。他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情绪的精确把握,体现在生动变换的眼神、气息与语调,以及敌机到来时微微抽动的耳朵上。

这是难得一见的好演员,似乎也只有他能让那些浮夸的台词显得不太违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但视觉滤镜终究遮掩不了文本、群像、调度与整体风格的匮乏。于是,面对这部电影,我不得不再次谈起复调叙事结构。

自巴赫金从音乐界挪用这一概念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又被引入到电影叙事理论中以来,复调结构已成为五种常见的电影结构模式类型之一。

它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同时也是一种风险较高的表达手段。这种手法打乱了传统叙事的因果次序,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影像单元组成,以便有效处理充满矛盾的复杂事件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因为这样的事件材料往往需要展现不同立场、不同意识的各方视点才能被清晰表述,才能充分彰显主题的深刻意义。常规的独白式叙述在这样的素材面前,往往不够有力。

复调叙事不等同于非线性叙事,虽然它时常展示出非线性的特征。

诸如《化身博士》《双面玛丽莲》《最后一班地铁》这种宏观上的线性叙事影片,因为其中蕴含了不同独立主体间的多声部对话关系,比如博士与变身后的邪恶自我的对话,童年诺玛珍与成年梦露及心魔诺玛珍的交锋,亦或戏中戏反映出人物情感后设式的映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身博士》剧照

这些都符合米兰·昆德拉论述复调“各声部缺一不可,相互阐明,相互解释,审视同一个主题,同一种探询”的定义,均可归为复调叙事,即在整体上构成一种矛盾的心灵复调情感内涵结构。

可见,无论是戏剧层面的视点切换和非线性讲述,还是文本层面的各意识主体间对比性对话关系,复调结构的艺术价值,在于作品内部的互文性涵义功能,所揭示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角色海报

而当我们将以上三部影片,纳入到《罗生门》《公民凯恩》《罗拉快跑》《暴雨将至》等一系列作品构成的广泛影像体系中考察,更会意识到所谓复调叙事的结构性问题,本质上首先是内容的问题。

就像昆德拉、卡尔维诺、莫言和残雪的小说那样,复调结构根本上指的是一种复调思维,是作者不再借用创造的角色和事件来发表观点,而让角色或事件以各自不同且平等的角度说自己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正如前文所述,只有在面对非常特殊的叙事材料时,作者才会选择以复调的方式来承担思想的表达,或者说达到了一定复杂性的叙事材料,才决定作品必然以复调的方式去呈现。

这种思想表达当然依旧是作者的主观意图,但在执行过程中显露出对人物事件的“放任”和“失控”,是文本在重新组合之后产生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所形成的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简而言之,《最后生还者2》和《金刚川》的缺陷,都是内容与形式的不匹配导致表意的离散。

前者至少可以看出制作人在对仇恨和救赎的主题上,试图进行一种正反性质的双重对比描绘,故而选择了庞大的复调叙事结构,也许最终效果不尽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而反观本片的结构性问题,则在于围绕修桥展开的这场战斗,不仅作为一种戏剧情境,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历史转述和主旋律话语,是否复杂到需要运用复调叙事结构去承载?

是否对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复调思维留有一定余地?即便已决定启用了这一形式去呈现,又是否有机地将各影像单元契合在了一起?

是否完善了多声部间的平等,以及主体性、独立性、对话性和对比性的涵义功能?

答案显然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在《金刚川》的「士兵」「对手」「高炮班」三段中,主体视点的混乱造成了第一个叙事问题。

影片一方面以字幕“1953年7月12日下午”的反复出现,严格切割三个单元的不同叙事角度,另一方面在每个单元中穿插大量其他的叙事视点。

这虽然并不影响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却混淆了空间逻辑的合理性。比如以刘浩作为主体视点时,引入张飞与关磊的视角,在美军飞行员的段落中,近距离捕捉高炮班的近景或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只有第三单元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因为将大量时间留给了张译的独角戏。

但即便如此,随着故事的展开,「高炮班」这一段落还是集结了前两个单元的不同视点,通过各种正反打搅乱了多声部的主体性。

这让摄影机近乎退回到上帝视角,成为战场上一种全知的存在,反而消解了结构应有的规整,让重复出现的字幕显得不再有必要,也阻碍了影像的节奏与感知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最糟糕的是「对手」这一单元,美军飞行员作为外来者视角,对于这部影片而言毫无意义。

首先这一人物,从头到脚冒着中国导演大部分时候拍外国人流露出的虚假与做作,还有牛仔帽、九十年代美国动作片台词那种过时的脸谱化塑造。

影片里的刘浩、关磊等几个主要角色,几乎全部是充满血性但意气用事的形象,而这位飞行员就是这群人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他所展现的精神主题也无非是战友阵亡后的强烈复仇情绪,对本片的主旨和思辨性能起到什么补充作用呢?

再加上乏善可陈的剪辑和调度,还有不合时宜的夸张表演,让这一单元凸显“潦草”二字,单拿出来看也是极度虚假无聊的空战戏。

是为了表现敌人的凶残无情,还是想表达战场上无论敌我都面临着残酷的命运和人性挣扎?至少在如此粗糙的影像表现力下,我无法产生哪怕一丁点认同或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按理说,外部视角的引入,是在追求不同立场、不同阵营所做出的没有偏颇的实际观察,从而更全面地走入历史事件,这无疑会显现某种“他者”的价值和意义。

其根本目的是借助这一视角,对(尤其是历史文本的)主旨立意进行补充、校正和改进。

但是《金刚川》里的美军视角不仅在剧作上对此毫无帮助,同时在复调结构中也缺乏与其他声部的有效对话关系。

这里的对话关系依旧指的是涵义关系,是各个具有不同价值和思想的主体展开的平等交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纵使他与张飞后来的对抗高潮都基于报仇这同一个理由,但由于表现方式过于直接简陋,让本不丰腴的叙事又降了一格,无法有效释放对话性的涵义功能。

这场交锋所有的张力又显得有些多余,因为战场上天然的敌对关系已足够营造冲突了。

尤其在已有无数战争电影都指涉过这一主题的当下,此类较为直白的人物描写早已落入窠臼,失去了其对人性和战争应有的启示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且任何前期宣传上都对美军这段只字不提,也不知是为了卖关子还是怕这段引起争议而心虚,这不免又让我想到《最后生还者2》前期宣传对埃比的隐藏)

因此,美军视角无论在感官体验上,还是情绪的推进上,都是文本上最薄弱的一环,也没能对主题进行任何补充、校正或改进。这一视点是三个声部彼此失衡的缩影,同时也让一些镜头和剪辑的调度略显赘余。

比如大量使用的遮罩镜头,即刘浩、关磊等人频繁用望远镜观察战场,这当然符合人物行为,却也因为缺乏更明确的叙事和风格目的,而让此技巧显得有些意味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与之类似的还有大量的升格镜头,给人物和场景蒙上一层不必要的仪式感,因为使用次数过多,再配合煽情式的音乐,反而严重阻碍节奏的流畅性,隔离了应有的情感投射。

所以「对手」这个单元,最终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又看了一出矫枉过正的全景式历史叙述观。

第二个问题,是影像素材的重复利用,给叙事节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叙事节奏的本质是控制信息的流露,尤其对类型片而言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在类型片创作中,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工具用来加速或拖延节奏,结果本片拖延节奏的方法是升格镜头和信息的不断复现,很难说是一个好的办法。

而在复调结构内,尤其是针对类型片的并列式复调叙事里,创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缝合各段落至一个整体,进而在不破坏各主体独立性的前提下,形成对话和比较。

《金刚川》的做法大致是在前一个单元跳接下一个单元的画面,但不关心上下文的连贯性,事实上这不仅让电影的“舞步”磕磕绊绊,也是造成视点凌乱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本来复调叙事的一个优势,便是通过对立统一的各声部,按照心理逻辑或情绪链条有意切分不同情节片段,迫使观者主动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

从外在形式上而言,就是通过非线性的情节穿插,强调不同主体经历事件的共时性,但我们在观看电影时,依旧是遵循先后顺序的(除非一些分屏电影),所以需要大脑不断重组因果关系。

这便制造出一种视听上的张力,并往往伴随着悬念的产生。但这种故意的分割,也会导致文本在重组过程中因某种失误而陷入偏差,阻碍叙事的完整流畅性,造成真正的叙事系统或主题上的割裂,乃至意义的缺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金刚川》的跳接,几乎就陷入到了这样的困境之中。由于这种跳接不少是重复素材的二次甚至三次剪辑,信息的回流不仅阻断叙事节奏,同时也丧失了应有的紧张感和悬念性。

最明显的例子是水里的延时炸弹,在三个单元分别爆炸了三次,第三次还给了一个倒计时的镜头,但是这个镜头在这一时刻是完全失效的,因为它真真切切地已经爆炸三次了,绝对不是什么“桌子底下的炸弹”那样的悬念技巧。

而同样的画面,同样的机位不光带来的是无趣的重复观感,同时也分解了影像本身的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另外,电影对大多数人物的塑造本就比较羸弱,而人物命运的终点被反复呈现后,也很难再推进并升华应有的感动时刻。

另外,少数重复利用的素材还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我印象中第一单元张飞关磊望远镜的场景,就与第三单元重复演绎时有着显眼的差别。

前者二人只是对视一笑,后者却在相同动作范畴内说起了台词。而张飞点燃信号弹的重复播放,或许也在致敬上世纪的一些动作片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最后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即旁白和纪实影像资料对戏剧结构本身的损害。

第四个单元「桥」跳脱出了严格意义上的复调结构,在燃烧弹轰炸后将情节向前推进到终点以外,本质上是一个跳出前三单元既有情境的总结性收尾,以小胡和另一名美军飞行员作为对这场惨烈战斗的回望。

那座用无数生命搭起来的人肉桥,通过二者的口述显现出不一样的意义,一方是对牺牲战友们的缅怀和对胜利的坚信,另一方则是对对手的敬仰。二人在之前还一直以旁白的形式,讲解着这场战斗给他们留下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刚川》剧照

问题在于,他们在主要段落中一直是面孔模糊的,如此似乎令整个叙事文本失去了一个清晰的支点。

而本片所采用的特殊叙事结构,以及鲜明的主体性视点,又不像《八佰》那样是绝对的群像主义。

如果非要用画外音,那么小胡和年轻美军飞行员在整个故事中,至少应作为次要线索加以展现,才能得以将这段历史事件与当下现实关联起来,而不仅仅是在第四单元腾出几个仪式感的升格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佰》剧照

此外,开头让我想起早期新闻纪录片的那一长段影像资料,旁白的叙述风格似乎又退回到过去那种较为保守的主旋律语境中去了,它的问题在于与正片的手持摄影、小长镜头和遮罩技巧所渲染出的现实氛围,以及结尾的残酷诗意都有些格格不入。

结果看罢两个小时的电影后,最让我动容的,还是片尾字幕短短的新闻影像资料。

因为只有这一段,才彻底抛弃了所有的假定性,具有最真实的力量,但这是新闻资料天然的影像属性所决定的,与电影的关系又不大了。

总之,无论对本片是否满意,那段铁血悲怆历史是真切存在的,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是真切存在的,永远值得我们用更生动、更崇高的方式去反复讲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