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知名心理学家告诉我:你的“洁癖”,会暴露你的内心,很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行为的发出都是缘由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分析师往往根据人的动作和行为来分析一个人潜在的心理问题,而洁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暗示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目前心理学上对“洁癖”的定义是:洁癖为一种心理疾病,属于强迫症的一种,即把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感到焦虑,强迫性地清洗、检查及排斥“不洁”之物。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是不是有洁癖啊?”这样的发问,往往是由于对方太过于注重自己的仪容相貌,或者对所处环境的卫生状况要求过为苛刻。一旦不符合他的要求,他马上会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马上逃离或者产生愤怒的情绪。但其实洁癖并不仅仅限于对于环境卫生的极度在意,除了行为洁癖以外,洁癖还包括肉体洁癖和精神洁癖,严重者甚至会对和人接触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因此洁癖是一个不能小觑的现象。在生活当中,洁癖症患者经常会强迫自己去时时刻刻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就表现得极为敏感,而且时常会无休止地在两种选择之间权衡,连一些非常琐碎的日常小事都可能难以做出决定。同时,对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即使是一件小事也非常的在意,对于某些事情的反映非常夸张,不断的强迫自己。因此相比于其他人,他们往往有更加脆弱和敏感的内心,也更容易被激怒和受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透过下面这则案例,我们就能更好地走进洁癖症患者的内心:杭州市一小区的胡先生最近觉得自己染上了一种“怪病”:老是觉得自己的手很脏,被各种病菌包裹着,如果不每天进行多次的洗手,手很快就会被病菌腐蚀。除了每天频繁地洗手之外,胡先生对其他方面的卫生状况要求也极为严格。他绝不允许家里有烟灰,当他的同事来家里做客点起一支烟时,他会马上跑过去把烟掐掉;他每天上班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扫两遍,甚至连厕所都要拿清新剂喷好几遍,这样他才能安心工作,不然就整天都坐立不安,而且不允许别人来干这些活,因为他总觉得别人弄不干净。晚上回到家以后,他先要用吸尘器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吸一遍,而且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洗完脚后双脚再不能落地,一落地就要马上再洗一遍。晚上上个厕所回来他都要再洗一遍脚,他的妻子经常看到他凌晨三点了还在洗脚。胡先生的妻儿子女对他的这种洁癖极为不理解,经常和他发生争吵。浅浅地,他和妻子儿女的关系也就疏远了。他的儿子还叫他去本市的精神病医院看过,但都未见什么效果。胡先生强迫自己认为每一处都不干净,必须要自己亲自处理过才能放心,由对卫生的不满意而导致自己的家庭幸福和亲友和睦都受到了威胁。从胡先生的举动和行为我们能看出来这样的反常行为并非偶然,对于病菌的在意和反复提及不能是毫无根据的,在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胡先生之所以会有这种念头,是因为在八年前,胡先生一位要好的同事死于癌症,当时他很悲痛。这位同事在病死前半年曾在他家的床上睡过一次午觉,于是他开始担心自己也会传染上癌症,当即把被褥大洗一遍。以后还不放心,总觉得身上沾上了致癌的东西,每天要洗手多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虽然洁癖存在遗传的因素,但是遗传洁癖还是占据少数,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曾经有过的某种经历,给自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强制性的在脑海中植入了某一种观点,让其时刻提醒自己曾经有过的这个经历。比如一个人对于卫生环境非常在意,很有可能是以前遇到过让人无法忍受的肮脏环境,或是近距离的接触过令他觉得不安全或是不卫生的物品或地方;过分追求精神世界的清静和卫生,也许是一些不和谐的经历给自己的伤害较大。凡事皆有原因,洁癖的存在正是人们对从前过于深刻的经历的心理反射,因此我们可以透过洁癖来合理的推测和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优劣势和过往经历。小王从小到大对自己的社交圈都很在意,她喜欢天真开朗的朋友,而对于那些看起来非常成熟,想法和自己有出入的人却非常厌恶、不能容忍,觉得那些人都是“很恶”的人,不是可以推心置腹、真正心灵沟通的人,无法接受他们出现在自己的社交圈里,当他们和她说话时她的态度也非常恶劣,从不主动和对方说话,甚至到了见到都要避开的程度。就是因为这种很强烈的抵触情绪,小王的朋友圈一直比较狭小,能够推心置腹的也并不多。这样的精神洁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人们的行为都是经由一个人的心理上的暗示而发出的,这种交友上的精神洁癖反映出来小王的幼稚和不成熟,无法做到精神上的独立和成长,于是对于凡事意见不合或是想法实际的人就产生抵触情绪,拒绝用理性和成熟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人在面对问题时是十分脆弱和易变的,无法果断的作出决定,容易被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洁癖这种心理疾病很容易暴露出来一个人的缺陷和弱点,强迫思维的作祟易让人无法正确清晰的看待事物,对于这种病症需要尽快找出洁癖的原因,用科学知识消除误解或者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能够渐渐的克服弱点和劣势,避免因自身的偏执而造成的认知上的偏颇和失衡,从而让自己客观、理性的待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