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父母,但不是每个父母,都会为了孩子,而去学习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给孩子恰当的教育。

著名的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过: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心智成长、性格养成、以及人格发展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而作为家庭核心成员的父母,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对父母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以想当然的方式,去管教自己的孩子,愿意投入全部的精力在孩子的吃和穿上面,也不会静下心来去想一想,如何帮孩子更好的成长,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在生活当中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很多的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却成了孩子成长最大的障碍。

1、把物质给予当作爱孩子的唯一方式。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尤其是很多小时候自己吃过苦,为人父母之后,总是觉得哪怕自己苦一点,也绝不能亏待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有充足的物质,这样的想法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父母都错误的以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的爱,但是很多父母最终却发现,自己竭尽所能的为孩子提供一切物质,孩子却从来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爱,然而变得冷漠自私,甚至逆反。

任何物质上的给予,都无法弥补孩子内心爱的缺失,孩子成长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来自于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给再多的金钱和物质,可能都抵不上陪孩子玩一次游戏,一起开心的吃顿饭,更能安抚孩子的心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无论你有多忙,都一定要抽出时间去陪伴孩子,放下手头的工作,专心致志的去跟孩子互动,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倾听他的诉求,要让孩子真切的地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关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只关注学习,却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如今的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学习是孩子唯一的“工作”,把学习成绩作为判定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为提高孩子的分数,花费大量的精力、金钱和时间,和孩子交流的唯一话题就是学习,除了学习以外,仿佛再也找不到可以跟孩子交流的内容,这样的家庭氛围真的很可悲。父母能够做到对孩子的学习了如指掌,甚至比孩子自己都清楚他的学习情况,但是近在咫尺,却从来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也不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父母宁愿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只为提高孩子的些许分数,却很少能够花费几分钟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也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诉求,于是孩子就逐渐封闭了自己的心门,于是很多父母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主动跟父母交流,有时候说几句话也会很不耐烦,每天一回家就直接回到卧室关上门,都不给父母说话的机会,这样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没有亲子关系的支撑,任何教育理念都无法起到作用,很多父母甚至在孩子犯下了很多错误之后,却还在一个劲儿地开头说,我家的孩子平时都很乖,不会这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溺爱孩子,过度包办和替代。

爱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本能,许多父母总是分不清楚责任和义务的关系,照顾孩子长大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是父母的责任,缺乏了行为的界限感,混淆了责任和义务,就容易做出越界的行为,事事包办替代,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这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最终把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巨婴。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非常常见,很多从小被包办和替代的孩子,即使已经成年,却严重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在生活和心理上过度依赖他人,当离开父母之后,像是一个“废人”一样,有的甚至连吃饭、穿衣,这种最基本的事情都难以自己决定,很难在社会上生存,更别提发展。孩子终归要长大,需要自己去面对生活,过度的包办和替代,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只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缺少底线,忽视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还是非常有道理的,6岁之前是孩子心智发育的最快的时候,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给予孩子恰当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那么这些东西,都会融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让孩子一生受益。

但是有很多父母恰恰相反,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去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去找各种理由去帮孩子开脱,我们经常听到的话就是:

“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孩子还小,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这种缺乏底线的态度,当他一次次的犯错,父母一次次的包庇纵容,会让孩子变得任性妄为,缺少规则意识,成为规则的破坏者,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很容易就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人生当中有很多事情可以从头再来,但教育孩子却只有一次机会,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会永远失去,做错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头,智慧的父母要把握跟孩子相处的界限,在能够教育孩子的阶段,一定要用心的去教孩子,当孩子逐渐长大,也要学会适时地放手,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更多家庭和谐幸福,帮更多孩子健康成长,欢迎关注、转发,有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师,专注于家庭教育智慧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