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先生曾有写过一篇经典短文《未有天才之前》,在文中,他说到,“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鲁迅先生关于天才和土壤的这段论述,的确令人深思,尤其是带给教育人不少启发。放在迫切呼唤拔尖创新人才的当下,这也意味着今天的教育者需要自觉去做“培养天才的泥土”

近日,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强基计划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论坛”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系列高端论坛上,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田俊介绍了十一学校在强基计划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他的发言题目是“着眼国家需求,厚植创新人才培养土壤”。本文摘登田校长的现场发言内容,和读者一起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田俊

我国高招制度在不断变化,过去是相对单一、主要依据高考分数的录取方式。2003年,基于探索新的高招途径的需要,增加了自主招生。今年1月,运行了17年的自主招生,改为了强基计划。

在这一二十年的变化过程中,由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招尤其是强基计划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注重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对于高中育人方式而言,由以前相对统一化的课程、单一标准化的育人方式,逐步过渡到更加尊重学生的不同秉性、不同特点,越来越注重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推动着我们的教育更加回归本质,努力去帮助每个学生去发现、唤醒自身潜力,这也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

十来年前,希贵校长就带领明确了十一学校的使命: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在育人培养目标上,我们也提出了与当前强基计划相吻合的、能够立足于国家需要的育人目标,我们是“培养志存高远、诚信笃志、思想活跃、行为规范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培植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土壤,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加强了建设。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关注优秀生需求

第一,让国家课程更适合于优秀学生的发展。国家课程面向全国,需要适用于更广泛的区域和学校,国家课程在不同学校实施时,还是需要学校结合学校学生发展实际进行优化,使其更加适合于不同学生学习的展开,沉淀学科素养,夯实创新基础。

十一学校这些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基于国家课程和学生发展需求,有高度选择性的课程方案。不同的学科也做了一些校本化工作,以数学为例,我们常规高中课程是融合了国家数学学科课程体系里面的必修和选修一,这满足了高考的要求。

但作为高中数学学科,我们还实施了分层,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一用的是国家课程,而数学三则是融通了国家课程拓展性课程,也适度拓展了优秀学生能够接受的和有所需求的大学课程内容。因此对于数学的三个层次,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基础进行选择,传统中高考课程我们都进行了分层分类的细化,以实现国家课程目标更好地在学校落地,内容和方式更适切于不同学生的需要。

除了这些常规性课程,我们还有基于必修推出的一些拓展性课程,比如由基础性课程中的集合函数,延伸出微积分、积分学,由统计与概率延伸出一门概率统计课程,其难度和宽广度会更大一些,这是选修课程里面的基础性课程,再往上也有进级。这些构成了数学学科课程。从2010年到现在,不管大学的课程怎么改,高校的政策怎么变,我们都一直坚持为学生开设这些课程。最近几年,我们基于数学课程又陆续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数学与信息技术两个学科联合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结合个别学生的需要,也有博弈论、组合等内容,以此满足不同类别,尤其是优秀生的发展需求。

面向未来不断丰富课程的选择性

第二,基于学生需求,面向未来不断地去丰富课程的选择性。2019届的高三是我负责,在2016年高一时,我和我的同事们想在这个年级为我们文科方向的学生做点事情。面向整个年级,我们开设了人文与社会项目课程,纳入了学校的整体课程范围之内。课程整合了学校包括校友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内容涵盖与大师面对面、人文与社科专家进校园、走进社会去看天眼、看地质博物馆等。我们还走进北大清华,直接选择部分大学生课程。三年下来,这届文科学生发展状况非常不错。不少学生在回顾自己在高中阶段成长时,都谈到了与大师面对面、沙龙、外出考察等滋养性课程对他们视野和思维方式、兴趣发现和培养的作用

在优秀学生培养上,如何提供滋养型课程,放开时间,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这是非常重要的点。我们也结合老师不同的特长和兴趣,组织老师开设非中学传统学科性的课程,数量达到几十门。

2014年,学校迎来一位新老师朱浩楠,他在大学学过数学建模。当时中学的数学建模还没有起步,学校就同意和鼓励他开了一门数学建模选修课。当时只是觉得,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是解决指向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的,符合我们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几年来,他带着一些有兴趣的学生,不仅获得了国际上数学建模大学生比赛的一等奖、二等奖、特等奖,还影响了一批学生坚定从事数学研究。几年来,他也形成了自己的中学领域数学建模课程的体系,清华大学数学系的一位院士专门为他新出版教材写序。

最近我们数学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几个年轻教师联合,一起研发,初步构建了十一学校自己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在今年9月面向学生开放了。

在十一,我们也有着鼓励老师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氛围和机制,有着一批有想法的老师,他们面向未来开设了更多的课程。

为学生寻找和搭建提升创新能力的平台

第三,能够提升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平台和机会。学校位于海淀,确实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学校可以开出若干个高中实践项目,也能和高校衔接联合育人。我们还在不断寻找和开拓新的资源渠道,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研究中提升创新能力。此外,区教委相关部门、协会等提供的若干培养计划,也都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

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有情怀有担当

第四,培养兴趣,引领方向,播种情怀与担当。学校育人的土壤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引领方向,做到有情怀有担当,需要学校特别关注。

我们通过游学、职业考察、家长资源、升旗仪式以及学校的名家大师等,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如说名家大师进校园,现在学校请的越来越多的是基础学科的院士、当前“卡脖子”领域的院士和专家。今年开学典礼上,陈薇院士出席时给学生们讲了两点,一是要把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二是做基础研究领域工作,一定要能够坐得住、耐得住寂寞、始终如一。她的话对学生影响非常大,学生反馈良好。

尽管强基计划是今年第一次提出来的,但是学校基于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相关工作一以贯之,一直在做着,今年我们学校参加北大清华入围强基计划测试的学生比较多,最终被北大和清华录取的有32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肯定了我们之前的做法。未来我们希望,在强基计划逐渐实施过程中,高校能持续跟踪这些学生发展,我们也能够获得相应学校的反馈,这样也方便我们更好地去研究,在中学如何建设和培植更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文| 田俊(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本文摘自田俊校长在“强基计划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论坛”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系列高端论坛的现场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