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在中国古代算是“天涯海角”了。海南自汉武帝征南越时被汉帝国的海军发现并收为版图,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大规模开拓,甚至还一度被放弃。不过,几番起落,此处后来还是被纳入版图并渐渐得到一定开发。1988年,海南甚至还建省了,这也算是这个中国南方边陲大岛首次有了最高的行政名分。

不过,由于地处边塞,开发较晚,所以现在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海南的特殊性,比如海南的汉族比例相对比较低,全省900万人中汉族仅占83%,岛上的原住民黎族也占相当比例,此外还有苗族、壮族等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海南岛上的汉族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大陆移民和本地土著混血而来的后裔。其实在海南岛上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现在被归为汉族,但是却有某些特殊之处,所以有时候也认为他们是未识别民族,这就是“临高人”。

临高,可能由于那本著名的《临高启明》,很多人听过这个地方。临高指的是海南省西北部地区临高县,之所以小说选择了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此处虽然远离明朝核心,但却是海南岛最先开发的区域,是汉族主要的农业区。

早期海南岛上是存在黎汉矛盾的。临高这一带是最早的汉人区之一,但又不像海口等地一样属于汉人完全强势地区,所以早期很可能也有部分归化原住民入籍。于是,现在海南西北部地区临高县、海口市西郊、澄迈县和儋州市部分地区有80万的“特殊汉族”——临高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啥说是“特殊汉族”呢?这从语言就能听出来,临高人的语言似乎并不是单纯的汉语方言,而是属于壮侗语系(也有观点认为壮侗语系是汉藏语系下的一个语族)中的一种近似壮语的多语言混合的语言——临高语。这种情况表明,临高人的族源可能主要并不源于汉族,而应该是来自大陆的百越移民,他们到海南岛的时间比黎族晚,但是比汉族早。而且,临高人很可能是百越移民和后继的汉人移民融合而成的。根据现在很多人类学特点分析,临高人是由汉族、黎族、傣族、壮族融合组成的可能性更大。不过既然汉语(包含汉语方言)没有取代临高语,说明可能是原始百越的成分更多。

那么,既然有这么明显的特点,之前民族识别的时候为什么就没发现,而是将其归纳入汉族呢?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 有关学者就曾对海南临高人的语言、社会历史、民族识别等进行过调查,但没有确定其族属而是归于汉族。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临高人生活的地带是海南岛的精华地带,和汉人接触很早,所以临高人除了语言有些母语残留外,其生活习惯和文化都与汉族更相近,于是他们也普遍认为自己是大陆汉人移民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高人有部分海洋民族特点

到了八十年代,这个问题又被发现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觉察到临高人似乎说的不是汉语,于是海南地区向当时的广东省民委请示,希望国家民委派专家来调查这个问题。

如果当时将临高人定义为一个民族,那中国现在就是57个民族了,不过此次调查并没有改变临高人的族属。

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还是一样的,大部分临高人根本不希望被归纳于汉族之外,虽然有少部分临高人代表自认为是壮族,但大多数临高人代表反对,他们均认为自己是汉人。

其实当年专家组确实是发现临高人说的语言接近壮语,也有部分人要求被归入壮族,国家民委接到省民委报告后,同意省民委的意见认为临高人应定为壮族。1980年9月,临高县召开了三级代表会议,607人中有547人同意改为壮族。这样看来,改成壮族本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高人偶戏

但是,这个会议毕竟代表性不够广泛,同意改民族很可能是因为有些优惠政策(比如划分成自治县),但并不代表大多数临高人的意见。所以此政策结论一出,在临高社会之中引发轩然大波,大部分老百姓均不支持,甚至部分临高籍知识分子写信抗议。因为他们虽然母语临高话不属于汉语,但基本都会说汉语了,甚至临高话本身都被汉语同化了很多;而广西壮族和他们距离非常远,他们对广西壮族的认同感同样也不强,反而自古一直都认同自己为汉人。所以,对待“改民族”这个问题不得不慎之又慎,1981年临高县召开全县大会,此次会议上代表人一致认为临高人是汉族,不应该被划为壮族。

于是,因为争议过大,临高人如今仍然被认为是汉民族的一部分。于是,中国就有了这么一个唯一的特殊的“母语不为汉语”的汉族族群。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