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因为无人竞拍,各界关注已久的福建省第一高楼——厦门国际中心,在拍卖平台上无人问津,以“流拍”告终。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拍卖自上线以来,吸引了3.2万人次的围观。但是截至资质报名结束,报名竞拍人数却始终是0。

光打雷,不下雨!烂尾多年的“福建第一高楼”,仍未摆脱纠纷的禁锢,将继续等待它的真命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竞拍无人问津

这场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进行的拍卖会,从一开始就赚足了眼球。

位于厦门市鹭江道的厦门国际中心,自拍卖上线以来,引来约3.2万人次的围观,有743人特别设置了提醒。围观者除了广大吃瓜群众,还有多家被“套牢”的“债主”单位。

21日早上10点,平台上正式开拍。开拍竞价周期为1天,起拍价为36.4亿元,评估价近52亿元。

然而与这栋大厦的舆论关注度相比,它的竞拍参与度却显得异常冷清,截至竞拍资质报名结束,显示上仍然是刺眼“0人报名”。

一家债权单位管理人员“淡定”的表示,“因为大型项目标的较大,拍卖难度大一些也属正常,等待合适时机重新拍卖。”

另一名管理人表示,未来如果通过破产竞拍平台购得资产,法院会给一个协助过户的通知。“资产处置需要经债权人会议表决,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最终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摩天大楼”之困

尽管头戴“福建第一高楼”的光环,但厦门国际中心却命运多舛。立项至今,烂尾了23年。

“复杂的债权纠纷对于资产拍卖也有很大影响。”在拍卖界人士看来,现在厦门国际中心虽然只是单纯的项目拍卖,相对于公司股权拍卖风险较小。“烂尾项目实际上就属于在建工程,买家首先肯定会考虑未来的开发问题,但也会考虑到项目是否比较干净,还是有很多不利条件。”

“越是大型项目,其抗风险能力越低,越容易烂尾,问题关键便是资金。”国家一级建造师刘先生表示。

在刘先生看来,在实践中,不少开发商在摩天大楼未完工时,并未按规定将预收房款放入专项监管账户,而是转走“周转”别的项目。“虽然法律明令禁止这一手段,但挪用的开发商却很多,这都已经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

导报记者 朱黄/文 陆军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