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里美学姐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Onlin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在各大知名书店中,成功学、励志类的书籍一直都占据了销售榜的前端。

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我们都渴望着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通常情况是,当我们读过一些励志书,发誓痛改前非,给自己打好满满的鸡血,信心百倍地做了一天后。

当第二天因为想多和自己温暖的被窝缠绵一下后,我们就失去了前一天的满满激情。

而且,这种情况在你身上发生的周而复始,不屈不挠。

你一定非常懊恼又奇怪,到底是什么魔力让你即使确信自己的态度已经改变却又「重蹈覆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哈佛大学的心理学课程中,提出过这样一个理论:你的行为会影响你的态度。

简单来说,当你对一门课程抱有好感的话,你就很可能在选课的时候选择这门课程;如果你对一个人抱有好感的话,你也更有和他成为朋友的可能。

所以说,态度影响行为。

但是反之,一些心理学家发现,行为也同样能影响你的态度,这是一条双行线。

就是说,如果我有了某些行为模式,那我的这种行为也很可能改变我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说我们有某种态度,我们的行为就好像外在的世界,我们的大脑不能接受内外不一致的情况存在。

因此如果我们的行为十分消极,那么我们的态度就会被拉到消极的状态。

与之相对应,如果我们的行为是积极的,大脑不喜欢不一致的情况,它就会让两者达到对等。让两者实现一致,协调。

所以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方法就是,要不然改变我们的态度;或者,去改变我们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到大,我们不断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后来,这种习惯又造就了我们。

而习惯就是一种行为模式,思维模式;这种行为,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

如果,你曾有某种自己讨厌的行为习惯,当你通过读了几本励志书,态度改变,想要改头换面时,这时你的态度跟你的行为并不相符,而大脑为了寻求一致性,你的态度就会被拉回原来的状态。

除非你改变自己的行为,先养成自己理想生活状态中的习惯,然后因为大脑一致性,你的态度也会被彻底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励志书,励志课程,甚至我们因此去看心理医生,想要真正地做出一次改变,而他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改变我们的态度。

因此,即使我们的态度有所改变,但是行为却始终保持在原点,我们也迟早会改回自己原本的态度。

我们无法真正行动的时候,总是称自己追求「完美主义」。但其实这是一种对待失败的态度。

因为大部分时候,在我们号称「完美主义」下的所做事情耗费掉的时间,却让我们丧失了行动力,而这会导致我们在行为上谈不上有什么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行为才是真正能改变一个人的驱动力。

而且这种行为要持续且稳定,否则你的行为和态度,都将会和看那些让你痛哭流涕、甚至发誓痛改前非的励志书之前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