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壹智库”发布新一期《上市银行声誉管理水平报告》(2020年第二期),报告显示,获A+最高等级的银行仅苏州银行一家,A等级有5家,其中城商行4家(杭州银行、郑州银行、江苏银行、长沙银行),农商行1家(张家港行)。同时,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平均得分为73.6和77.2;城商行农商行平均得分为80.8和78.9,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相对较好。

《江苏金融湃》则发现,按照上市农商行声誉管理水平等级排名,江苏两家农商行并列最后一名,它们分别是苏农银行和常熟银行,且声誉管理评级都只是B级。

苏州银行得分最高

众所周知,良好的声誉一直都是商业银行发展重要的无形资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银行各类风险通过各种媒体的发酵扩散,最终形成了层出不穷的声誉风险事件。在这种背景下,银行对于声誉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在明显提高,与此相对应,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

实际上,早在2009年8月,银监会就对外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并明确要求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

报告则认为,声誉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而为了量化评估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能力,给市场提供一些参考,“零壹智库”基于可获取的数据,建立了“上市银行声誉管理水平评价体系”。

根据这套评价体系,此次评价对象包括2020年6月之前在A股上市的36家商业银行。考虑到银保监会公开披露了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投诉数据,以及第三方投诉客观性较差,最新一期的评价模型还有所调整:对于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用银保监公开的数据替换第三方投诉,各自权重不变;对于城商行和农商行,剔除第三方投诉,保留行政处罚、银保监投诉、负面舆情、信用评级和财务指标,并调整各自权重。

从2020年第二期上市银行声誉管理水平评价结果看,得分最高为苏州银行90.3分,从银行类型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平均得分依次为73.6、77.2、80.8、78.9。

苏农、常熟“争夺”副班长

江苏是农商行大省,目前A股8家上市农商行中,就有6家来自江苏,因此,《江苏金融湃》此次重点关注上市农商行声誉管理水平等级。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农商行中,张家港行的表现最好,独获A等级。对此,报告认为,其在行政处罚及财务指标部分表现较为优秀,近三个月未见银保监及央行处罚,其他指标得分也均处于中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无锡银行、江阴银行在行政处罚、负面舆情方面控制得也比较好,总体得分接近,声誉管理水平也都达到A-。

然而,与上述银行相比,苏农银行和常熟银行表现就令人“大跌眼镜”,按照评级,它们只拿到B级,并列农商行倒数第一。

对于苏农银行,此次最大的扣分项,无疑是股东减持。

在金融股于6月份和7月份大涨后,苏农银行很快发出减持公告。7月6日晚间,苏农银行发布公告称,副行长王春良计划于2020年7月28日至2021年1月23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约11万股,计划减持比例不超过0.0064%。截至2020年7月3日,王春良持有苏农银行76.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425%。而对于拟减持的理由,苏农银行只是在公告中简单表示:个人资金需要。

显然,这种“猴急”的表现,让市场和投资者都很不满意。尤其是一年前,由于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触发招股书中披露的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苏农银行还曾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主要股东、董事及高管均进行增持。

另一方面,报告认为,苏农银行上半年增速明显放缓,也造成该部分得分较低。苏农银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苏农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9.24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2.23%,而去年该行营收和净利的增速均在1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报显示,苏农银行前十大股东中有八位股东质押其所持有的该行部分股权,占总股份的比重为19.36%,报告期内该行总体股份质押比例高达24.38%,股权质押率在A股上市行中居于高位。

除苏农银行外,常熟银行同样排名“垫底”,报告认为,主要为其负面舆情及财务指标部分与其他上市农商行得分差距较大。在负面舆情方面,“常熟银行收购案遭交行反对 镇江农商行资产质量存下行风险”、“常熟银行增长放缓 上半年净利润增1.38% 不良资产率上升”两个事件被广泛报道。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江苏金融湃均在文章中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